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來如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39節 玉,我的國學夢我的中國夢,歸來如鬆,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聘賓到達主國國境,主君派士將聘賓迎入境內;聘賓來到近郊,主君又派大夫前去慰勞;聘賓來到主國廟門之外,主君親自拜迎在廟門之內,然後在廟中接受聘賓轉達聘君派其來訪之意;聘賓獻上帶來的禮物,主君麵朝北拜謝厚賜,拜謝聘君的派遣使者光臨。這些都是表示主君對聘賓、聘君的尊敬謙讓的。尊敬謙讓,這是君子之間互相交往應有的態度。所以諸侯之間互相尊敬謙讓,就不會互相侵略欺淩了。

主國接待聘賓,由卿為上擯,大夫為承擯,士為紹擯。主君親自酬賓,聘賓又以個人的名義拜訪主國卿大夫,以個人名義晉見主國國君;主君又派人前往賓館向聘賓饋送大禮饔餼(yōngxì),退還聘賓作為信物奉獻的圭璋。聘賓歸國之前,主國的卿通過聘賓向聘君轉贈一束紡綢;訪問期間,主君要舉行一次食禮和兩次饗禮來招待聘賓,而舉行燕禮的次數則沒有一定。

上述種種,都是為了表示賓主之間、君臣之間應有的禮數。所以,天子為諸侯訂立製度;每年派大夫互相聘問,每三年派卿互相聘問,以禮來互相勉勵。如果使者來聘時,禮節上有錯誤,主國國君就不親自為使者舉行饗禮和食禮,以此來使使者感到羞愧並激發他自我勉勵。如果諸侯都能夠以禮互相勉勵,那就對外不會互相侵犯,對內不會互相欺淩。這就是天子為什麼能夠駕馭諸侯而不必使用武力,而使諸侯自己管理好自己的方法。

用圭璋這樣珍貴的玉器作為行聘的禮物,可以說是一份重禮了。聘賓歸國之前,主國又將圭璋歸還給聘賓,這是請示財物而重視禮儀的意思。如果諸侯都能用輕財重禮的道理互相勉勵,那麼他們的百姓就會跟著講究謙讓了。主國對客人的招待,在其出入國境時,要饋送糧草之類的物品各三次;客人住進賓館之後,主君要派人饋送饔餼五牢,置於賓館門內;另外還有三十車米,三十車禾,六十車飼草,六十車薪柴,都放在賓館門外。

另外每天還要提供鵝鴨之類的家禽五雙,向聘賓的隨從饋送饔餼;主君要為客人舉行一次正式的食禮,兩次正式的饗禮,至於燕禮和四時當令新物的饋贈,則沒有固定的數目。這些都是為了表示對禮的高度重視。古人的使用財物並非事事如此,然而在聘禮這件事上卻舍得如此花費,是為了說明對禮的極其重視。如果大家都對禮極其重視,那就會對內君臣不相欺淩,對外國家不相侵略。所以天子特地製定聘禮,而諸侯也都樂意推行。

聘禮和射禮,是最大的禮。天剛亮時開始舉行,差不多到了中午時才能結束,不是強健有力的人便做不到。所以,隻有強健有力的人才能行此重大之禮。酒已涼了,人雖然渴了也不敢喝;肉也要晾乾了,人雖然餓了也不敢吃;天色已晚,人們都疲倦了,但還神態端正,班列整齊,不敢有絲毫懈怠,堅持完成各種應有的禮節。以此來使君臣正位,父子相親,長幼和睦。這是一般人所辦不到的,而君子卻能辦得到,所以稱君子為有行。有行就是有義,有義就是勇敢。

所以說,勇敢之所以可貴,在於他能夠立義;立義之所以可貴,在於他能夠有行;有行之所以可貴,在於他能夠行禮。所以人們之所以看重勇敢,是看重了他敢於實行禮義。所以勇敢堅強有力的人,在天下無事之時,就把他的硬乾堅強有力用到實行禮義方麵;在天下有事之時,就把他的勇敢堅強有力用到克敵製勝方麵。用到克敵製勝方麵就會所向無敵,用到實行禮義方麵就會無為而治。

對外做到了所向無敵,對內做到了無為而治,這就叫做盛德。所以聖王對勇敢堅強有力的人是如此地看重。一個人如果勇敢堅強有力,但不把它用到實行禮義和克敵製勝方麵,而用到私人的爭強鬥勝上去,那就叫做亂人。國家製定刑罰,就是要處罰這類亂人。國家製定刑罰,就是要處罰這類亂人。這樣以來,百姓就會服從管教而國家也得以安寧。

子貢向孔子問道:請問君子為什麼都看重玉而輕視玟呢?是因為玉的數量少而玟的數量多嗎?孔子回答說:不是因為玟的數量多,因而就輕視它;也不是因為玉的數量少,因而看重它。從前的君子,都是拿玉來和人的美德相比:玉的溫厚而又潤澤,就好比仁;填密而又堅實,就好比智;有棱角而不傷人,就好比義;玉佩垂而下墜,就好比禮;輕輕一敲,玉聲清脆悠揚,響到最後,又戛然而止,就好比動聽的音樂;既不因其優點而掩蓋其缺點,也不因其缺點而掩蓋其優點,就好比人的忠誠;光彩晶瑩,表裡如一,就好比人的言而有信;寶玉所在,其上氣如白虹,就好比與天息息相通;產玉之所,山川草木津潤豐美,又好比與地息息相通。

圭璋作為朝聘時的禮物可以單獨使用,不像其他禮物還需要加上彆的什麼東西才能算數,這是玉的美德在起作用。普天之下沒有一個人不看重玉的美德,這就好像普天之下沒有一個人不看重道那樣。《詩經》上說:多麼想念君子啊,他就像玉那樣溫文爾雅。。所以君子看重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科幻靈異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