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節 鄭莊公的小霸事業
歸來如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4節 鄭莊公的小霸事業,我的國學夢我的中國夢,歸來如鬆,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大車》:發誓會好好愛你
一位趕大車的小夥子和一位姑娘相戀了,小夥子趕著一輛蓋有青色車篷的大車在奔馳著,在轟隆隆的車聲裡,他心潮澎湃。他趕到和姑娘約好的地點,姑娘已經在那裡等他了。小夥子衝著姑娘喊道:你到底敢不敢和我轟轟烈烈地愛一場!小夥子很衝動,但麵對姑娘的遲疑,他的心中頓時產生了痛苦。小夥子明白,姑娘猶豫是因為她的父母不同意他們的這段愛情。因此,擺在麵前的是,姑娘敢不敢、能不能不經過父母的許可就和小夥子私奔,結成夫妻。這是姑娘的終身大事,不能不慎重考慮,因為一旦遇人不淑,又背叛了父母,那麼自己的下場就十分悲慘了。
小夥子此時已經明白姑娘的處境和心思了,於是他指天發誓,他會永遠忠於愛情,即使生不能同床,死後也要同穴。對於古人來說,指天發誓是十分慎重的行為,這是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時代極為莊嚴的儀式。因為他們相信,違反了諾言是要受到天譴的。小夥子慎重的發誓,從情感上來說,已經圓滿地解答了姑娘的疑慮,使姑娘可以放心大膽地投向戀人的懷抱。這一對戀人,一定會高高興興地駕著大車,奔向相愛相伴的幸福生活中去。這是兩顆多麼年輕,多麼忠貞於愛情的心啊!
大車奔馳聲隆隆,青色毛氈做車篷。難道我不思念你?怕你不敢來相逢。
大車慢行聲沉重,紅色毛氈做車篷。難道我不思念你?怕你私奔不敢動。
活著居室兩不同,死後要埋一墳中。如果你還不信我,太陽作證在天空。
《丘中有麻》:年輕火熱的愛情
在《詩經》的那個時代,男女之間的情愛關係是比較寬鬆自由的,特彆是在農村,男女青年自由交往、野外幽會是非常普遍的。這並不是後來儒家君子所指斥的亂為,而是青年男女擇偶的一種正常方式。這和我們國家有些少數民族至今還保留著的對歌擇偶,賽馬擇偶一樣,帶有原始民族婚配的形式。兩千多年前黃土高原上自由的婚戀關係,讓無數青年男女懂得了什麼是柔情蜜意。
一位女子,在美美地回憶著自己和心上人在一起的快樂情景。那與肩齊高的野麻地裡,那一片片密密的麥田壟間,那一顆顆綠蔭濃鬱的李子樹下,都是姑娘與心上人濃愛激發的地方。所以,當姑娘回味起那種強烈的情愛行為時,總也忘不了那些神奇的地方。他們在野麻地裡、小麥壟頭、李子樹下,演出過一次次激情的戲劇,付出了整個身心。他們的愛情是真實的,也是牢固的,他們並沒有追求一次性的瘋狂,而是讓純真的愛掀起一層又一層的熱浪,永久地持續。
男子送給女子一塊佩玉,他用物質的形式,把非物質的愛情關係確定下來,以玉的堅貞純潔牢固來表示兩人愛情的永恒。可以想像,以後姑娘與男子可以共結連理,成家育子,延續生命。一個美滿的家庭,將延續那一段熱烈純真的愛情,這也是女子在歌唱愛情時寄托的最大希望。
記住那土坡上一片野麻,那裡有郎的深情留下。那裡有郎的深情留下,還會見到郎緩緩的步伐。
記住那土坡上一片麥田,那裡有郎的愛意纏綿。那裡有郎的愛意纏綿,還會與郎再來野宴。
記住那土坡上一片李樹林,那裡有郎的真情愛心。那裡有郎的真情愛心,他贈送的佩玉光潔晶瑩。
*********
國風·鄭風
我們還是先來了解一下鄭國吧。
鄭國是西周末期至戰國初期重要的諸侯國之一,周宣王二十二年,宣王封自己的弟弟友為鄭桓公,鄭桓公成為鄭國的第一任君主。鄭桓公一開始的封地在鄭地,桓公為周幽王擔任司徒一職。後來他看到周王室出現了許多變故,似乎感覺到了大難即將來臨,於是他把自己的百姓遷徙到東虢國和鄶國之間,也就是今天的河南滎陽一帶。後來鄭桓公死於國難,他的兒子鄭武公滅掉了東虢國和鄶國,定都於今天的河南新鄭。
鄭城位於中原腹地,依山傍水,氣候溫潤,土地肥沃,非常適合居住,也有利於農業生產,戰略位置方麵更是可攻可守。不僅處於鄭國的中心位置,而且距離東周的都城洛邑也不遠,水陸交通便利,四通八達,是往來的必經之地。鄭武公在滅掉東虢國和鄶國等小國之後,繼續擴張領土,到了第三代君主鄭莊公時期,鄭國的擴張達到了頂峰。
公元前772年,鄭莊公的弟弟共叔段,謀劃奪取哥哥鄭莊公的君位。莊公發現後,巧設心計,采取欲擒故縱的手段,誘使共叔段得寸進尺,愈加驕橫,然後莊公最終打敗了共叔段。成功處理了內政方麵的問題後,鄭莊公實現了國力的統一,從而為爭霸中原奠定了基礎。當時鄭莊公擔任周王室的卿士,是輔佐周平王的重臣,權力非常大,這也為他借助周王的名義來討伐不聽話的諸侯創造了條件。公元前721年,也就是鄭莊公平息共叔段的第二年,他開始發兵攻打臨近的衛國,從此走上了擴張的道路。
周王室的東遷,主要依靠的就是鄭國和晉國的力量,因此周王室和鄭國的關係非常密切。但隨著鄭國的日益強盛,周平王擔心朝政大權會被莊公操縱,於是他刻意削弱莊公的權利,準備將一些事物交給西虢國的國君虢公來掌管。莊公為此非常怨恨,平王畏懼莊公,隻得否認了這件事。但是莊公還是不信,於是平王和莊公各自把自己的兒子作為人質交給了對方。曆史上稱這件事為“周鄭交質”,從這件事情可以看出,此時的周王朝已經衰弱無力了,才使得鄭國如此強橫。而且,那個時代的諸侯之間,是互相提防戒備和弱肉強食的。
周平王去世以後,周桓王即位,莊公為了向周王室示威,先後兩次派兵強割周王室溫地和洛邑的莊稼。周桓王對莊公的做法十分惱火,因此對鄭國也采取了強硬的態度。在後來,鄭莊公朝見周桓王的時候,桓王故意對他無禮,以此作為報複。隨後,周桓王又任命虢公為周王室的右卿士,來分散莊公的權利。善於謀略心計的鄭莊公意識到,如果此時與周王室交惡的話,對自己並沒有什麼好處,於是他采取了忍讓的態度。同時,莊公勵精圖治,開疆擴土,不斷壯大自己的勢力。
公元前714年,北戎部落乘中原諸侯國連年混戰之機,南侵鄭國,鄭莊公親自率軍抵禦。當時的北戎兵驍勇善戰,而且在地形上又不利於鄭國的兵車作戰,莊公為此非常憂慮。鄭莊公的次子公子突認真分析了北戎軍的弱點後,認為北戎的軍隊散漫而不嚴整,貪財而不避親疏,出現打勝的趨勢就爭先恐後、不顧軍法,出現打敗仗的趨勢就自顧逃命也不能互相掩護。公子突認為應該采取伏設誘敵的辦法,然後分而殲之。
鄭莊公同意了這種辦法,於是分三處埋伏,命令大夫祝聃率領一支看似不剛強的部隊先出陣求戰,和敵人一接觸就佯裝敗退。北戎兵不知是計,被誘入鄭軍的埋伏圈。鄭國三處的伏兵把北戎軍分為了幾段進行攻擊,使得北戎軍首尾不能相顧。祝聃又率領部隊反戈回擊,造成了前後夾攻之勢。北戎軍的後續部隊沒有辦法營救,遭鄭軍伏擊的北戎前軍被全部殲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