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節 天子送飯到田頭
歸來如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7節 天子送飯到田頭,我的國學夢我的中國夢,歸來如鬆,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周代的京畿之地,沃野千裡,非常適合農業的發展。周人認為,這畿內的大片土地是由當年大禹治水時開辟出來的,後代的子孫對這片土地進行了劃分地界,挖掘溝渠,田壟交錯有致。經過了長期地開墾,他們已經掌握了成熟的農耕技術。周朝京畿地區的氣候非常適合莊稼的生長,冬日雪花春日雨,水分充沛,大地得到滋潤。周人把田地的疆界規劃得整整齊齊,糧食大豐收,在滿足人們基本的食用基礎上,大家把多餘的糧食拿出來釀酒,用來祭祀天地神靈和款待親朋好友。
周朝的時候,土地製度已經非常成熟了。而成熟的土地製度,換來的是百姓的安居樂業,物質生活的豐富豐滿。人們歡歌笑顏,隆重祭祀偉大的先祖,希望先祖保佑他們的後代福壽無疆。冬祭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祭品規整地擺在那裡,散發著陣陣的芳香。
隻有太平盛世才能看到這樣的場麵呀:
終南山山勢綿延不斷,這裡是大禹所辟地盤。成片的原野平展整齊,後代子孫們在此墾田。劃分地界又開掘溝渠,田壟縱橫向四方伸展。
冬日的陰雲密布天上,那雪花墜落紛紛揚揚。再加上細雨溟溟濛濛,那水分如此豐沛足量,滋潤大地並沾溉四方,讓我們莊稼蓬勃生長。
田地的疆界齊齊整整,小米高粱多茁壯茂盛。子孫們如今獲得豐收,酒食用穀物製作而成。可奉獻神屍款待賓朋,願神靈保佑賜我長生。
大田中間有居住房屋,田埂邊長著瓜果菜蔬。削皮切塊醃漬成鹹菜,去奉獻給偉大的先祖。他們的後代福壽無疆,都是依賴上天的佑護。
祭壇上滿杯清酒傾倒,再供奉公牛色紅如棗,先祖靈前將祭品獻好。操起綴有金鈴的鸞刀,剝開犧牲公牛的皮毛,取出它的鮮血和脂膏。
於是進行冬祭獻祭品,它們散發出陣陣芳馨。儀式莊重而有條不紊,列祖列宗們欣然駕臨。願賜以宏福萬壽無疆,以此回報子孫的孝心。
*********
小雅·甫田之什
《甫田之什》一共有10首詩,它們分彆是《甫田》《大田》《瞻彼洛矣》《裳裳者華》《桑扈》《鴛鴦》《頍弁》《車舝》《青蠅》《賓之初筵》。下麵,我們來好好地欣賞一下。
《甫田》:農業古國的原始風貌
周王朝重視農事,周天子也會按照禮製祭祀四方之神、土地之神、農神,來祈禱周王朝能夠國泰民安。曾孫,是周天子對祖先和神靈的習慣性稱呼。
這是一片廣袤肥沃的農田,每年都能收獲上萬擔米糧。靠著儲存在倉內的穀物,養活了世世代代在這片土地上辛勤勞作的農人,並取得了自古以來年複一年的好收成。這片土地的擁有者興致勃勃地來到南畝巡視,隻見那裡的農人有的在鋤草,有的在為禾苗培土,田裡的小米和高粱已經密密麻麻地長滿了。他心裡一高興,眼前仿佛出現了莊稼成熟後由田官獻上的情景。
周天子派人取來祭祀用的碗盆,恭恭敬敬地裝上了精選的穀物,又讓人供上肥美的牛羊,開始了對土地神和四方神的隆重祭祀。農人們也因田裡的莊稼長得異常好,各個喜笑顏開地彈起琴瑟,敲起鼓,共同迎接農神的光臨。大家都在心中默默地祈禱:但求上天普降甘霖,使地裡的莊稼能得到豐厚的收獲,讓男男女女豐衣足食。可見,遠古時代的先民,對土地懷著一種極其崇敬的心情。而這種古老的祭祀儀式,也反映了當時的民風是多麼的粗獷和熱烈!
周天子在祭祀儀式之後,還會來親自督耕,和他一起來到田間的,還有他的妻子兒女,他們還為辛勤勞作的農人帶來了親手做的飯菜。正在地裡察看的田官見了周天子之後欣喜異常,連忙叫來身邊的農人,一起來嘗嘗飯菜的滋味。周天子這時望著眼前豐收在望的景象,臉上也露出了舒心的微笑,不斷地稱讚農人的辛勞勤勉。周天子送飯到田頭,也被後來曆代的帝王所效法,被稱為德政。
到了收獲的季節,地裡的莊稼果然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大豐收。不但場院上的糧食堆積如屋,而且倉中的穀物也裝得滿滿,就像一座座小山岡。於是農人們為趕造糧倉和車輛而奔走忙碌,大家都在為豐收而慶賀,心中感激神靈的賜福,祝願周天子萬壽無疆。這是一種豐收後的喜悅,大家都沉醉在一種滿足和歡樂之中。
民以食為天,先民重視農業,從而崇拜與農業相關的神靈,周天子親自到田頭送飯,這是農業古國的原始風貌:
那片田地多麼寬廣,每年能收千萬擔糧。我拿出其中的陳穀,來把我的農夫供養。遇上古來少見的好年成,快去南畝走一趟。隻見有的鋤草有的培土,密麻麻的小米和高粱。等到長大成熟後,田官向我來獻上。
為我備好祭祀用的穀物,還有那毛色純一的羔羊,請土地和四方神靈來分享。我的莊稼既獲豐收,就是農夫的喜慶和報償。大家彈起琴瑟敲起鼓,迎來神農表述願望,祈求上蒼普降甘霖,使我的作物豐茂茁壯,讓老爺小姐們溫飽永昌。
曾孫興致勃勃地來到田間,帶著妻子和兒女,把飯菜親自送到南畝旁。田官見了格外高興,特意叫來左右農人,一起把滋味細細品嘗。壯實的禾穀覆蓋著長隴,長得又好又多豐收在望。曾孫見了非常滿意,不時將農夫的勤勉誇獎。
曾孫的莊稼堆得高高,就像屋頂和橋梁。曾孫的糧倉裝得滿滿,就像小丘和山岡。快快築起穀囤千座,快快造好車馬萬輛。把收下的穀物全都裝上,農夫們相互慶賀喜氣洋洋。這是神靈回報曾孫的大福,祝願他長命百歲萬壽無疆。
《大田》:春耕夏耘和秋收
農業秋收不是從天而降和神賜的,這首先是人們對春耕的高度重視和精心準備。先有寬廣的大田,才有春耕夏耘和秋收的種種繁忙場景。周王朝井田製下的原始大生產,場麵是宏大的,畫麵是雄闊的。農業生產要抓住牛鼻子,既要選擇良種,也要修繕好農具。有了良種,播種後長出的苗兒才能挺拔茁壯。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所以農民用鋒利的農具去犁地,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