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十五章 暗與明,三國博弈,文兼,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秦王嬴政統一全國後,認為自己德高三皇,功超五帝,王的稱號已不能顯示他的至高無上的權勢和地位,於是更改名號,把古代傳說中的三皇、五帝的稱號合而為一,號稱"皇帝"。
從此,皇帝便成為封建國家最高統治者的稱號,還規定皇帝自稱"朕",命稱"製",令稱"詔",印稱"璽"。廢除子議父、臣議君的"諡法",規定皇帝按照世代排列,第一代稱始皇帝,後世以二世、三世計,以至"傳之無窮"。也使皇帝將國家的司法,立法和行政,軍事等大權總攬於一人之手。
雖說此時漢室衰微,群雄並起,但是大汗正統的皇帝劉協依然自稱朕,他下的詔便是聖旨,蓋上了玉璽便是正規的命令,雖說天下諸侯認同的沒有幾個,但是聖旨上的任命卻占據了道義的名分。
此時,在葉縣的一處民宅中,郭奕滿臉愁容的左手平舉著一份聖旨,右手平舉著曹操的手書,他感覺兩手捧得仿佛是兩座山,一個不平衡,便會有一座山倒塌下來,砸死自己。
剛剛,曹操派遣自己的親衛給了帶來郭奕一封手書,大意是征召郭奕為軍師祭酒屬,郭奕初聽到這個任命不由得一愣,自曹操迎天子遷都許昌後,大汗的朝堂便分為兩部——內朝、外朝。
所謂內朝便是漢朝天子劉協的朝廷,大司馬、禦史大夫、三公、太常、郎中令、衛尉、太仆、廷尉、大農令、大司農、少府等等凡是食朝廷俸祿、一定品級以上的大佬都會去參加,不過內朝早已淪落為形式的過場,曹操把持朝堂政事,內朝的朝會的內容除了正常的封賞之外,彆的根本都是不疼不癢的事情。
而外朝則是曹操主導的議會,參會的人員都是曹操的幕僚或是曹操帳下的將軍,外朝會決定出曹軍的主要軍事動向、人事任免、政治議題等等重要的事情,一旦決定出,大部分事情隻要有曹操一紙手書便可生效,其餘的不過在轉到內朝,蓋上天子印璽便可。
可以說整個漢朝的朝堂除了蓋印璽的作用,其餘的早已成了空架子,當然也有例外,劉備麵見天子時,天子親口認其為皇叔;關羽曾經參加過內朝朝會,天子親口冊封漢壽亭侯,不過這在曹操看來都是無傷大雅的事情,隻有名分,沒有實際好處。
郭奕被曹操征為軍師祭酒屬,便是曹操外朝自己任命的官名,也就是說郭奕從此聽調與他的父親郭嘉(軍師祭酒)調遣,以後一旦曹操有事,他便要去曹操的司空府去報道,但是並不享受大漢朝的俸祿,因為他的官職在內朝不屬於正職。
若僅是如此,郭奕便不會頭大如山,讓幾人意外的是,曹操的親衛前腳剛走,大廳裡上便來了一個小黃門,聖旨一開,大意是任命郭奕為潁川郡農監長。
農監長負責監督官田耕作,在漢朝每個郡國都會設置,不過此時漢朝隻剩了個空殼子,所謂的官田早已被各地的諸侯、貴族侵占,而潁川所謂的官田主要是曹操設置的幾處屯田地點。
郭奕前番奉上了他師父李奕的細耕、複耕之法,想來是朝廷感覺專業的事情應由專業人士去做,所以郭奕很榮幸的成了種田之官。
隻是其中令人不解的地方是內朝的聖旨不經外朝的同意根本就出不了許昌城,但是曹操既然征調郭奕為軍師祭酒屬,卻又同意朝廷的任命,這便令郭奕百思不得其解。
況且一郡的農監長根本就算不得台麵上的官員,由當地的太守任命即可,而針對郭奕,朝廷卻大費周折的下了一道聖旨,充滿了詭異的味道。
當小黃門下完聖旨走了之後,就連夏侯惇這粗人都覺出裡麵不同的味道來,不知曹操到底是何意。
不過對於曹操的任命,幾人還沒有好到可以私下毫不顧忌議論的地步,夏侯惇更是不方便和郭奕說些什麼,向郭奕恭賀了一番,拍拍屁股便找手下磨礪自己的武功去了。
於禁雖然幾日來和郭奕相處不錯,不過他並不具備政治的敏感性,沉吟了一會,也沒有說出什麼有用的話,夏侯惇離開不一會,他也借口離開。
剩下的李典雖然有心幫助郭奕,不過他始終未弄明白曹操到底是何意,猜測了幾個方向,但是顯然自己都說服不了自己,最後向郭奕說了句“有什麼困難可以直接來找我。”留下一句承諾之後,不明所以的悻悻離開。
三人離開後,便隻有龐統和郭奕在一室,沒了顧忌,龐統一把拿過郭奕手中的聖旨津津有味的看了起來,“嘖嘖,小奕,皇帝的聖旨啊!我老龐還是第一次見,要不這份給我得了,等我回到荊州就裱起來,到時放個幾百年,說不定後代還能賣個大價錢。”
郭奕一臉苦笑的看著不著調的龐統,心中卻是七上八下,無奈地道:“士元,你說曹公這是什麼意思?我想了半天都沒有明白。”
龐統將手中的聖旨一合,隨手扔到旁邊的文案上,端詳了郭奕許久,嘿嘿的笑了一聲,說道:“小奕,我想問你一個問題,不過出的我口,進得你耳,這個問題彆人誰都不能談起,你可同意?”
郭奕果斷的點了點頭,直言道:“你但說無妨。”
龐統起身踱步到門口處,伸頭向外望了望,見左右無人,回身將兩扇木門關閉,一臉正色道:“小奕,假如曹公要稱帝,你當如何?”
郭奕此時手中正持著曹操的手書,龐統的驚世之語猛如耳邊響起一聲炸雷,驚得他手一鬆,手書在空中翻了幾下,落在地上,他眼睛滿是不可思議的望著龐統,手指顫抖的指著他,一時間心中彷如驚濤駭浪,無法言語。
“嘿嘿,小奕,你不必慌張,這個問題你應該早就考慮過吧!快快道來,我很想聽聽你的想法。”
郭奕深吸一口氣,快步走到龐統麵前,壓低著聲音怒斥道:“你瘋了,這種話你也敢說出口,隔牆有耳,萬一泄露出去,你就是有一萬個腦袋都不夠被砍的。”
龐統不以為然的笑了一聲,看到郭奕驚慌的樣子極是有趣,戲虐道:“大驚小怪,快說快說,再不說,一會我就出去亂喊,說你功高自傲,欲在葉縣自立為帝。”
“你…”郭奕怒目看著龐統,一時間氣得說不出話來。不過少年的心性並沒有持續很久,他的臉上突地就放鬆下來,嘴角一撇,輕笑道:“士元,你敢問我這種話,原來你早已有不臣之心。”
龐統先是一愣,繼而打了個響指,一臉玩味道:“說對了,這漢王朝早就該換一番天地了。不過,你不答複我,我也明白,你和我是同樣的想法。我若沒猜錯,曹公此舉便是在試探與你,選擇他還是選擇忠於漢室?”
“是這樣嗎?”郭奕俯身撿起曹操的手書,又仔細的看了一遍,龐統擱置一旁的聖旨他又重新拿起來展開逐字分析。龐統見他看的認真,自己一時間無事可做,百無聊賴的開門走了出去,準備去找個酒館好好的暢飲一番。
時間一點點的流逝過去,當太陽西沉,室內漸漸暗下來的時候,郭奕揉了揉有些發澀的眼睛,伸了個常常的懶腰,將手中的聖旨和曹操的手書放到眼前。
喃喃輕語,“聰明人做事都會思前想後,考慮的太多,往往自己陷入誤區而不自知,車到山前必有路,隻要回到許昌,見到父親,便可知道裡麵的用意,何苦在這裡自尋煩惱。”
*******************
襄城在經過一連七天的緊張搜索後,曹操便下令解除了城中的封鎖。
此刻,襄城縣長的府衙後院中,曹操滿臉興奮之色的看著剛剛醒轉不久的郭嘉,後者滿臉蒼白的躺在胡床上麵,一個侍從此時端了一碗熱氣騰騰的湯藥進來,曹操順手接過,拿起碗中的湯勺輕輕的吹了吹熱氣,待藥涼下來之後,再慢慢送至郭嘉的嘴邊。
郭嘉醒來後,一直沒有說話,慢慢的喝完藥後,他目光定定的看著曹操,輕聲道:“孟德,你是不是對奕兒有間隙了?”
曹操剛剛放下手中的藥碗,聽到郭嘉的話後,身子一僵,有些意外的看向郭嘉,剛要說話,郭嘉卻開口道:“孟德,我性子懶散,平日裡無意於錢財權位,此生最大的心願便是替我愛妻報仇,鏟平河北袁氏。
自我兩人相交以來,雖說你是主,我是仆,不過你待我如同兄弟,我視你為兄長,很多時候,很多話我都不會說,因為你原意去做,就是把這天捅個窟窿,我也會陪著你。
奕兒…他性子隨我,若不是他師父病逝,恐怕你兩人不會機緣巧合的相識並且到他為你所用。
當時刺客那一刀刺向我的時候,我便知道刺客的目標是我,不是你,可是誰會如此大費周折的來針對我?
我當時腦中隻有一個想法,對方要針對的是整個郭氏,若是我死,目標便會是奕兒。
以你的聰明,或許你早已猜出,對方便是要激起奕兒的怒氣,使得他會拚命壯大自己來自保,你也不用問我對方是何意?我也不知道。
不過,孟德,郭氏由奕兒來掌舵,他隻會成為你手中一展抱負的利劍,永遠不會傷害到你,你大可放心。”
郭嘉說完之後,目光直視曹操,後者此刻也平靜的望著他,相視許久,兩人突地都笑了起來。
卿不負我,我必不負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