彆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十一章 去留問題,智相,彆煩,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金榜題名後的日程十分緊密。這一班新科進士,先是到鴻臚寺學習必要的禮儀,怎麼與皇上說話,怎麼上朝,怎麼穿戴官服。接著又去孔廟進行謝師禮,反正馬不停蹄輪軸轉。

接下來的日子,便是等待分配。京都會館內,湧現出一種彆樣的氣氛——這些在一起曆經省試殿試的同年們,便要分彆。

相見時難彆亦難,各人的前程,也是有著十分明顯的差彆。三甲的進士,自然是被送到各路各州府內觀政,做個儲備乾部。如果運氣好有遇到知縣空缺,便能就任七品知縣。可是這些三甲進士,在這會館聚會中,是最為低調的。他們十分清楚,龍生九子,各有不同。自己頂多是當上個知州,已經洪福齊天了。除非立下比如赫赫戰功,或者救了太子殿下等話本裡的傳奇故事,才有可能回調回朝任京官。

第二甲的進士們,臉色自然好了一些。他們就被發往三省六部任職,至少還是個京官。

這些進士們,已經通過關係,大致提前得知了自己的前程,互相拱手作揖,儼然一副老派官員,心裡算著與哪位同年結交,更加對自己有利。

自然,這些進士聊天的時候,不忘去拜訪一下柳明和蘇軾等一甲進士。不過他們的房門大多數時都是緊閉的。柳明自從狀元遊街回來,便以壓驚為由,和蘇軾又是大醉了三天。而那王安石,更是連遊街都沒參加,天天在會館裡麵喝悶酒。

好不容易等到柳明醒來,那些進士們趕緊一窩蜂湧上前去,跟狀元郎套套近乎,畢竟這狀元郎清醒的時候,並不算多。

“祝各位同年官運亨通。”柳明宿醉後,頭疼腦裂,不願意與這些人多廢話。

“和柳明相比,我等都不足掛齒啊。”一位三甲進士羨慕道,“聽吏部的老爺們說,這次我是到那廣南去任職知縣。那地方,叢山峻嶺,險山惡水。怕是還沒有到了那裡,便病死在路上了。”

“仁兄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了。”一位二等進士說道,“你好歹是個七品知縣,在那廣南,也算是個土皇帝了。我呢,雖說是個京官,可是卻是留在那王侯府。誰都知道,那些王爺們,自己也是前途暗淡,更不用說我們了。”

柳明接了句:“哎,都不好混啊。”

“柳明,你就彆奚落我們了。”那位二等進士立即反駁道,“誰不知道你狀元郎,直接進翰林院任編修。這翰林院,可是天下讀書人的夢想之地啊。地位又高,活兒又輕鬆。況且,曆來宰相十有**,都是出自翰林。這可是一條陽關大道啊。”

“翰林又如何?”旁邊一句冷言冷語插了進來。

眾人回頭,見是那黑麵王安石。

“介甫,你這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啊。那翰林院的門,我們想進都進不了呢。”

王安石冷言冷語道:“翰林院,都是些閒職,動動嘴皮子,喝喝茶。為官者,要體驗民生疾苦,要懂得牧民之道。在這翰林院,根本成不了事兒。”

諸位進士笑道:“介甫兄,莫非你還想成為當朝宰輔?我們可沒有你這胸襟和度量。再說了,你這得了翰林院的職,卻跟我們說翰林不好。這未免有些沒有說服力啊。”

王安石揉著那一頭的亂發,說道:“翰林院,我壓根沒想進去。明天我就去吏部,讓他們給我調配一個其他州縣的知縣當一當。”

這些進士們,聽了誰都沒當回事,哈哈大笑起來:“介甫,你這酒還沒醒啊。”

“你們覺得我在開玩笑?”王安石臉色嚴肅道,“既然當今聖上無法看到改革的重要性。朝廷當中,無人欣賞我的建言,那我隻有到地方為官,拿出一個更為信服的方針政策。”

那些進士都愣住了,個個心想王安石你這小子,真是太不知天高地厚了。改革這東西,當今官家、宰相和樞密使大人都沒有辦法。你小子曲曲一個毛頭進士,還想做一番偉業?

有人勸道:“介甫兄,能進翰林,頗為不易。切不逞一時之氣,結果終身後悔啊。”

王安石不為所動,哼了一聲道:“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如若不能為民謀利,為江山社稷建言,這官……不當也罷。”

那勸言的進士臉色一變,氣道:“好好,就你王安石為百姓著想,我們其他的人都是蠅營狗苟混日子是吧。你要放棄翰林,去做那鳥不拉屎的地方知縣,我們也不攔著你。到時候你後悔了,彆怪我們這些同年當初沒有提醒過你。”

蘇軾在旁邊幫襯道:“我說句不該說的,你們就不要先吃蘿卜淡操心了。人各有誌嘛,我蘇軾很是佩服王兄這般胸襟和氣魄。倘若這翰林乾得不爽了,我也去謀個地方官看看。

蘇軾扭過頭來,征詢道:“柳明,你呢?”

“咱狀元郎,肯定是翰林院編修,旱澇保收,前途無量啊。”一位進士笑道。

“不……”柳明眯著眼睛道,“我想……申請外放。”

“什麼?”聽聞此言,所有人都大吃一驚。那些進士,都帶著不解的神色看著柳明,心想這狀元郎又有什麼新思路。

甚至有進士準備打探,莫非這外放的縣官,又有什麼新的油水可撈?畢竟,這狀元郎有著非同一般的人脈,他的一舉一動,可是代表著朝廷的最新動向啊。

王安石更是激動無比,拍著柳明的肩膀道:“柳明,你身為狀元,卻能放棄那翰林安樂窩,和我一道外放,願意了解那民生吏治,親自躬身於縣鄉級政務,也是一個實乾家。王某生平恃才傲物,沒有對誰服過。可是這次,你卻也要王某刮目相看。”

柳明微微一笑,不置可否。

其實,他何嘗不想進翰林院舒舒服服地喝茶賞鳥?隻是眼下,有兩個原因,讓他無法去翰林就職。這第一,就是他聽聞翰林大學士換了人選。富弼不再任翰林院的一把手,而是由禮部尚書宋癢兼任。宋癢是何人?表麵上看來,他是欽定柳明的狀元,柳明的恩師。可是隻有柳明心裡清楚,那是宋癢被自己的老師範仲淹軟硬兼施,逼迫所致。自己畢竟是掌握著對方的汙點。他估計,現在這位宋癢宋大人心中憋著一股氣,來到翰林就任。自己這個翰林菜鳥撞上去,那還有好日子過?

這第二,也是最為關鍵的原因,便是那驛站刺殺案。雖然春娘並未明說,柳明感覺,這些刺客,必然與楊立武的死有關。他生平唯一得罪的外人便是楊立武。此人又牽涉到私自販賣軍械等諸多勾當,其背後必然有著一個勢力。

貝州!

這是春娘昏迷前,最後吐露的信息。看來,那貝州,便是解開所有謎團的鑰匙。

……

日頭西斜,尚書省吏房府內,暗影昏黃,油燈晃動。

吏部尚書陳執中,一身紫袍,疲憊地坐在案幾前,看著案幾上的兩個卷宗發呆。

一旁年輕的吏部員外郎躬身坐在一旁,雖然已經是坐得腰酸腿疼,可是見自己上司沒有起身之意,也不敢動。他遲疑了些,問道,“大人,為何愁眉不展啊?這進士分配,都是由律法可依。依照卑職的看法,並沒有什麼過於大的疑問。”

陳執中歎了口氣,滿臉壓力,挑了挑油燈燈芯,說道,“你是不知道,這次本官遇到的情況,真是從未有過。”

“大人指的是……”年輕吏部員外郎請示道。

“你看看這份東西……”陳執中指著案幾上的卷宗說道。

“哦……原來是叫王安石的進士懇請外調知縣啊……”吏部員外郎若有所思道,“這種情況,倒是少見。不過,既然他願意放棄翰林職位,到外麵去鍛煉,卑職認為,倒也可以。”

“恩……這位王安石,就是曾經在殿試上向聖上上萬言書。”陳執中撫須說道,“現在又調動到外省,看來,也是有一番抱負的啊。”

進士們都說王安石申請外調是犯傻,可是老謀深算的吏部尚書陳執中卻並不這麼認為。

“大人,準他就是,這有何難啊?”吏部員外郎不解道。

“老夫所說的曾未遇見,便是……”陳執中拿出另外一份卷宗,“這位連中三元的狀元柳明,也是同樣申請外調。”

“哦?”吏部員外郎眉頭一抬,顯得很是意外。他還有些不相信地望卷宗前湊了一湊,見其落款真是柳明的名字,這才歎道,“這位狀元也申請外調,似乎不尋常啊。”

“是啊,曆來狀元,全部有要入翰林的傳統。”陳執中說道,“這次的柳明,更是一位連中三元的天縱英才。連當今官家,也是對他有些耳聞。此次他也提出來外調……這確實不同尋常。”

“那既然這位狀元郎自己想外調鍛煉,那我們還能不準嗎?”吏部侍郎問道。

“沒這麼簡單。”陳執中站起身來,慢慢踱步向庭院,看著滿天星鬥,說道,“你可知這柳明是什麼來曆?他是範仲淹的鐘愛門生。翰林大學士富弼曾經力保他進翰林,以便於讓範仲淹一派的血脈在朝廷得以生存。而我推測,當今官家估計也是顧及到龐籍一黨權勢過於浩大,也是有意培養範係力量。因此……這狀元的去留問題,本官是暫時做不了主。”陳執中苦惱道。最新章節百度搜-藍色書吧

(www.cishuge.com)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