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來如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93節 人法天的《周禮》,我的國學夢我的中國夢,歸來如鬆,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寫完《詩經》,我們要寫《三禮》了,《三禮》就是《周禮》、《儀禮》、《禮記》。我在儒家十三經的安排上,會儘量地按照先易後難的順序來寫,在寫這一部經典的時候,儘量地能聯係到下麵要寫的經典,來做好預熱。

《三禮》是古代中華民族禮樂文化的理論形態,對禮法、禮義做了最權威的記載和解釋,對曆代禮製的影響最為深遠。《周禮》又稱為《周官》,講的是官製和政治製度;《儀禮》記述的是有關冠禮、婚禮、喪禮、祭禮、鄉禮、朝禮、聘禮等禮儀製度;《禮記》是一部秦漢以來儒家有關各種禮儀製度的論著選集,其中既有禮儀製度的記述,又有關於禮的理論及其倫理道德的論述。

中國為什麼稱為禮儀之邦,想知道成人禮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嗎?《三禮》會給我們作源頭上的解釋。

三、天地春夏秋冬之官

老子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意思是說,天地是沒有感情和仁愛的,萬事萬物在它們麵前都是芻狗。芻狗就是古代祭祀時用草紮成的狗。從老子的這種角度來說,上天不會對任何人有偏私之心,人最終的好與壞都是取決於自己。而佛家說,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是因緣和合的結果,好緣結好果,惡緣結惡果。人的因緣體現在人的一切念想和作為上,我們可以先用“業力”這個詞來概括。

老子的意思是,老天很忙,沒有時間給人懲罰和救度,於是它把懲罰和救度的權利賦予給了人。我們把業力作用在誰的身上,誰就會給我們果報,好的業力自然會有好的回報,惡的業力自然會有惡的回報。從儒家的天命論學說來看,上天不會虧待恪守天道的人,因為上天自有救度和懲處。

所以,我們來縱觀儒道釋,他們本身就是一體的,它們是從不同的層麵來詮釋天道。儒學、道學、佛學,從為人,到處世,再到修心,他們是逐級上升的,三者的結合,是在完整地闡述著關於人的真理。如果非得給它們排順序的話,那儒學應該居於基礎的地位,道學和佛學屬於高層建築。

好了,我們先來學習《周禮》吧!

1.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周禮》是以人法天的理想國為思想綱領,“法”大概就是效法的意思,就是說:人要按照天道的規矩來做事。西漢景帝和武帝的時候,河間獻王劉德在民間征集得到了一批古書,其中就有一部書名為《周官》。

在這裡我們稍微地介紹一下劉德。他是西漢的藏書家,漢景帝劉啟的第二個兒子。公元前155年,他以皇子的身份受封為河間王,地點就在今天的河北獻縣。古代寶貴文化遺產的保存和延續,和劉德做出的貢獻是密不可分的。劉德為王26年,始終沒有卷入諸王政權的政治旋窩之中,而是將畢生的精力投入到對中國文化古籍的收藏和整理之中。後來劉德因為遭到漢武帝的猜疑而憂鬱成疾,在公元前130年逝世於封國。漢武帝念其功勞,於是賜予諡號為“獻王”。現今流傳後世,影響很大的是《詩經》和《左傳》,大概就是劉德的功勞。

《周官》原書中有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六篇,其中,冬官的篇目已經丟失,漢代的經學家選取與之性質相似的《考工記》作為補缺。王莽時期,因為經學家劉歆的奏請,《周官》被列入學官,並改名為《周禮》。東漢末年,經學大師鄭玄為《周禮》做了出色的注解。由於鄭玄崇高的學術威望,《周禮》一躍成為了《三禮》之首,成為儒家的煌煌大典之一。

《周禮》是一部通過官製來表達治國方案的著作,內容非常的豐富。《周禮》中的六官分工大致是這樣的:天官主管宮廷,地官主管民政,春官主管宗族,夏官主管軍事,秋官主管刑罰,冬官主管營造,這其中涉及到了社會生活的所有方麵,這在上古文獻中是實屬罕見的。《周禮》所記載的禮的體係最為係統,既有祭祀、朝覲、封國、巡狩、喪葬等等的國家大典,也有比如用鼎製度、鐘磬的懸掛製度、車騎製度、服飾製度、禮玉製度等等的具體規製,還有各種禮器的等級、組合、形製、度數的記載。還有許多的製度隻有在這本書上才能看到,因此異常珍貴。

《周禮》的作者是周公,我們在之前詳細地介紹過周公。周公不僅是卓越的政治家、軍事家,而且還是位多才多藝的詩人、學者,他的一些言論可以在《尚書》中找到。

《周禮》在麵世之初,不知道是什麼原因,連一些身份很高的儒者都沒有來得及看到就被藏入了秘府之中,從此以後便無人知曉。直到漢成帝的時候,劉向、劉歆夫子在校理秘府所珍藏文獻的時候,才重新發現了這本書,並為之加以著錄。劉歆十分推崇《周禮》,認為這是周公親手所作,是周朝太平盛世的真實寫照。東漢初年劉歆的門人杜子春開始傳授《周禮》中的學問,很多鴻儒都景仰《周禮》,一時間,關於《周禮》的注解蜂起。

就是這樣一部重要的著作,卻無法確定它是哪朝哪代的典製。這本書的書名為《周官》,劉歆說是西周的官製,但書中並沒有直接的證明。西漢立於學官的《周易》、《詩經》、《尚書》、《儀禮》、《春秋》等儒家經典,都有師承關係可以考證,而《周禮》在西漢的時候突然被發現,根本就沒有端緒可尋,而且先秦的文獻中也沒有提到過這本書,所以它的真偽和成書年代問題成為了聚訟千年的一大公案。

《周禮》展示了一個理想的、完善的國家典製,國家中的一切都是井然有序、富有哲理的。比如,在國家的行政規劃上,國都地點的選擇,是通過土圭來確定的。土圭是一種測量太陽影子長短的工具,通過測量土圭顯示的日影長短,求得不東、不西、不南、不北的地方,也就是所謂的地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科幻靈異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