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節 千古規戒言之祖
歸來如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6節 千古規戒言之祖,我的國學夢我的中國夢,歸來如鬆,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周文王在感歎殷紂王的無道。殷紂王無道的統治,導致不法臣子凶暴強橫,敲骨吸髓,貪贓枉法,竊居高位,無恥猖狂。明斥紂王,實際上是在暗責厲王重用貪暴之臣,這樣做的惡果必然是賢良遭到摒棄,禍亂橫生。殷紂王剛愎自用,恣意妄為,內無美德,外無良臣,最終導致的是國家招致大難。做君主的沒有知人之明,那就非常危險了。
殷紂王縱酒敗德,他建造酒池肉林,通宵飲宴。在周朝的初期,鑒於商紂王好酒淫樂造成的危害,曾經下過禁酒令。然而,前車之覆,後車之鑒,厲王根本沒有接受曆史的教訓,日夜顛倒,荒廢政事,這位大夫為此痛心疾首。殷紂王各種敗德亂政的行為,導致國內形勢一片混亂,這種混亂已經向外蔓延到荒遠的國家。
禍患由國內而到國外,局麵已經非常危險緊急了。厲王不該重用惡人、小人,而是要重用熟悉舊章程的老臣。厲王應該好好地掌握這行之有效的先王之道,但是如今他的德行又不足以使他做到這一點,因此國家命運轉移,即將亡國的災難是必然會降臨的。有殷商滅亡的前車之鑒,這些警告絕對不是危言聳聽。厲王此時應當亡羊補牢,不要大禍臨頭還不知察覺。
可惜厲王是不會聽取的:
天帝驕縱又放蕩,他是下民的君王。天帝貪心又暴虐,政令邪僻太反常。上天生養眾百姓,政令無信儘撒謊。萬事開頭講得好,很少能有好收場。
文王開口歎聲長,歎你殷商末代王!多少凶暴強橫賊,敲骨吸髓又貪贓,竊據高位享厚祿,有權有勢太猖狂。天降這些不法臣,助長國王逞強梁。
文王開口歎聲長,歎你殷商末代王!你任善良以職位,凶暴奸臣心怏怏。麵進讒言來誹謗,強橫竊據朝廷上。詛咒賢臣害忠良,沒完沒了造禍殃。
文王開口歎聲長,歎你殷商末代王!跋扈天下太狂妄,卻把惡人當忠良。知人之明你沒有,不知叛臣結朋黨。知人之明你沒有,不知公卿誰能當。
文王開口歎聲長,歎你殷商末代王!上天未讓你酗酒,也未讓你用匪幫。禮節舉止全不顧,沒日沒夜灌黃湯。狂呼亂叫不像樣,日夜顛倒政事荒。
文王開口歎聲長,歎你殷商末代王!百姓悲歎如蟬鳴,恰如落進沸水湯。大小事兒都不濟,你卻還是老模樣。全國人民怒氣生,怒火蔓延到遠方。
文王開口歎聲長,歎你殷商末代王!不是天帝心不好,是你不守舊規章。雖然身邊沒老臣,還有成法可依傍。這樣不聽人勸告,命將轉移國將亡。
文王開口歎聲長,歎你殷商末代王!古人有話不可忘:大樹拔倒根出土,枝葉雖然暫不傷,樹根已壞難久長。殷商鏡子並不遠,應知夏桀啥下場。
《抑》:千古規戒言之祖
周平王是周幽王的兒子,幽王昏庸殘暴,寵愛褒姒,最後來犯的西戎軍隊把幽王殺害在驪山之下。周幽王去世後,平王即位。周平王二年,晉文侯、鄭武公、衛武公、秦襄公等用武力護送平王到洛邑,東周從此開始。這時候,周王室衰微,諸侯坐大,平王的施政也不得當,他不懂得撫恤百姓,導致百姓役無期度,甚至把周朝的士兵遠戍申國。
衛武公是周朝的元老,他經曆了厲王、宣王、幽王、平王四朝。厲王流亡,宣王中興,幽王覆滅,他都是目擊者。平王在位的時候,他已經八九十歲,看到自己扶持的平王品行如此敗壞,政治黑暗。他不禁憂憤不已,寫下了這首詩歌。
“智者有時也愚笨”,看來這是上古人們的格言,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因此聰明人也要謹慎小心。普通人的愚笨,是他們天生的缺憾;而聰明人的愚笨,則是違背常規,令人不解的。在衛武公的眼中,顯然周平王不是一個愚笨之人,但是他現在卻偏偏變得這麼不明事理,眼看著要將周王朝引向萬劫不複的深淵。衛武公多麼希望平王能夠做到儀表堂堂、彬彬有禮、品德端正,可惜現實是令人失望的。
求賢與立德是非常重要的,求賢則能安邦治國,賢臣可以幫助君王製定建國大計,還能推行一係列的長遠國策。作為君王,舉止行為需要謹慎,因為百姓會以此為標準,這就是立德的結果。周平王有六條罪狀:國政混亂、德行敗壞、沉湎酒色、吃喝玩樂、無心帝業、不求治道。這六條罪狀,可以說是觸目驚心,一下子給人一種強烈驚醒的感覺,這是愛之深痛之切的表現。
周平王應該早起晚睡,勤於政事,整頓國防,隨時準備抵禦外敵。不要忘了幽王覆滅的沉痛代價,平王要把軍事部署作為頭等大事。平王應該對待臣民有禮節,出言謹慎,這是作為國君非常重要的事情,也是求賢立德的進一步體現。平王應該做的是:安撫百姓,愛護群臣,招待貴族要和顏悅色,做事要無愧於心,修明德行,舉止謹慎,儀容端正,禮貌待人,不犯過錯,投桃報李。
在反複申述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之後,衛武公懇切地告誡平王應該認真聽取自己的勸戒規諫,否則就將有亡國之禍。有韌性的木料才能製作好琴,而上等的製琴木料還應該配上柔順的絲弦,這就像溫和謹慎的好人,他的根基深厚品德也高,可以說是語重心長。衛武公柔中帶剛的說道:周王啊,您要是聽我的話就是名君,你要是不聽我的話就是昏君,請您一定要三思啊!
衛武公感歎道:隻和你談心還不行,還要教你怎樣做事情,當麵教導你還不算,非得拎著你的耳朵要你聽。衛武公是一位功勳卓著的老臣,這樣的表達無非是體現了恨鐵不成鋼的憂憤。他擔憂周平王僻性不改,最終會導致國家滅亡,百姓遭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