鬱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九十章 孔仁玉與蕭思溫,狩宋,鬱榕,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cpa300_4();高繼衝的講學,避開了聖王之道,看起來都是講一些實用之術。這倒也符合對渤海王一貫的傳聞。

這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與儒家有實質性衝突,要說真有什麼衝突,隻不過是高繼衝在一個講解造紙術的時候,認為漢武帝用董仲舒說,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也就在這個時候,儒家大量的典籍在問世。所以論語不過是董仲舒等人根據孔子弟子在教學時引用的孔子話,參雜自己的理解,編撰而成。是一代代弟子積累而來,並非孔子所著,甚至其中很可能也不是孔子的原話,是武帝時期儒家根據需要修訂後的思想。

而孔子最大的成就不是現在宣揚的這些思想,而是他是一個教育家,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提倡有教無類及因材施教。讀孔子首先要讀的是《史記》裡的《孔子世家》,從裡麵就知道,孔子的思想也是一個發展的過程,甚至直到晚年也沒有成形,因為他晚年才開始讀周易,韋編三絕。可是即便是周易《十翼》也不是孔子所做,它也是武帝時期逐漸整理而成。因為連司馬遷也隻是說孔子晚而喜易,序彖、係、象、說卦、文言。

高繼衝說孔子的思想可以概括為傳承與發揚,讓聽講的匠師們不要把技藝藏起來,你隻有傳授給孩子們,他們才能在這個基礎之上,進行發揚光大。否則,如墨子當年的一些機關術,現在都難以複原了,那又有什麼用?

這段話夾在在講說造紙術的形成曆史當中,高繼衝的觀點是,由於武帝時期,儒家興起。也帶著教育興起,漢朝人口飛速增長,從始皇帝時期三千多萬猛增到六千多萬。用竹簡進行教育已經太困難。所以衍生除了造紙術,不過初期紙張書寫不好。直到東漢蔡倫才在繼承前人的技術的基礎上改進成功了實用造紙術。所以他造的紙張也叫蔡侯紙,既然叫蔡侯紙,那麼久還有其它紙張。這是很簡單的道理。

這段話很快在儒生中產生了影響。因為高繼衝大部分時間講的都是道家和墨家的學說,很少提及儒學。有這麼一段,自然就開始流傳。

儒生們鬆了一口氣,認為渤海王不是反對儒家,而是凡事以教育為基礎,做的就是孔聖人的事情。並認為道墨之流自神其術。敝帚自珍的做法是不對的。山東魯地市什麼地方?是孔子的故地,也是儒生最多的地方。

這當然對緩和與儒家的關係有一定的幫助。

“王爺,需要聯係一下去孔府一趟?我們有人看到文宣公,曲阜縣令孔仁玉帶著其子孔宜住在登州,不過在聽了您的一次講學後,就返回了曲阜。因為是微服而來,所以等我們查清楚的時候,人已經走了。但是孔宜已經連續兩天在老家人的陪同下過來聽講。”

登州地方太大,暗衛和一些官員都撒出去了,商司忙著四個口岸的布局和建設。所以對人員的盤查能力迅速下降。

呂岩對這種情況不滿意,但是也沒有什麼辦法。

他甚至不敢讓高繼衝住在城裡,而是直接住在了神舟號上。因為登州港。也有老百姓叫做蓬萊港,建設司、規劃司和商司的人已經到了,一船船的水泥運了過來。建設司的匠師們也到了,他們準備在登州城外擴建原來的碼頭、貨場、造船廠以及商業區。

登州的四個口岸幾乎是同時進行建設,除了商業以外,最重要的就是利用登州的資源造船,造大型的民用船。同時旅順,羊頭山,大連的造船廠不再建造新的民用船。而是建造在神舟號基礎上設計的全鋼體戰艦。噸位要達到一萬五千噸以上。

高繼衝看著碼頭上有很多來應聘的勞工道:“遼人因為有霸占中原之心,所以每年祭孔。也每年派人到曲阜祭孔。所以與孔府接觸不是一件小事。如果是小時,文宣公就過來見我了。”

“王爺不想與人口舌?”

“不想。聽說遼國也有使節在城裡?”

“是的,不過以前的使節回去了,剛剛到的人來頭不小,是南京留守蕭思溫。”

“南京留守?您沒弄錯?”一旁的敬梁大吃一驚。

“沒有錯,這個蕭思溫因為去了耶律德光的大女兒呂不古才當上的南京留守,長得十分英俊,但是放蕩不羈,又不修邊幅。喜文不喜武,文采尚好。不過都傳言他不是將佐之才。不過據我們了解,恐怕不是如此,不然耶律德光不可能把最疼愛的女兒嫁給他。隻是蕭思溫雖然是耶律德光的女婿,偏偏政見和耶律阮同。遼太宗和人皇王的兩邊的勢力都不喜歡他,才導致他乾脆不管事。”

敬梁想了想道:“這我就能夠理解了,現在耶律阮代表的人皇王親漢族一係和與耶律察割代表的遼太宗一係正鬨得厲害,耶律阮從南京舉兵沿黃河西進,恐怕就是要把他綁架在自己的戰船上。所以他乾脆拋開一切,胡鬨一回,兩邊都不得罪。他不會把妻子也帶來了吧?”

“帶來了,他直接在任職時跑了,聽說耶律阮大怒,但是也沒辦法,乾脆下了一道出使渤海的命令。不過這隻是一個幌子,也許有挑撥王爺和大漢關係的意思在。但是實際上看樣子,蕭思溫全然沒有放在心上。他曾經拿著文碟見過秦王,秦王也沒把他怎樣,任他在各處遊玩。”呂岩笑道。

“沒有什麼影響力的人,秦王才不會管,說不定也想利用一下。”高繼衝笑道。

王婉容也笑著說:“這遼國也有些意思,因為仰慕高祖,所以皇帝該姓劉,把心腹打成也改成姓肖。”

一旁成天眯著眼睛,不知道在算什麼的馮道睜開眼睛笑道:“太宗設鬆漠都督府,賜契丹君長窟哥為李姓。唐是契丹多有尚大唐公主者。所以契丹一直有親漢族並把自己當做大唐一部分的一支。硬說契丹為異族其實有些牽強。阿保機就是利用這一點,認為大唐諸王都有問鼎中原之心,契丹也是大唐的一員,也可以振興漢室。所以才改姓劉,又因為仰慕蕭何,所以把下麵重臣改姓蕭。隻是契丹有向文明之心,性情還多是蠻夷而已。”(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