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青臘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八十章 三件事,降帝,十青臘肉,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三日後,興慶宮國宴。

饒是這興慶宮,外人來多少次都不會膩,換著花樣的慶祝,尤其是宮廷裡的舞女,那身段,那樣貌,一頂一的。

晚宴依舊是重頭戲,午宴也不再是小輩人在殿內丟人現眼。

午宴的時候,由燕王李景遂接見各位遠道而來的功臣,一一按旨做了封賞,隻是那重量級彆人物的封賞還沒個定論,說是要等到晚宴的時候,皇帝會親自封賞。

晌午喝了幾杯果酒,吃了頓席,之後便帶著功臣們去領略了一下宮城的恢宏和盛景。

雖然幾位大佬也都是雄霸一方的大人物,但誰也沒得過準許,能在宮城內隨意走動,瞧著外人不可見之物和景。

隻是有那麼幾位,途中便撤了,燕王也不好說什麼。

其中老安國公順道去了趟正陽宮,見了皇後安涼瑤,陳國公去了貴妃住處,吊唁一番,連帶著還有楚王。

……

梧桐街十七巷。

李從嘉晌午吃過午飯後,便著手準備著要去宮中赴宴,雖說晚宴才是重頭戲,這距離天黑還早,可李從嘉去宮中還有些事情要做,所以準備提前去幾個時辰。

蘇大儒還沒走,坐在藤椅上,手裡捏著根牙簽戳著牙縫裡鑽進去的菜葉子。

“話說,先生真的不去?雖說是一介布衣,但我想著先生若是賞光去,某些人的麵子可是增光不少!”李從嘉收拾著衣裳,叫李雙雙把櫃子裡那套蟒袍拿出來,今日赴宴要穿。

蘇大儒抬眼瞧了李從嘉一眼,有些不屑,偏過頭啐了一口,才把嘴裡的臟東西吐了出來,回道:“不去不去,說了多少回了,不去!你若是嫌無人陪你一起去,大可你去找燕王世子啊,你倆多少不是有點交情嘛!”

燕王世子李叢岱!

李從嘉一挑眉,倒是忘了金陵還有這麼一個人了,可現在,自己要提早進宮辦點事情,身邊跟著個李叢岱多有不便,還是不麻煩他了。

“算了算了,我一個人去吧!”李從嘉歎了一聲,在李雙雙的伺候下,把那身蟒袍套在了身上,著實寬大不已,雖說行動不便,可看上去,像個王爺那麼回事。

穿好衣裳,又換了一雙新靴子,鋥光發亮的,李從嘉倒一時有些不適應這一身裝束,可為了今晚的晚宴不得不這麼穿。

“少喝些酒,更深露重,回來時把這披風披上。”李雙雙從屋子裡又拿出一件冬日裡,才用得到的顏色甚是純正的白毛皮大氅。

走到近前,又伸手替李從嘉把衣領褶子撣了撣,李從嘉伸手接過那皮大氅拿在手裡,任憑李雙雙擺弄著自己的衣裳。

舉高臨下,李雙雙的個子隻到李從嘉的肩膀位置,瞧著李雙雙的眼睛澄澈,不帶一絲雜質,她的動作溫柔體貼,完全不像以前那個喜歡胡鬨的姑娘了。

“知道啦,我可以照顧好自己,你也是,今晚不用等我啦,早些睡吧……”李從嘉會心一笑,伸手摸了摸李雙雙的腦袋。

李雙雙微微抬頭,看著麵前這個怎麼看都不厭的男人,笑了笑,伸手又把他鬢間的碎發並到耳後,“讓阿趙駕車隨少爺去吧,晚些時候,我和蘇堪去市集買些香燭,黃紙,阿娘的祭日快到了,咱們還得去攝山一趟。”

“嗯”李從嘉應了一聲。

再說兩句話,李從嘉就出了門,由阿趙駕車,送李從嘉去宮城赴宴。門口,蘇堪這小子一陣埋怨,說也想去宮城瞧瞧,不進去也好,宮外看看也好,可李雙雙瞪了他一眼,他就瞬間打消了跟著去的念頭。

最後他把火全部撒在了阿趙身上,因為他來了之後,搶了自己的活。

其實比起駕車的功夫,蘇堪遠不如阿趙,阿趙是王府裡專職駕車的車夫,金陵哪條路好走,哪條路最近,他知道的門清,駕車也很平穩,蘇堪那是半路出家,什麼都會,但什麼都不精。

馬車停在了巷子口,李從嘉臨上車前,在隔壁巷子口的鋪子裡,買了一包果脯肉乾,又買了一盒薑黃糕和一袋花生瓜子。

車輪緩緩轉起,向著不遠處的宮城駛去。

李從嘉坐在車裡,掀開車簾,朝外瞅了瞅,這裡的景色和一年前來的時候一樣,沒有發生多大的變化。

臨河築起的路上麵鋪著青石板,經年累月車架行駛,行人用腳走過,青石板變得光滑如鏡,堅硬無比,旁邊是秦淮河的支流,河不寬,隔不多遠,就有石橋連接兩岸。

梧桐街的變化倒是很大,自李雙雙在十七巷口開了一間小小的“李”記鋪子後,梧桐街其他幾條巷口接連也開了鋪子,多是一些賣胭脂,炒貨的。

雖然這條街依舊沒有很多人,但開鋪子的人似是在圖個自在,也不糾結每日賺錢幾何,他們每每坐在自己的鋪子裡,撐著腦袋看著遠處的景。

來人的時候也不賣力吆喝,隻安安生生地做著自己的生意,李從嘉知道,這幾間鋪子全是王謝族中的生意。

李從嘉曾私底下問過王謝:“為何在梧桐街開鋪麵?又掙不著什麼錢?”

王謝隻是笑笑,揮揮手:“你家那丫頭不是也掙不著錢嗎?我在梧桐街連開好幾間鋪子,隻是為了給你減少些日常的叨擾。”

叨擾?

李從嘉想起來了,那還是要追究到安錦州那件案子。

當時,吳王將安錦州拉下了水,斬了頭,金陵自此少了一個禍害的大家少爺,滿金陵都在放爆竹慶祝。

一時間,梧桐街竟也聚集了不少的人,一開始隻是單純的想要謝謝吳王,因為他除了禍害。可後來,一些彆有用心者開始哄抬附近的房價,說什麼與吳王做鄰居,福庇一世,生出來的都是當官的。

也有精明的,開始打聽其他巷口的鋪麵,可一夜之間,鋪麵被一個不知名姓的人收購,雖然豎起的招牌旗幟不一,但李從嘉知道,那都是烏衣巷出來的。

自此,巷子口便都隻做些小生意,不那麼喧鬨的,不那麼叨擾的。

窗外的景很快就路過梧桐街,李從嘉索性又放下了窗簾,端坐在馬車裡,閉眼冥想著事情。

小半個時辰,馬車穩穩當當地停住了,李從嘉聽見阿趙搬了轅凳過來,掀開簾子,李從嘉下了車,抬頭望了望麵前很是雄偉的宮城。

“那袋花生你留著吃,今日或許會遲些回去。”李從嘉進宮前,吩咐了阿趙兩句。

對於阿趙,李從嘉有些印象,那是在安國公府,當著他的麵,便撈了安國公府的兩尾赤尾,一條吃了,一條養在缸裡,隻是兩個月前,那赤尾翻了白肚,李雙雙就把死掉的赤尾賞給院子裡那兩隻肥貓。

“是!”阿趙附身,雙手交疊放在額前,應道。

李從嘉瞧了,沒說什麼,徑直進宮了。

其實阿趙與院子並不搭,他依舊是像哪家大院中的雜役一般,見著主人家低眉順眼,唯唯諾諾。

李從嘉不喜這些,說了幾次,可阿趙似乎並不想遵守院子的規矩,見人問好,沒事的時候就將自己隱身。

……

……

宮門外,李從嘉手裡拿著兩袋吃食,經過門口宮人的檢查,才得以進宮。

宮門處,有一排小內官等著派活,他們的任務就是帶領進宮的人到應該去的地方。

李從嘉穿著蟒袍,伸手指著一位身材瘦小的年輕內官,說道:“就你了,給本王帶路。”

那小內官被選中,知道吳王殿下是個好相與的人,帶路也是個好活,整個人變得喜氣洋洋,臨走前還不忘給同伴拋下一個自求多福的眼神,畢竟這後麵進宮的貴人,誰也不知道好不好相處。

穿過門洞,走過寬敞的廣場,再沿著紅牆黛瓦向目的地走去。

小內官緊手在前,未曾再像宮門口時的欣喜,一路上也不曾開口說話,隻在前帶著路。

“可有什麼事情值得我現在就知道?”李從嘉看似隨意,眼睛亂瞅著,開口問道。

小內官依舊在前,腳步未停分毫,開口應答:“昨日陳國公單獨進宮一趟,麵見了陛下,不知說了什麼……製衣局那邊新趕製了一件太子朝服,今早送去了暖閣……今日午宴時,兵部侍郎吳有道借故離開,見了陛下一麵,回來時,異常平靜!”

三件發生在宮裡的事,是近些時日發生的,李從嘉現在才知道。

李從嘉要做大事,宮中就必須要有眼線,長安那邊倒是提供了幾個,可都是一些邊邊角角的人物,打聽過來的消息也是可有可無,吳起這條線,是李從嘉精挑細選的,現在看來,這條線以後應該有更大的用處。

李從嘉聽完,默不作聲,他在想事情。

第一,陳秉燭單獨麵見了皇帝,在國宴前一日,他與陛下說了什麼?事關國宴還是和楚王有關係?

皇帝素來不喜陳秉燭,他們兩個為何會私底下見麵?到底能說什麼?陳秉燭今日照例參加了國宴,想來昨日二人幾麵沒有鬨僵,或者達成了某項協議,陳秉燭應該是為了楚王吧?

第二,製衣局那邊趕製了一件太子朝服,看來皇帝是打算在國宴上推出李從睿了。

第三,吳有道?

吳有道當初說起來也是李景達一手提拔起來的人,先是在刑部乾了一段時間,舞弊案後,便被朝廷以不知名的借口調至兵部,榮升侍郎。之後又去了東南建州,做了後軍監軍,近日才隨著凱旋之師回京。

李景達掌握不住這人,這個也人摸不透,不知是哪方勢力,但李從嘉想的是這人應該是皇帝那邊的人!

畢竟當初舞弊案蹊蹺,如今還有議論,說是吳有道去國子監執禮修愷文家中,搜尋修愷文與皇密信的時候,一無所獲,可當時,眾人都認為修愷文不會撒謊,那封密信應該真實存在,但吳有道什麼也沒搜到。

至於密信是不是被吳有道給藏了起來,這誰也說不準。

反之,經曆了那件事,皇帝似乎在重用這位原先的小小編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