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十六章 江陵新政 1,狩宋,鬱榕,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大人已經進了軍營。”
其實聽著外麵整齊的叩謝王爺的聲音,梁夫人的笑容就泛了起來。
整個大殿裡的氣氛為之一鬆。一直窩在梁夫人身邊的高繼衝也精神了起來。
“大人回來了,我自當回宮。兩位叔父可在此迎接大人。”
“夫人不出迎嗎?”高從讓對外麵的叩謝聲而驚異。
“回宮裡教導繼衝,候大人回府才是我的本分。如今大人回來了,我也不應該在大殿裡。”梁夫人起身命令聶珍將批閱奏折的桌案撤到後麵,奏折封起來。
然後牽著高繼衝的手除了大殿,朝後宮而去。
而高從讓則帶著兩個弟弟到外麵迎接高保融一行。
勤政殿周邊是一個很大的建築群。後宮要略小一些,也是一個建築群落。所以要說王宮不舍院牆是不可能的,至少也有小院牆。這裡的後宮就是梁夫人這個正室居住的懿德宮。
兩幫還有一些文獻王嬪妃的院落,不算豪華,稱不上宮殿,不過現在已經空了。
懿德宮和勤政殿之間隔得並不遠,是在一條直線上。
勤政殿前麵的兩道院牆拆除後,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廣場。
高保融沒有見到梁夫人出迎,便問高從讓。高從讓把梁夫人的話複述了一遍。
王保義讚道:“夫人之賢德,莫如是也。”
孫光憲原本還要以婦人乾政勸導高保融,以限製梁夫人的權利,沒想到梁夫人主動退了,讓他沒有了任何借口,隻能附和。
可是梁夫人的所為已經很大程度上不可更改。孫光憲想辦法準備組建內閣。
南平國,其實並沒有正規的政府機構,都是委派官員,有官員自己帶著屬官處理政事,而所有的事情,都是在勤政殿向高保融奏報,然後進行決策。
高保融提出的內閣處理政事的辦法,實際上是成立一個機構,代理他來管理政事。
所以要成立的機構就多了。內閣管軍事,那麼軍事則設機密院。這是依照唐朝的編製。內閣就是中書省,機密院就是樞密院,隻是高保融不願意留給人口舌而改的名稱。
不過唐朝以後,由於尚軍事,所以樞密院替代了中書省,兩者合二為一。隻在樞密院設左右丞相。
節度使府也有類似的機構就是左右衙門,隻是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而已。
不過高保融認為機密院隻管軍務,不涉政事。隻是內閣下屬的一個機構,不過這個機構有高保融本人直管而已。
內閣還要有一個兵房,管理軍用錢糧,但是兵部不管軍隊官員的升遷,那是機密院的事情。內閣下設也是按照唐朝編製等而下之,分為士房,戶房、兵房、法房、倉房和工房。
由於節度副使府的問題,撤銷所有官員的屬官,從中間擇優補充進各房,由國家給予俸祿。而不是由各官員自己給錢糧,同時收回原來分給各主官用以養屬官而分配的祿田,這些田畝將成為公田重新分配。
屬官撤銷後,那麼所有的官員的永業田都要由戶房收稅。
各方設參事。內閣至少要有七人,除了分管各房的參事以外,要有一個總理,主要負責協調各房事物。總理配兩名掌書記以配合他工作。
除了內閣,機密院。王府單設舍人府,高從讓、高從謙和高從銑辭去以前的左右衙門都將的職務,到舍人院,主要負責聽取百姓意見。協調內閣和王府事務。
至於王府內部怎麼做,那是高保融和梁夫人說了算。
因為有唐朝舊例,孫光憲和掌書記李載仁都非常熟悉。高保融隻確定一些原則之後,就不再管了。
接著討論的就是如何給北漢進貢的問題。
高保融認為給北漢循例以白銀和法錦就可以了,南平國窮,不宜太過豐厚。不過今年要單給郭威送上好的大米,數量多少,由內閣量力而行。不過糧食直接送到河中軍營,要趕在河中城破之前,由於這件事比較緊急,因為河中府城破可謂指日可待,所以事情比較緊急,要在高保融這些弟弟中選一個,以表誠意。
“這內閣和六房,撤銷屬官之後,會有大量小吏閒置,臣等無有祿田,養不起他們,要是遣返,未免有些不近人情。”孫光憲和李載進核定的員額之後道。
“夫人曾經跟我說想辦學,由王府出資,各地方出地方和建造房屋。分為蒙學和公學。具體如何辦法需要大家來想辦法。蒙學辦到村寨,公學辦到裡鎮。縣府以上為書院。書院錢糧由內閣想辦法調足,蒙學和公學節度使府來解決。辦學總要有先生,所以還請各位大人挽留。”
“以前書院以下,均是私塾,不能惠及百姓。節度使府裁撤用度,應當可以保證先生一年的錢糧用度。”
————————
“娘,您不擔心爹嗎?”高繼衝老老實實地讓母親拿著手。
“你爹其實內秀,他做事情求穩,所以讓人感覺遲緩。但是他精明得很,不會出什麼事。”
“放心了,夫人為大人造勢,已不是一次兩次,大人每都能儘用,且多發新旨。大人納於言而敏於行也。”聶珍和一乾女衛都笑道。
“多嘴。”梁夫人瞪了她們一眼道:“這些話隻在我們麵前說說就行了,要是外傳,軍法處置。”
“知道了夫人。”
“去把王氏找來。”梁夫人笑著對高繼衝說:“你想要什麼,自己和王嬤嬤說。”
王府,大部分人都送到彆院去了。
但是王府裡還是留了最好的繡工,畫工,廚娘,大多數識文斷字的都留下了。而懂得武藝,原本就是先王的暗衛的這批人全部進了女衛。王氏因為威信高,做事乾練被留了下來。
歸梁夫人管的主要是是膳食房,尚衣局和王府內庫。
其中膳食房因為要不斷創新花樣,經過了幾十年的研究,有很多製作食物的秘法。
高繼衝在讀四民月令和齊民要術的時候,發現隻有文字,而沒有圖形。所以就說是不是要讓人畫百穀圖,附上文字批注,這樣小孩子讀起來就容易多了。
梁夫人未出嫁的時候也經常在田地裡乾活,覺得這也是一個辦法。不過她有個小小的私心,就是想辦法讓兒子儘早獲得一些聲望。
“公子,我們繪製百穀圖,百蔬圖,百果圖沒有問題。但是要想印刷出來,還需要找雕工刻版才行。”
王氏對公子的想法有些撓頭。
梁夫人笑道:“你們膳食房那麼多人,也就隻做我們這些人的飯菜。民以食為天,你們做出來的豆腐和糕點,用了很多雜糧。把這些平時人們不用的東西利用起來,能夠活人無數。以後王府的院牆拆掉了,準許你們將製作的食物出售給百姓。所得銀錢,你們做個章程,準取一部分作為當做薪資。不過你們要把公子要的東西給辦好了。”
“這我們光知道使用這些東西,也是不知道它們怎麼種出來的,如何批注?”
“王府田畝千畝,很多沒用的房子是要拆掉的,你們開墾出來,不會種,去向農婦請教。”
“我要種,我要種,要是每種都載重一點,好吃的就多了。”高繼衝拍手。
梁夫人在他頭上敲了一下:“哪能都種得成,不知道南橘北枳麼。”
高繼衝道:“把種得成的都種一點唄,不種怎麼知道種不種得成。”
梁夫人點頭道:“你們儘管辦事,且所得糧食總能彌補府中所用。推廣及人,又能活人,何樂而不為?”
“是,夫人。”王氏隻得答應。膳食房的人要是以前,人手不算多,但是現在就多了,如果女衛在劃出去,那就更加多了。王氏想了一下又道:“膳食房所製糕點準許外賣,尚衣局是否也可如此?”
“尚衣局怕是不行,貢品以王府衣物,都需要她們來做。不過你和尚衣局的人商議出一個章程。準許將紡織印染繡工分開,招一些人,也是可以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