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節 燕義
歸來如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38節 燕義,我的國學夢我的中國夢,歸來如鬆,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10)三番射:第三番射的過程和二番射基本相同,隻是比射時有音樂伴奏。樂工演奏《詩經·召南》中的《騶虞》,樂曲的節拍,要演奏得均勻如一。司射在堂下宣布:不按鼓的節奏射箭的,不得計數!三番射和二番射的程序相同,先由三耦比射,然後主賓耦比射。凡是應著鼓的節拍而射中靶心者,有司就抽出一支筭籌扔到地上,最後將比賽的結果稟告賓:勝方贏若乾籌,或者是雙方射平。三耦、賓、主人順序上堂,負方射手喝罰酒。三番射至此結束。
(11)旅酬:是射禮的餘興節目,古禮要求從身份高的人開始,一次向下進酬酒。我們建議,不分身份等級,參禮者相互敬茶或水。敬飲之前需相互行揖禮,樂隊循環奏樂來助興。
(12)送賓:賓起身告辭,走到西階時,樂工奏《陔》的樂曲,賓出場地,參禮者都相隨,主人在門外再行拜之禮相送。然後,所有參禮人員相互行揖禮告彆。最後,主人組織有關人員收拾器具、打掃射禮場地。
*********
(47)燕義
燕禮的燕是宴的意思,義為安閒、休息。燕禮是古代漢族貴族在政餘閒暇之時,為聯絡和下屬的感情而宴飲的禮儀。燕禮可以是為特定的對象而舉行的,如出使而歸的臣僚、新建功勳的屬官、聘請的貴賓等,也可以是無特殊原因而宴請群臣。由此可見,燕禮是命君臣上下相尊之義。
古代周天子設立的官職,有一種叫庶子。庶子負責管理由諸侯、卿、大夫、士的兒子組成的特殊部隊,掌握對他們的戒令和教治,辨彆他們的等級,確定他們的朝位。國家如有大事,就率領他們到太子那裡報到,太子想怎樣指揮就怎樣指揮。如有打仗的事,就發給他們兵車和盔甲,編成隊伍,設立各級軍官,按照軍法進行管理。因為他們直屬於太子,所以就不再接受司馬的征調。國家有徭役等事,就把這些貴族子弟單獨編隊,使他們修養品德,學習道藝。春天把他們聚集在大學,秋天把他們聚集在射宮,考查他們的成績,來決定晉升或斥退。
諸侯舉行燕禮的含義是:國君站在東階的東南方,麵朝南向卿作揖,使卿進前,卿稍稍北進,然後麵朝西而立;國君又揖請大夫進前,大夫也都稍向北進,麵朝北站立。這是要確定群臣的位置。國君的席位設在東階之上,這表示國君的席位是主位。國君單獨升堂站立在自己的席上,麵朝西方獨自站立,這是表示沒有敢與他匹敵的意思。是君臣關係而按賓主落座,這表示用的是飲酒致歡的禮數。
國君讓宰夫代表自己向賓客敬酒,這是因為臣下沒有人敢與國君對等行禮。不以公卿為賓,而以大夫為賓,這是因為公卿本來已經夠尊貴了,現在再讓他為賓,就有和國君匹敵之嫌,所以這樣做含有避嫌之意。作為臣下的賓客進入庭中,國君要走下一級台階拱手相迎,這是以賓相待之禮。
旅酬時,國君首先舉杯向賓客勸酒,接著飲國君特賜的酒客在飲酒之前都要下堂向國君行再拜稽首的大禮。國君謙讓,小臣前去阻止,於是賓客和臣下又升堂再拜稽首,完成拜禮。這是表明臣下應有的禮數。國君用再拜作為答禮,這是表明君上應有的禮數、臣下竭儘自己的能力為國立功,君上一定要用爵位和俸祿作為回報,這樣臣下就會都樂於竭儘其能去立功,因此就國家安寧、國君安寧。
禮無不答,意思是說,作君上的不會讓臣下白白地效力。君上必須說明了正道來引導百姓,百姓跟隨引導而獲得收獲,然後國家抽取十分之一作為賦稅,其結果是君上用度充足,百姓生活也不匱乏。所以上下和睦親密,沒有互相怨恨。上下和睦親密,互相沒有怨恨,這正體現了禮的作用。這就是君臣上下的大義。所以說,燕禮是用來表明君臣大義的。
燕禮席位的安排是:賓席在門和窗之間,上卿的席位在賓席的東邊,小卿的席位在賓席的西邊,次於上卿;大夫的席位在小卿的西邊,又次於小卿;堂上沒有席位,士和庶子在東階下依次站立。飲酒時,宰夫代國君為主人。宰夫首先向國君獻酒,國君飲過之後,舉杯向在座的人勸酒;然後宰夫又獻酒給卿,卿飲過之後,又具備向在座的人勸酒;然後宰夫又獻酒給大夫,大夫飲過之後,又舉杯向在座的人勸酒;然後宰夫又獻酒給士士飲過之後,又舉杯向在座的人勸酒;最後才是給庶子獻酒。席前所陳列的美食:國君和賓客前,俎肉、肉乾、美酒,這些都有;卿大夫席前,有肉乾、美酒,沒有俎肉;士以下,隻有肉乾、美酒而已。席位有尊卑,獻酒有先後,佳肴美味有多少,這些都是用來表明貴賤有彆的。
(48)聘義
聘義的含義:爵為上公的諸侯,派卿出聘用七個使者介;爵為侯伯的諸侯,派卿出聘用五個介;爵為子男的諸侯,派卿出聘用三個介。這是為了表明貴賤。聘賓將介排開,一個挨著一個地站著,然後才傳達聘君的命令,這是君子對於他所尊敬的人極其尊敬,不敢有所簡慢的表示。聘賓辭讓三次以後才傳達聘君的問候,謙讓了三次以後才隨著擯者進入廟門,進門之後,主君又互行了三次揖禮才來到堂階跟前,升堂之前,彼此又互相謙讓了三次,然後主君才率先登階,聘賓接著登階。這些都是表示尊敬謙讓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