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來如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1節 周族的發祥地,我的國學夢我的中國夢,歸來如鬆,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天色灰蒙陰暗,這是南山上的朝雲在升騰。一位年輕貌美的少女竟然被遺棄,在外受饑挨餓,她可能就是被這群敗類強占後又拋棄在這裡的。這樣的慘象,真是讓人目不忍視。天地昏昏沉沉,該去哪裡尋找光明,造成這種悲劇和慘景的惡勢力真是可恨。

這樣的國家是不能長久的:

那位候人小官們,荷著戈扛著祋。那些平庸官僚們,卻是穿赤芾的三百人。

鵜鶘停在魚梁上,翅膀乾乾滴水不沾身。那些平庸官僚們,與所穿的衣服不相稱。

鵜鶘停在魚梁上,尖嘴也乾乾不沾滴水。那些平庸官僚們,不能始終如一忠於婚配。

天色陰沉昏暗,這是南山早上雲升霧蓋。年輕貌美的少女,是這樣的饑餓難耐。

《鳲鳩》:內外雙修的淑人君子

布穀鳥是一種仁慈的鳥,“布穀處處催春耕”,它還喂養了許多的小鳥,無偏無私,平均如一。而且布穀鳥會一直呆在桑樹的巢穴中,始終如一,操守不變。與那些小鳥忽而在梅樹,忽而在酸棗樹,忽而在各種樹上的遊移不定形成了鮮明的對照。顯然小鳥尚未成熟,所以行動也不穩定。

讚美布穀鳥,其實是為了讚美淑人君子。從儀表上來說,君子始終如一地保持端莊,他遠離暴怒怠慢,容貌端正誠實有信,性情穩定。他穿的衣服也很得體,腰帶白絲鑲邊,綴滿五彩珠玉的皮帽讓他更顯華貴風采。儀表從表麵看隻是人的外包裝,君子的外在表現之所以這麼出色,是因為他充實堅貞穩如磐石的內心世界。

內修外美的淑人君子,對治國安邦、佑民睦鄰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品行這麼善良的君子,大家都視他為楷模。

布穀鳥在桑林築巢,小鳥七個細心哺食。品性善良的好君子,儀容端莊始終如一。儀容端莊始終如一,內心操守堅如磐石。

布穀鳥在桑林築巢,小鳥嬉戲梅樹枝間。品性善良的好君子,他的腰帶白絲鑲邊。他的腰帶白絲鑲邊,玉飾皮帽花色新鮮。

布穀鳥在桑林築巢,小鳥嬉戲酸棗樹上。品性善良的好君子,儀容端莊從不走樣。儀容端莊從不走樣,各國有了模範形象。

布穀鳥在桑林築巢,小鳥翻飛棲息叢莽。品性善良的好君子,百姓敬仰作為榜樣。百姓敬仰作為榜樣,怎不祝他萬壽無疆。

《下泉》:穿透黑雲的一縷陽光

公元前521年,周景王去世。周景王在位時,因為太子壽早死,後來立姬猛為太子,但景王寵愛庶子姬朝,在病重的時候要大夫孟賓扶立姬朝,可這件事情還沒有來得及辦,周景王就去世了。景王去世後,孟賓被殺,貴族仍擁立姬猛為周王。

姬猛即位後,姬朝很不甘心,就帶領一些失去職位的舊官吏叛亂,來爭奪王位。姬朝的黨徒乘著深夜潛入宮中,劫走了姬猛。半路上,晉頃公派遣大夫籍談、荀躒帶兵救出了姬猛,護迎他暫時躲避在安全的地方。不久,晉頃公又派兵護送姬猛回到了都城。同年10月,姬猛病死,諡號為悼王。

在後來的幾年中,周朝公子為了爭奪王位連年內戰,人民生活痛苦不堪。後來晉文王派大夫荀躒攻打王子姬朝而立悼王的弟弟姬丐為周敬王。周王朝的國君穩定下來,社會秩序才得以暫時的平穩。百姓終於可以正常的生活,於是寫了這首詩歌來讚美荀躒。

寒泉浸野草,腐朽、凋零、爛死,如果用它們來比喻周王室內亂的話,那當時的社會環境會是什麼樣子?百姓的生活會是什麼樣子?他們除了歎息,隻能懷念周朝以前的聖明君王了。悲劇的王朝,暗無天日的生活,讓人都要窒息了。

壓抑到了極點,就會出現雨過天晴似的轉變。終於出現了一位英勇之士平息了這場戰爭,還給了老百姓暫時的太平,他的名字叫荀躒。百姓不懂王權利益,他們隻想過安穩的生活。出現了這樣的人,大家都來讚美他。

郇和荀同音,是通假字,郇是周王朝的諸侯國,據後世分析,郇伯大概就是指荀躒。

地下湧出那冷泉,一叢童粱浸朽腐。醒來歎息又歎息,懷念周朝的京都。

地下湧出那冷泉,一叢艾蒿浸凋零。醒來歎息又歎息,懷念周朝的京城。

地下湧出那冷泉,一叢蓍草浸爛死。醒來歎息又歎息,懷念周朝的京師。

茂盛黍苗長勢旺,一場好雨滋潤它。四方諸侯朝天子,郇伯親自勸勞他。

蓍(shī)

*********

國風·豳風

帝嚳(kù)前承軒轅黃帝和顓頊(zhuānxū)帝,後啟帝堯和帝舜,是五帝之一。帝嚳和正妃薑嫄,生了兒子棄。棄喜歡耕田農事,在後來的700年間,棄的後代被堯舉為農師,被帝舜命為官職後稷,也就是掌管農事的官員。到了夏朝,棄的後代不窋(zhú)放棄了後稷的職務,他沿著涇河北行,定居在戎狄之間。

後來他的孫子公劉建立了豳((bīn))國,集聚實力,爭取民心,後來經過9世的傳位,到了古公亶父,前後大概經曆了三百餘年。古公亶父後來率領周部族遷往周原,最後成就了周朝的王業。豳國是周族由一個小部落變成問鼎中原強邦的關鍵時期。古人稱豳國是周部族的立國之本,周朝的王業是從這裡開始的。

《豳風》,是先秦時代豳地的民歌,豳是古代都城的名字,大概在今天的陝西旬邑、彬縣一帶,是周族部落的發祥地。《豳風》共有7首詩歌,分彆是《七月》《鴟鴞》《東山》《破斧》《伐柯》《九罭》《狼跋》。《豳風》中的詩歌大多是描寫豳地的農家生活,辛勤勞作的情景,是中國最早的田園詩。

下麵,讓我們來好好地欣賞一下這幾首詩歌吧!

《七月》:周代早期農民一年四季的勞動生活

豳地是周族部落的發祥地,公劉時代的周族先民,還是一個農業部落。公劉,姬姓,名劉,公是對他的尊稱。公劉是古代周族部落的傑出首領,是周文王的祖先,世居在豳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科幻靈異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