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十七章 江陵新政 2,狩宋,鬱榕,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江陵城,被抓的世家族人被放出來了,被罰沒的財產也換了回來。但是有兩樣卻沒有還回來。一個是買賣的丫鬟奴仆,一個是被罰沒的田產。也就是說買賣人口被定位了重罪。
江陵城的人市被封了,一些人#販牙婆被斬首棄市。
於此同時,新成立的內閣頒布了荊南節度使高保融的一道命令。荊江大堤修繕,漢水與長湖之間,有可開墾良田萬頃。家貧無田者,可前往墾荒。所得田畝以不超過每人二十畝為限。無錢糧度日的,可先於縣衙門借貸錢糧,以田畝所產償還。墾荒前兩年官府不征稅,自第三年開始,征收田賦。
江陵官場也發生了震動。朝廷設內閣,內閣下設六房。官員有內閣考核錄用。江陵設荊州府,下轄各縣。縣府按六部設職,等而下之。取消以前所有主官的屬官和分配的祿田。
祿田分給家貧無田者耕種,從第一年起征收田賦。
所有單純務農為生者,免除一切雜稅。
凡經商者,荊南以外舶來者,收關稅,以市值每貫二十文。碼頭,關口征收。有偷渡者,十倍罰之。
凡經商者,入市收市稅,也是以市值每貫二十五。不足者,最低五文。
經商者書上述關市稅,其它雜稅一概免除。
鹽屬專賣,廢除酒,茶專賣,改征收市稅,以每貫五十文。
荊南境內,一切礦產,均屬官辦,個人不得開設礦場。
荊南國廢除官私娼館,禁止販賣人口,凡逼良為娼者斬首棄市。勾欄歌姬課重稅。
凡家有田畝人均過二十畝者。田賦倍之。過四十畝者,再倍之。以此類推。
此令一處,家貧者皆雀躍,很多人都跑到紀南縣和竟陵富水縣去了。而田畝多的家族,一方麵沒有人來耕種,官府征稅又重。所以紛紛把土地出售。而官府也收購這些土地為公田。
官府放開了酒茶的官辦。雖然稅收較重,但是利潤也高。加上廢除其它的雜稅,實際上從事工商的日子比以前要好過很多。
這基本上是一個皆大歡喜的局麵。
“水軍也要裁撤,水軍有五百戰船,可用現在僅有三百。大船需要維修。這兩百戰船雖然不能用於作戰,但是可以用於商販。所以請作價售與商人,所得銀錢用於戰船維修養護和退役水軍安置。”
李景威掌管水軍這段時間沒有做彆的,就是對船隻和士兵進行摸底。
“水軍實際人數為一萬人,裁撤後,約為六千人。雲夢澤長湖到洪湖,可設漁場,造小船,練水軍團練,捕魚以自養。也可收容水匪,安定地方。臣並非水軍之將,故推薦竟陵閔平江為水軍指揮使,此人雖非勇猛之士,然擅長水上排兵布陣,擅長練兵。衝鋒陷陣隻需選用猛將作為其副手即可。”
機密院,高保融和王保義在聽這李景威的報告。
“雲夢水匪之患,由來已久,隻因為水網複雜,水軍屢次剿滅不得。或者剿而複生。水匪隻能去撫賑,給他們一條活路。匪患自滅。”
王保義現在暫時任機密院使,統理軍務。
他點頭道:“此言甚是。”
“不過長湖水軍團練使需要一個得力的人才,安民重與剿匪。”
“主上,延範願為長湖團練使。早年我還沒有跟著主上的時候,就在漢水往來經商,熟悉這條水路,延範不願在舍人府侍弄文字終身。”主動請纓的是王延範。他這個太子舍人因為高從讓到了舍人院以後,就沒有位置了,而且他還是有尚武之心,統領水軍不行,但是撫賑水匪卻是可以的。
因為是自己的兒子,所以,王保義沒有說話。
坐在他旁邊的王惠範歎了口氣:“還是我去當這個團練使,延範為副使。保證在三年內,換南平國一個穩定的雲夢澤。”王惠範是王家兄弟中比較出眾的一個,武信王非常看重他,把最心疼的四女兒嫁給了他。曾經讓他讓他掌管幕府中內外軍政。不過他認為自己時治理地方的人才,而不善於軍事,所以拒絕了,之後抱怨武信王不用自己的長處,而用自己的短處,玩物尚誌。
文獻王時把他安排在了推官身上,他也是不專心,隻想弄錢買些古物。這一次打擊本地士族,他雖然沒有參與其中,但是沒沒有管自己的哥哥。結果沒老父親罵了一通。
雲夢水匪,招攬他們需要有一定的威望和地位才行,小弟延範勇氣是有,辦法也有,就是威望不足,恐怕會有一定的危險。所以自己才是那個能夠擔當一麵的人。
高保融笑了:“這樣最好。兩百戰船,還是劃給長湖團練,用來打漁奢侈了一些,但是總還是免不了有些威懾力。水匪能不能平定,取決於這四千個水軍能不能娶到老婆,能不能生活的好,所以民政優於軍事。三年不短,但是也不長,謹慎為要。”
王惠範正經起來,道:“荊州,水陸交通之地,商業要重於農業。主上禁止官私娼館怕是失策。僅僅查抄他們,就令國庫充盈。”
高保融搖頭道:“此利益在於短,而增加人民丁戶,利益在於長。荊南物產貧瘠,所以江陵之繁榮,不過是世家喜樂,百姓卻民不聊生,到了賣兒鬻女的地步。國家衰亡,莫過於此。就比如雲夢匪患是小,穩定竟陵是大。竟陵,荊州之門戶也。先王曆次征戰而不可得。”
“屬下明白。不過江陵畢竟利於商,而不利於農,還請主上深思。”
說完,和李景威,王延範三個人推出去,朝水軍碼頭而去。
王保義這才問:“主上合適遣使北上。”
高保融道:“為了表示誠意,四弟保紳已經答應運糧北上,明日就動身。前往洛陽是孫判官胞弟孫仲文。”
“敢問主上真的要歸順北漢。”王保義問。
“老將軍,這裡沒有彆人。荊南立國二十多年,我怎麼可能放棄先王基業。隻是現在南平國對外屢戰屢敗,對內積弊叢生。老先生可有對策?”
王保義歎了口氣道:“唯有富民強兵,主上可謂破釜沉舟,老夫自當儘忠職守。隻是如果主上還需把峽州客軍禮送出境,方是乾淨。”
王保義說的客軍,是武信王當初是代後梁鎮守荊南,所以後梁除了武信王的本軍以外,還留了一隻軍隊。後梁亡了,這支軍隊就失去了根基,但是為了不給其他國家攻打的借口,這隻軍隊一隻保留著。誰是上國,這隻軍隊就是誰的。
他的軍隊主官也換了不知道多少個。現在是後晉派駐的王昭濟、陸扶和蕭仁凱,不過得到了北漢的承認。
最初這隻軍隊駐紮在江陵,後來遷到了峽州,絕大多數士兵已經和峽州百姓通婚,融於當地了。五千人的兵額,現在恐怕隻有五百人將官親衛,其它都是缺額。
“您有什麼辦法?”
“查抄不法之徒不能停,不僅江陵,其它縣府都要查抄。隻需要江陵趨穩後,就可以進行。至於以後的事情,就交給貞範。隻求事後,主上準許貞範辭職,他精於春秋,就算不做官,在書院也能當先生。”
高保融就閉上了眼睛,他在想各種可能性。
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就是查抄不法,打擊豪強肯定不會停。南平國三分之一的土地在地方豪強手裡,接近三分之一是地方官的祿田,現在肯定要收回,還有三分之一是寺廟的田產。真正老百姓的田產微不足道。紀南縣是一個全新的縣。江陵現在接近一半的田產已經收回。
而豪強們得到的是商業利益。這也是王惠範一直強調要重視商業的問題,現在的這種情況下,老百姓並不可靠,而豪強很可能會賣了南平國。
所以王保義的做法是雙刃劍。
荊州有商業利益可以進行平衡,可是峽州沒有。要做就得有魚死網破的準備。
“容我在想想,此時不急。”高保融不敢輕舉妄動,必須得有交換。“這件事非同小可,必須謀定而後動,還請老將軍保密。”
“一旦主上決定,王家隻讓竭力而為。”王保義離席在地上狠狠地叩首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