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節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歸來如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5節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的國學夢我的中國夢,歸來如鬆,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上位的人如果喜好禮,那麼百姓就容易使喚了。子路向孔子請教什麼是君子的問題,孔子告訴他:修養自己,保持嚴肅恭敬的態度,這樣就是君子了;子路接著問道:難道這樣做就夠了嗎?孔子接著回答:修養自己,使周圍的人們都安樂;子路又問:請問夫子,還有其他的嗎?孔子回答:修養自己,使左右的百姓都安樂;修養自己使所有的百姓都安樂,恐怕堯和舜都難於做到吧!
孔子的老相識原壤,叉著雙腿坐在那兒等待孔子,孔子看到他那副德行,就開始罵他:年幼的時候,你就不講孝悌;現在長大了,又沒有什麼可以稱道的成就,老而不死,你真是個害人蟲!孔子一邊說,一邊用手杖敲打著他的小腿。孔子居住的地方,有一個童子來向孔子傳話;童子離開後,有人問孔子:您感覺這是個求上進的孩子嗎?孔子回答:我看見他坐在成年人的座位上,又看見他和長輩們並肩齊行,可見他不是一個求上進的孩子,而是一個急於求成的孩子。
(十五)《衛靈公篇》
《衛靈公篇》一共42小章,其中有名的文句有:“能夠無所作為而治理天下的人”;“誌士仁人,沒有因為貪生怕死而損害仁德的,隻有犧牲自己的性命來成全仁德的”;“人沒有了長遠的考慮,一定會有眼前的憂患”;“多責備自己而少責備彆人”;“君子求之於自己,小人求之於彆人”;“自己不願意的,不要強加給彆人”;“小事情不忍耐,就會敗壞大事情”;“人能夠使道發揚光大,而不是道使人的才能擴大”;“麵對仁德,就是老師,我也不會同他謙讓”;“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不分族類”;“主張不同,不互相商議”。這一篇的內容涉及到孔子的“君子小人”觀的一些方麵、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政治思想,以及孔子關於恕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解釋。
衛靈公向孔子請教軍隊的列陣之法,孔子回答:祭祀禮儀這方麵的事情,我還倒是聽說過的;用兵打仗的事情,我是從來都沒有學過的;第二天,孔子便離開了衛國。孔子一行人在陳國的時候,斷了糧食,跟隨的學生很多都餓病了,子路很不高興地對孔子說:君子難道也有窮得毫無辦法的時候嗎?孔子回答:君子雖然窮困,但還是能堅持著;小人一旦遇到窮困,就無所不為了。孔子對子貢說道:子貢啊!你以為我是學得多了,才一一記住的嗎?子貢答道:是啊,難道夫子不是這樣的嗎?孔子笑著回答:不是的,我是用一個根本的東西把它們貫穿始終的。
孔子對子路說:子路啊!懂得德的人太少了!孔子說:能夠無所作為而治理天下的人,大概隻有舜了吧?他做了些什麼呢?隻不過是莊嚴端正地坐在朝廷的王位上罷了。子張向孔子請教如何才能讓自己到處都能行得通的問題,孔子告訴他:為人,說話要忠信,行事要篤敬,即使到了蠻貊地區,也是可以行得通的;說話不忠信,行事不篤敬,就是在本鄉本土,都是不能行得通的。站著,就仿佛看到忠信篤敬這幾個字顯現在麵前;坐車,就好像看到這幾個字刻在車轅前的橫木上,這樣才能使自己到處都能行得通。後來,子張把這些話寫在了自己的腰帶上。
孔子說:衛國的大夫史魚真是正直啊!國家有道的時候,他的言行像箭一樣正直;國家無道的時候,他的言行也像箭一樣正直。衛國的大夫蘧伯玉真是一位君子啊!國家有道的時候,他就出來做官;國家無道的時候,他就辭退官職,把自己的主張藏在心裡。孔子說:你可以同他說的話,卻不同他說,這樣就會失掉朋友;你不可以同他說的話,卻同他說,這樣就叫做說錯話;有智慧的人既不會失去朋友,也不會說錯話。誌士仁人,沒有因為貪生怕死而損害仁德的,隻有犧牲自己的性命來成全仁德的。
子貢向孔子請教應該怎樣做才叫實行仁德的問題,孔子告訴他:做工的人,如果想把活兒做好,必須首先讓他的工具鋒利;住在這個國家,就要事奉大夫中的那些賢者,與士人中的仁者交朋友,這樣就叫做實行仁德了。顏回向孔子請教應該怎樣治理國家的問題,孔子回答:用夏代的曆法,乘殷代的車子,穿周代的衣帽,奏《韶》樂,禁絕鄭國的樂曲,疏遠能言善辯的人;鄭國的樂曲浮靡而不正派,佞人太危險。孔子說:人,如果沒有長遠的考慮,就一定會有眼前的憂患。我從來都沒有見過像喜好女色那樣喜好仁德的人。
魯國的大夫臧文仲應該是一個竊據官位的人吧!他明明知道柳下惠是一位賢人,卻不舉薦他一同做官。多責備自己而少責備彆人,這樣就可以避免彆人的怨恨了。遇事從來不說“怎麼辦,怎麼辦”的人,我對這樣的人也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幾個人整天聚在一塊,說起話來也達不到義的標準,專好賣弄小聰明,這種人真難教導。君子以義作為根本,用禮加以推行,用謙遜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想法,用忠誠的態度來完成事情。
君子隻怕自己沒有才能,不怕彆人不知道自己。君子擔心自己死後,他的名字不能夠被人們所稱頌。君子求之於自己,小人求之於彆人。君子莊重而不與彆人爭執,合群而不結黨營私。君子不會憑著一個人說的話來舉薦他,也不會因為一個人的不好而不采納他的好話。子貢向孔子請教道:請問夫子,有沒有這樣的一個字,可以奉行終生呢?孔子回答:如果是一個字的話,那就是恕了吧!恕就是自己不願意的,不要強加給彆人。
起點中文網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儘在起點原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