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來如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67節 《學記》是先秦儒家的繼承,我的國學夢我的中國夢,歸來如鬆,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學記》說:學生在學習上經常有四種過失,教師一定要清楚地知道。這四種過失是:或者失於貪多而不求甚解,或者失於不求進取,知識麵狹窄;或者始於把學習看得太容易,一遇到問題就問師長,從來不深入思考,結果就像沒有學過一樣無知;或者失於遇到問題從來不問師長,隻是停下來獨自冥思苦想,而最終仍然迷惑不解。產生這四種過失的根源,在於學生的心理特點各不相同。懂得了學生的心理特點,然後才能補救學生的過失。教學,就是發揚學生的優點,補救學生的過失。

或貪多嚼不爛;或知識麵太窄,片麵專精;或避重就輕;或淺嘗輒止,畏難而退。這四種缺點是由於學生學習時的心理狀態不同所造成的。作為教師,必須了解學生的學習心理,了解不同學生之間的心理差異,做揚長避短,補偏救弊的工作,促進學生的正常發展。

《學記》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善於處理好正課學習和業餘愛好之間的關係,使正課學習有主攻方向,業餘愛好廣泛多樣,而且使業餘愛好有助於正課的學習。《學記》說:大學的教育要讓學生時時練習,一定要用先王正典進行教學,休息一定要有固定住處。學習的關鍵在於練習基本功,學習音樂時,如果課餘不練習基本指法,課內就不可能把琴彈好;學習詩書時,如果不依靠課餘廣泛練習比喻,課內就不能學好詩書;學習禮法時,如果課餘不學習各種場合辦事應酬的規矩,課內就學不好禮儀。總的來說,如果對這些課外的操縵、博依、六藝不感興趣,就不可能對《詩經》、《尚書》等正典感興趣。所以,君子學習的方法是:時刻放在心上,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棄學習,休息時也要做和學習有關的事情,哪怕閒暇旅遊時也要牢記學習。

《學記》指出,業餘愛好可以輔助正課學習,因為如果課外不彈奏各種樂器,課內就不能熟練地學習琴瑟;課外不學習歌詠,不吟詠雜詩,課內就不能深刻地理解《詩經》;課外不練習打掃等家務、知曉迎送客人的禮節這些雜事,課內就不能很好地學習禮儀。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正確處理課堂學習和業餘愛好之間的關係,使正課學習有主攻方向,學有所成;業餘愛好活潑多樣,饒有興致,使整個教學活動成為張弛有節、嚴肅活潑的愉快過程。

《學記》繼承孔子啟發誘導的教學思想,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鼓勵學生積極思考,使教學過程成為師生雙邊共同活動的過程,這是從教必須遵循的指導性原則。所以《學記》說: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啟發誘導,引導學生卻不能硬牽著他們的鼻子走,這樣才能使師生之間和悅相親;對學生嚴格要求,但卻不要壓抑其個性和需求,隻有這樣才能使學生感到學習雖有壓力但卻容易達到目標,不至於苦於學業的艱難,而不懂得它的好處;引導學生打開思路,但不要急於提供現成的答案,才能養城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在教學過程中真正做到了語言簡潔而透徹,含蓄而妥帖,很少用比喻而且容易明白,就算是善於教喻。這是《學記》對孔子啟發誘導教學思想的繼承和發展。

《學記》繼承了先秦儒家。尤其是孔子和荀子重視教師問題的光榮傳統,認為教學成敗的關鍵在教師。有了好的教師,不合理的規章製度可以得到斧正,不科學的內容體係可以獲得調整,不明確的教育目標可以被明確,被突出出來。所以教師是提高教育質量的關鍵。

關於教師的作用,《學記》用善於唱歌者,能使人沉醉在歌聲中流連不忘;善於教學的人,能使人繼承他的誌向而努力不懈來形象地說明教師在教育過程中的主導作用。由於人才的成長離不開教師,社會的進步也離不開教師,所以《學記》提出了尊師的主張。

在教師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方麵,《學記》提出教師的主要職責是要善於發現學生的長處,並且能引導學生糾正自己的失誤過錯,它說:教育,就是使學生的長處得到發展,補救他的過失。教師的責任是重大的,全社會都應尊重教師。三王四代沒有一個選擇老師不謹慎的,這就必然對教師應具備的素質提出很高的要求。教師應該具備為長、為君的素質。《學記》說:能做一名優秀的教師,然後就能夠做好官長;能做好官長,然後就能做好一國之君。

具體談到教師應具備的素質,包括以下幾個方麵:

一是具有很高的政治素質和道德覺悟,因為從師學道,就是要通過學習使自己具有君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科幻靈異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