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來如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6節 生活的能量守恒,我的國學夢我的中國夢,歸來如鬆,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我們再來概括一下《小雅》。《小雅》是《詩經》中的一部分,共有74篇,大概創作於西周初年至西周末年,其中以西周末年周厲王、周宣王、周幽王時期的作品居多。《小雅》中的一部分詩歌與《國風》是類似的,其中最為突出的,是關於戰爭的詩歌。

《小雅》共74篇,《大雅》共31篇,雅詩多數是朝廷官吏和公卿大夫的作品,但其中也有大量痛貶時弊、怨世憂時的作品。相比《大雅》而言,《小雅》的語言生動活潑,抒情濃重,文學價值較高,是雅詩中的精華。《大雅》多為讚美詩,讚頌統治階級的奢華生活,《小雅》多為怨刺詩,表達下層貴族牢騷不平的情緒。從風格上來說,《大雅》雍容典雅,詩歌的味道不是很濃;《小雅》生動活潑,藝術價值比較高。《大雅》的作品大部分成詩於西周前期,作者也大都是貴族。

*********

我們先來讀幾段文字,然後再來欣賞《大雅》。

我們創造文字,創造文學,創造音樂,記錄曆史,探索真理,體驗生活,出去走走等等,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我們產生的想法,付出的行動,都是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好。因為人是需要往高處走的,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更加美好。想法都是好的,所以作為出發點的標準就很重要了,適度很重要,符合自己的心意也很重要。美好的生活應該是一個比較平衡的過程,吸收能量和消耗能量相對平衡,這應該就是我們生活的最佳狀態,最幸福狀態。

比如我們通過飲食可以吸收身體需要的營養物質,通過睡眠可以恢複精氣神,通過運動可以強健我們的體魄,我們暫且把它們看成能量的吸收過程。那麼什麼是能量的消耗呢?工作和學習是用來消耗能量的,成人主要就是工作,孩子主要就是學習,老年人就是愛乾點嘛乾點嘛。飲食+睡眠+運動=工作,等號左邊是吸收能量,等號右邊是消耗能量,這大概就可以是生活的一個簡單平衡吧!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再往生活中編織東西,比如親情,愛情,友情和一些不期而遇的驚喜和意外,這些東西有時會吸收能量,也有時會消耗能量,它們在吸收和消耗能量中不停地轉換著。在整個能量的吸收和消耗的過程中,我們需要遵循一個原則,適度原則。

生活的不幸,往往就是這種平衡被長期打破,長時間得不到恢複。平衡一旦被打破,人就會不在狀態,慢慢地產生各種各樣的痛苦,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當平衡重新建立之後,人們的自身狀態和生活狀態也達到了最佳。一段時間之後,這種平衡狀態的時間久了,會讓人感到枯燥,平衡又被打破了。打破平衡,建立平衡,再打破再建立,這可能就是人的一生吧,這也可能就是曆史的一生吧!而這種組成人生平衡關係中的重要因素,比如飲食、睡眠、運動、工作、學習甚至感情等等等等,每一個要素裡麵又包含了非常多的學問。所以經常聽到上了歲數的人說,活一輩子不容易,確實是啊!這其中的一個點把握不好,可能都會有顛覆性的改變。

上麵的這些想法,源自於《周易》易學易理中的陰陽消長、互為轉化的觀點。從這個觀點中,我思考出了這麼一個關於生活的能量平衡關係,在這其中,也花費了我很長一段時間去思考。我不敢多引申了,因為引申太多就會變亂。生活是沒有一成不變的定論的,也不會有那麼一個標準的公式供我們去參考。正是因為這種生活的無常吧,才讓我們擁有了麵對生活的勇氣和興趣。如果說吃飯、睡覺、運動、工作是生活平衡中的必需品的話,那麼親情、友情、愛情就是生活平衡中的奢侈品。我們隻有把握好必需品,才能更好地擁有奢侈品。

學習國學可以讓人變得美好。為什麼呢?無論我們平時所說的道理也好,總結的經驗也好,甚至讀到的一些格言也好,這些經過總結提煉後的東西,都是為了讓我們變得更好。我們自己變得更好了,我們的生活自然也會變得美好。而國學呢?是經過幾千年沉澱下來的真理,經過了時代的考驗,經過了人們幾千年的篩選,流傳下來。我們直接去吸收國學中的東西,直接去吸收真理,怎麼可能不會使我們變得美好呢?有國學作為我們精神思想的支撐,我們怎麼能會不幸福呢?

好了,我們來欣賞一下《大雅》中的內容吧!

大雅·文王之什

《文王之什》一共有10首詩歌,它們分彆是《文王》《大明》《綿》《棫樸》《旱麓》《思齊》《皇矣》《靈台》《下武》《文王有聲》。下麵,我們來欣賞一下這10首詩歌!

《文王》:歌頌文王

歌頌文王,是《雅》《頌》的基本主題之一。這是因為文王是周人崇敬的祖先,偉大的民族英雄,周王國的締造者。周文王姬昌五十年的艱苦奮鬥,使得僻處於西北的一個農業小國,逐漸發展為可以與殷商王朝抗衡的新興強國,他奠定了新王朝的基礎。他又是聯合被侵略被壓迫的各民族,結成統一戰線,反抗殷商王朝暴虐統治的政治聯盟領袖。他組織的軍事力量和政治力量,在他生前已經完成對殷商王朝的三麵保衛,完成了滅商的決戰準備。

文王采取比較開明的政策,以代天行道、反對暴政、實行仁德為旗幟,適應了當時各民族各階級反對暴虐統治與努力要求解放的時代潮流,因此得到了各族人民的擁護。文王死後三年,武王繼承了他的遺誌,運用文王組織的力量,抬著文王的木主討伐殷商,一戰成功,推翻了殷商的奴隸主政權,建立了比較開明的周王朝。

文王確實是當之無愧的周王國國父,對他的歌頌,自然就成了許多詩篇的共同主題。每個時代都曾產生自己時代的頌歌,歌頌自己時代深受愛戴的統治領袖,歌頌為自己的民族、階級、國家建立功業的英雄。歌頌文王的詩篇,就是在上述現實基礎上理所當然的曆史產物。如同每個時代的頌歌都體現著它們產生時的時代精神,關於文王的頌歌,也打上了奴隸製向封建製過渡時期的時代烙印。詩篇歌頌他是天之子,具有非凡的人格和智慧,是道德的楷模,天意的化身,賦予人們光明和幸福的恩主,這是把他神聖化、偶像化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科幻靈異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