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樂泡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95、去行政化,大唐改革家,可樂泡茶,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張超對四門學博士裡麵的分工進行調整之後,那個原先權力最大的“首席博士”被調整到了去負責後勤,然後張超親自來擔任這個“首席博士”,負責四門學的人事、財務、科舉學生推薦等等實權權力。而至於那個當年的“老師”賈萬春,張超根本沒有給他任何麵子,直接一腳把他踹到了負責後勤的崗位上麵。這樣讓不少人也都感覺一陣膽寒,因為張超這個年輕人手段可真是夠狠辣的,居然直接對當年的老師開刀了。本來那些博士還認為可以借用當年所謂的師生關係來欺負張超這個當年的學生,可是現在居然人家根本不給麵子,說踹人也就踹人了,顯然是不客氣的。

而後來那個賈萬春也都主動的挑事,然後讓學生來ia趕走張超。可是張超還是破有兩把刷子的,居然用一篇《師說》成功的說服了那些學子,讓他們思維都初步轉變了。所謂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這兩句話也都讓無數學子掛在嘴邊,顯然是非常認可這句話了。作為師,而不是要以年齡和學術成就為先,因為大家隻有聞道先後的區彆,還有也就是研究方向的區彆,如果對於自己不懂的,可以去詢問專業人士,而不是考慮什麼自己不懂裝懂。

不過,接下來張超在自己位置初步穩定的時候,也都主動開始下達了命令,他要對這個四門學進行一次改革。

“各位。這個是我決定的,在我們四門學裡麵實行去行政化的策略。什麼是行政化,也就是利用管理官府的方法來管理學校。這個是大錯特錯的。而我們現在在做的幾位博士,你們雖然名為博士,可是真正教導過幾個學生?四門學按照計劃足足有一千二百名學子,你們這五名博士,都是忙活著管理四門學了吧?”張超問道。

張超來到了這個四門學,發現這個四門學的博士其實並不承擔教導學生的職責,他們的責任都是負責管理而已。真正教導學子的都是手下的那些教師。而這六個博士,不如說是後世大學裡麵的六個黨委常委。是屬於管理者而不是親自教學者。

當然,張超知道這個唐朝的中央教育體係是畸形的。國子監每次招生不過五十人,可是卻擁有六名博士和六名助教,再加上一些普通教師。幾乎教師和學生的比例是一比一了。而五十名學生也都很好管理,他們都是出身高門的人,教養方麵比起很多普通學生要好不少。如果實在是管不好,那可以讓他們家長來管理,也都非常方便。所以國子監的管理任務比較輕,可是四門不同。四門學不但學生來源於全國,並且足足一千二百名學生,可是按照官職編製,卻也都是隻有十二個人有官職編製。這樣可就有意思了。國子監隻有五十名學生。可是卻擁有同樣數十名高級教師。可是四門學一千多名學生,反而編製卻和國子監一樣,這樣顯然是不科學的。

可是張超沒有辦法多管。因為這個時代是封建時代,封建時代的那些貴族更重視的是對貴族後代的教育,那些寒門讀書人也都會被有意無意的忽視了。四門學這個負責寒門的學校師資力量嚴重不足,尤其是高級教師更是如此。

而這樣師資力量嚴重不足的情況下,那些擁有官職品級的博士們根本不可能有心思和空閒功夫去負責教書,而是都忙活著管理四門學的事務了。這個四門學的博士們長期負責管理。已經讓四門學形成了一個官僚化,已經是行政化非常嚴重了。

“你們想過沒有。你們這些博士按理來說應該都是學問精深的人,可是你們卻來負責這個管理四門學的事務,而不是親自去教學。這樣不是浪費嗎?而日常管理,學生的考校,都是由博士來進行,而這個完全是由在做的幾個博士說的算。而一切都是以權力來作為衡量,完全是以博士的權力來獲得推薦教學。手下教師的前途,教書育人的學生的前途,不再是以他們考校成績作為評定,反而是以我們在做的幾個博士來進行評定。而我們這幾個博士擁有絕對的權力,如果成績再好如果不符合我們博士的心意,那也都是要不能夠獲得推薦去參加科舉。你們說我們的權利是不是太大了?”

在做的幾個博士也都差點暈了,他們真的感覺張超是不是腦子進水了,居然會認為權力太大了?自古以來無數人也都是希望自己權力擴大,能夠儘可能的擁有無儘的權力。可是張超卻主動認為自己權力太大了,這個簡直是太令人意外了。而他們根本不知道,張超來自於後世他的思維也就是把權力這頭“老虎”關進籠子裡麵,這樣才是最安穩的。所以張超感覺自己的權力太大了,一個學校居然不是以學生成績和考核作為推薦基礎,反而是以學校的幾個領導就能夠自己決定了。如果不符合領導的想法,那校領導可以隨便取消了某個人推薦的資格,然後並且取消他的成績。

並且在這個四門學裡麵,普通學生甚至是教師也都沒有太多的發言權,一切都是要看幾個博士的意見。而博士的話語權來源於他們的官職,來源於官方的授權,這樣其實他們的權力來源於政府。而學校本來作為一個教學機構,那其實應該是以教學為主,而不是依靠什麼行政權力來管理。那些行政權力也都是非常不符合常規的,畢竟學校的職責是教學,可是現在卻和政府分不開了。

張超在這個四門學,發現了一個和後世大學非常類似的地方,也就是行政權力實在是太大了。太多人都把這個四門學當做了一個官府機構。而不是當做一個學校。那些教師進入了四門學,其實也都是為了謀取一個出身,希望能夠獲得一個當官的跳板。而不是認真的教書育人。而那些學生也都是把這個四門學當做了一個資曆,當做了一個獲得所謂科舉推薦的一個機會,而不是真心來學習的。

在這種師生當中互相利用的情況下,這麼一個四門學能夠安心下來治學的教師,能夠安心的讀書的學生實在是太少了。這種情況起源於四門學的一個特點,那也就是政學不分。四門學一方麵是朝廷政府的管理機構,而另一方麵卻也都是一個學校。這兩者之間其實是混為一談的。他們之間並沒有任何區彆。哪怕是國子監,國子監既是政府負責天下學政的政府機構。也都是負責教學的地方。這樣其實也就是有了一個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的弊病,然後這樣必然會造成他們有很大的問題。

行政和教學,完全是兩種東西,也就是好比商人和官員。那是兩種角色一樣。可是一個畸形的管理方法帶來了一個畸形的學校,這個學校學生不會專心學習,而老師內心不是在教學,而他們是希望能夠通過教學獲得一個當官的跳板。

相反,那些認真教學的老師,他們不會鑽營,不會當官,反而是被打壓下來。隻有那些會鑽營,會當官的人才能夠上位。這樣肯定是不行的。讓一些不精通教育的人來負責教育,反而那些精通教育的無法獲得重用,這樣肯定是這種教育體製的弊病叢生。

而後世對於教育。提出了一個去行政化的方法,而張超也都是能夠在四門學實行去行政化。

“我打算在我們四門學內部,除了朝廷任命的四門學博士、助教之外,我們還可以自己通過教學能力,通過學子們的評價,教師之間的互評。然後獲得一個榮譽博士和榮譽助教的頭銜。然後獲得了這個頭銜之後,我們四門學可以自己通過我們四門學的財力來進行發放待遇。可以讓他們享受除了永業田之外的一切待遇。都會折算成為成為銅錢來發放給他們。並且那些榮譽博士和榮譽助教,也都可以在我們關鍵的時候獲得投票權力。他們平日裡麵隻是負責就教學,而一旦涉及到了我們四門學重要的事務的時候,他們這些擁有榮譽博士和榮譽助教的頭銜的教師,也都可以參與商討,說出自己的想法。並且獲得榮譽博士和榮譽助教的教師,也都可以自行決定一部分推薦區考科舉的考生,不用經過我們這些人一起商議。”

聽到了這個方案,那個賈萬春馬上跳出來了。

“不行,你這個是在私自設立官職,你這個是什麼意思?我們四門學隻有六名博士,和六名助教,你這個設立博士和助教是什麼意思?難道你私自設立官職,你這個是想要乾什麼,我要向皇上彈劾你!”賈萬春怒道。

可是張超卻反駁:“我沒有私自設立官職,我隻是設立榮譽頭銜罷了,這個是對那些勤懇教導學子的教師的一個鼓勵。至於什麼官職,我也都沒有劃撥到朝廷的編製裡麵,隻是一個榮譽和相應的收入待遇而已。難道,我們四門學自己內部花錢給我們自己人發放獎金,還要獲得朝廷的批準嗎?我們對一些有教學能力厲害的人,發放獎金這個難道不合理嗎?榮前麵加了榮譽二字,也就是代表了這個隻是榮譽,隻是對於他們教學成果的重視,而不是讓他們為官。他們隻是享受相應的收入待遇,沒有實際權力的。至於說什麼讓他們加入進行管理,這個我們也隻是征求一下下屬意見罷了,難道上司征求下屬意見,就不行嗎?”

張超主動把這個榮譽頭銜的事情淡化掉,按照張超的計劃也就是類似於後世評選教授一樣的模式來進行,對那些四門學裡麵的教師進行評選一個合適的頭銜。唐朝並沒有什麼教師職稱的說法,所以張超也都希望能夠選擇自己設立所謂的榮譽博士和榮譽助教的名義來進行另一種的職稱。對那些教學水平好的教師予以進行獲得頭銜,並且加工資和提高生活待遇,這個是應該的。

不然像是過去四門學那種管理模式。那簡直是坑爹。教學好的人和教學不好的人一樣都是吃大鍋飯,大家也都是拿著一樣多的收入,這樣誰願意啊!彆說什麼無怨無悔教導學生。從張超後世的經驗來看,無數教師為了提升職稱打破頭了,不就是為了那個每個月多幾百塊的工資收入?所以那些真正無怨無悔去教導學生,實在是太少了,不能夠作為普遍性的思維。

可是這個四門學就是那麼坑爹,完全是按照政府的管理方法來進行。做得多教得好的老師收入和那些混日子的人一樣多,這樣肯定是非常打擊人人的進取心的。所以必須要改變那些過去的官職決定待遇的標準。尤其是教育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技術活。技術工作和管理工作完全不同的,可是卻也都是同樣重要的。尤其是一個教師。那更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技術工作,提升教育能力非常重要。可是古代是重視管理,輕視教育水平,這是古代政府官學的一個弊病。

從曆史的經驗來看。讓政府來辦學,那肯定是不好的,尤其是古代更是把這個問題擴大化了。唐朝以後大量的私學興起,官府的教育反而是日漸衰退,這個足以說明問題了。政府重視管理崗位輕視教師教學能力的培養,不給那些優秀教師更好的待遇,那怎麼可能留得住人才?官職這種東西一個蘿卜一個坑,如果不給他們發展人生前途的機會,那自然無法激發起他們認真工作的想法。這個也是張超必須要改變的地方。

“好了。如果你們有什麼意見,可以自己保留。如果你們誰要彈劾我,或者是要做什麼。那你們可以自己去。可是,現在我有皇上的聖旨,皇上讓我代管四門學,那我也就是擁有皇上的授權了。所以,至少在皇上解除我的權力之前,我對這個四門學有絕對的裁決權。所以你們自己考慮好了吧!”張超說道。

在張超的強硬推行之下,這個去行政化的方案也都發布到了下麵。而這個去行政化的最重要的一條是進行榮譽博士和榮譽助教的評選。通過學生評價,教師互評,還有教師之間的pk來產生一定數量的榮譽博士和榮譽助教,然後這些榮譽博士和榮譽助教也都可以獲得和博士還有助教一樣的收入,除了沒有永業田之外,彆的都可以以折算成為銅錢的方法發放給那個教師。雖然沒有相應的權力,可是收入待遇卻提高了很多。並且在四門學以後有重大事情的時候,這些榮譽博士和榮譽助教也都可以有權利發表自己的意見,這樣讓他們有了更高的權力了。

“老楊,這次看來朝廷讓張超來擔任這個四門學博士,看來是來對了啊!你老楊辛苦教書那麼多年,可是不會鑽營,結果還是在這裡當一個普通教師。我想,以老楊你的關係,和你的教書能力,那這次不管是教師互評還有學生的評價,那成為榮譽博士可是板上釘釘的啊!這次皇上讓張超來擔任這個四門學博士,看來是來對了,是專門為了我們四門學來謀福的。從今以後,四門學不光是那幾個博士的天下了。那幾個博士,平日裡麵教學沒有多少本事,就是靠著鑽營上去的,我們這些擅長教學卻不擅長鑽營的人,卻也都隻能夠在下麵過著這種苦日子。現在我們當年的學生張超來了,果然不錯啊!”有人說道。

而那個“楊老師”也都一陣欣慰,自己當年的學生居然能夠回來為這些老師謀福,並且發放了高額待遇。雖然還要進行一次教師互評,學生評價,然後還要通過教師pk之後才能獲得榮譽博士和榮譽助教的身份。並且這個榮譽助教和榮譽博士的名額還不多,隻是少部分而已。可是這個至少代表了一個希望,人最需要的不是什麼富貴,而是希望。隻有讓人看到了發展的希望,看到了能夠上進的希望,那才是穩定人心的基礎。如果整個社會的人都看不到上進的希望,都看不到改變自己命運的希望,那他們也都會選擇通過暴力的手段改變命運,比如說起義造反。

現在的國家,士族通過血脈壟斷來壟斷了官場,讓無數寒門看不到希望。而科舉製其實是為了寒門打開了一個縫隙,雖然不大,可是卻代表了希望。後世的曆史證明無數寒門子弟也都是通過科舉走上了官場,改變了自己的階級,成為統治階級的人。而科舉製是穩定人心的利器,如果沒有科舉製那天下必然會更加混亂,恐怕用不了幾十年也都會爆發一次亂世了。科舉製的實質也就是讓那些民間的人才看到了改變自己階級的希望,而不是讓他們通過過激的手段來改變自己的階級。這樣等於是統治階級把那些平民出身的精英分子拉攏過去了。可是現在士族卻做這種蠢事,他們不希望寒門人才能夠走上統治階級,所以他們選擇堵死這條路,通過血脈來統治。所以這種行為是在開曆史倒車,他們注定是要失敗的。

而從這個小小的四門學也都是一個小社會,是社會的縮影。太多認真教學的老師也都無法獲得提拔,無法獲得更好的待遇,反而是那些鑽營的人獲得更好的待遇了。並且大多數人都看不到發展的希望,這樣才是讓他們絕望的情況。張超提出了這個榮譽博士和榮譽助教,其實也就是為那些老實肯乾認真教學,並且教學質量好的人打開了一個獲得更好收入待遇的機會。雖然不一定是掌握權力,可是能夠獲得更好待遇個,更高的收入那也都足以讓他們動心了。這個對於緩和那些四門學教師的怨氣有非常巨大的幫助。

不過,不光是那個“楊老師”如此想,彆的很多四門學教師也都認為自己應該能夠獲得榮譽博士和榮譽助教的職稱,所以大家也都卡死摩拳擦掌的希望能夠參與競爭了。

不過,這次收到影響的,絕對不隻是教師,很多四門學的學生也都收到了影響。

“嘿嘿,這次新來的張博士居然實行了這個榮譽博士和榮譽助教的評選?這個真是太好了,我們學子也有資格參與評選啊!聽說負責教導我們的那個孫老師也都在準備想要獲得榮譽博士的位置,而他希望我們這些學子能夠支持他呢!”有一個學子小聲說道。

另一個學子馬上說:“怪不得他剛才對我們變得和顏悅色的,原來根子在這呢?他早乾嘛去了,平日裡麵對我們愛打就打,挨罵就罵,讓我們好不委屈。現在上頭有好處了,那他也都動心了?希望我們支持他,放屁!當時是怎麼對我們的,還希望我們支持他?”

“慎言,這裡是四門學,如此評價老師,那太不恭敬了!不管如何,他也都是我們老師,給他留些麵子,到時候我們不平選他也就行了。”另一個人也都說道。

這次的去行政化行動,受到影響的不但是四門學的教師,更多的是學生。學生們發現自己居然有資格決定教師的命運了,這個讓他們感受到了獲得了學校的尊重。在古代可沒有什麼學生民主的思想,在古代教師擁有絕對權力,打罵學生是家常便飯,學生隻能夠接受。而教師做的一切都是對的,學生必須要無條件接受。可是很多學生心裡麵有氣,卻無法能夠緩解。這種畸形的教育思維嚴重的影響了教育的發展,所以張超這個學生評價的規定,可是富裕了學生一定程度上決定教師命運的機會。學生有了這個權力,那以後教師也都不可能太過苛待學生,不能夠隨便對學生無禮甚至打罵了。這個可以說是一個進步,讓學生來決定教師的命運,那才是最好的手段。不然如果教師一直對於學生擁有絕度權力,那這樣對於教師也都不好。如果自己的前途掌握在學生手裡麵,那這樣教師也都會被迫認真教導,而不是用過去那種封建家長的方法管理學生。(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