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節 各式各樣的禮服
歸來如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9節 各式各樣的禮服,我的國學夢我的中國夢,歸來如鬆,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土圭用來測定四季的日影、月影,封建諸侯國就用土圭來揣度地域。珍圭用來征召諸侯,撫恤災荒。牙璋用來發兵,用來調動駐守的部隊。璧的徑長可以用作度量的標準。用絲帶貫穿圭、璋、璧、琮、琥、璜溝紋中的孔眼,使得璧、琮上麵的溝紋上下貫通,這樣用來讓屍體入殮。穀圭用來調和仇怨,用來行聘女禮。琬圭用來表彰有德的諸侯,用來締結諸侯間的友好。琰圭用來告喻諸侯改變行為,消除惡行。在舉行大祭祀、大旅祭,以及一切招待賓客的事情時,天府負責供給所需要的玉器,並且奉送到行禮的地方。在遇到大喪的時候,天府負責供給所需的飯玉、口中含玉和贈玉。凡是王有玉器賜出,天府就負責供給並且奉送到被賜者的東方。
(6)典命/職喪
典命,掌管諸侯的五等禮儀,以及王的眾臣的五等禮儀。周代的官爵有九個等級,九級也稱為九命,上公九命擔任伯,他的都城、宮室、車旗、衣服、禮儀的規格都用九為節度;侯伯七命,他的都城、宮室、車旗、衣服、禮儀的規格都用七為節度;子男五命,他的都城、宮室、車旗、衣服、禮儀的規格都以五為節度。王的三公為八命,王的卿為六命,王的大夫為四命。如果他們出封到王畿之外,它們都加一命,他們的都城、宮室、車旗、衣服、禮儀的規格也依照命數來節度。
凡是諸侯的嫡長子被天子命為太子,太子在代理自己的國君朝聘天子的時候,就要比國君的禮儀降一等;如果沒有被天子命為太子,那麼在朝聘天子的時候,就拿著用皮裹飾的束帛,在子男之後行禮。公的少師、少傅、少保的等級是四命,在朝聘天子的時候,他們手裡拿著用皮裹飾的束帛,從而比照小國君主的禮儀。公的卿是三命,公的大夫二命,公的士一命;它們的宮室、車旗、衣服、禮儀的規格,各自依照它們的命數為節度。侯伯的卿、大夫、士也一樣。子男的卿的等級是二命,子男的大夫是一命,子男的士沒命,它們的宮室、車旗、衣服、禮儀的規格,各自依照它們的命數作為節度。
司服,掌管王行吉禮或者凶禮時所應當穿的衣服,同時辨彆這些衣服的名稱和種類,以及所適用的禮事。王在行吉禮時應該穿的服裝是:祭祀昊天大帝時就穿大裘戴皇冠,祭祀五帝的穿戴也一樣;在祭祀先公、舉行饗禮、射禮的時候,就穿鱉服戴皇冠;在祭祀四方名山大川和一般的山川時候,就穿毳(cuì)服而戴皇冠;在祭祀社稷和五行之神的時候,就穿希服戴皇冠;在祭祀各種小神的時候,就穿玄服而戴皇冠;凡是軍事活動的時候,就穿韋服戴韋弁;在處理朝政的時候,就穿白布衣裳而戴皮弁;凡是田獵的時候,就穿緇衣白裳戴玄冠。
在遇到喪事的時候,王就戴喪冠、穿喪服。在有吊唁的事情,就戴爵弁,穿著吊服,同時用麻帶子環繞。在服喪的時候,為天王服斬衰喪,為王後服齊衰喪;王為三公、六卿服喪時穿錫衰,為諸侯穿緦(sī)衰,為大夫、士穿疑衰,頭上戴的都是爵弁加麻帶子環繞。在發生大瘟疫、大饑荒、大災害的時候,君臣都要穿戴白色的衣帽。
公的服裝,從禮服和禮冠以下如同王的服裝;侯伯的服裝,從大衣和禮帽以下如同公的服裝;子男的服裝,從禮服以下如同侯伯的服裝;孤的服裝,從希衣和禮冠以下如同子男的服裝;卿大夫的服裝,從玄衣和禮冠以下如同孤的服裝,他們的喪服,還要加上大攻服和小攻服。
士的服裝,從皮弁服以下如同大夫的服裝,他們的喪服還要加上大功服、小功服以及緦麻服,它們齋戒的服裝有玄色禮服和素色禮服。如果王親自參加祭祀或者招待來朝的諸侯,司服負責供給所需的禮服並奉送到王那裡。在有大喪的時候,司服供給招魂所用的衣服,給死者沐浴、穿衣、入殮時所需的衣服,祭奠死者所用的衣服,以及用於齋戒期間沐浴後所穿的乾淨裡衣,司服掌管所有這些衣服陳列的次序。
典祀,負責外祭祀壇位的守護,都有一定的範圍,掌管範圍內的禁令。如果是按季度舉行的祭祀,典祀就率領屬下對祭祀的壇場進行掃除,並從司隸那裡征調徒役來供役使。到祭祀的那天,典祀會率領屬下守護警戒從而禁止閒人通行。
守祧(tiāo),負責守護先王、先公之廟,並負責把先王、先公遺留的衣服收藏在廟中。如果快要舉行祭祀的時候,守祧會把各廟所藏的衣服授給各廟的屍。快要舉行祭祀的宗廟就由宗伯負責掃除,由守祧負責把牆塗白、把地塗黑。祭祀結束後,守祧會把屍用來行食前祭禮的食物收藏起來,並把屍穿的衣服收藏起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