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蘇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16章 朱祁鈺腦海複出高平陵之變之曹魏淪為階下囚,北京保衛戰逆轉,延大明百年國祚,孫蘇中,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陵下霜,夢中史(上)—— 高平陵前夜的暗流

朱祁鈺的睫毛上還掛著瓦剌草原的霜,意識卻已被拽進另一片更冷的夜色裡。

案頭《三國誌》的“魏書·曹爽傳”被燭火舔得卷了邊,那行“爽與弟羲、訓、彥並握兵柄,出入禁闥”的字跡,正一點點幻化成建安二十五年的洛陽城——他知道,這不是夢,是曆史在他腦髓裡鑿出的隧道,而此刻,隧道的入口正對著高平陵之變的前夜。

一、嘉平元年正月:洛陽城的“太平假象”

他站在曹爽府邸的飛簷下,腳邊是剛落的新雪,踩上去“咯吱”響,像極了宮牆裡秘而不宣的算計。堂內正傳來宴飲的喧囂,曹爽的笑聲比銅鐘還亮:“太傅(司馬懿)病得連粥都咽不下了,諸位還怕什麼?”座上的何晏正用銀箸撥弄著鱸魚膾,慢悠悠接話:“陛下(曹芳)明日要去高平陵祭祖,大將軍(曹爽)總領禁軍,這洛陽城,今夜姓曹。”

朱祁鈺忽然發現自己穿著曹魏郎官的皂衣,袖袋裡竟揣著一封密信——是桓範寫給曹爽的,墨跡還未乾:“司馬懿雖老,虎狼之心未死,禁軍統領蔣濟是其舊部,不可不防!”他想衝進去把信拍在案上,喉嚨卻像被景泰三年的冰棱堵住——他看見曹爽的弟弟曹羲正掀簾而出,手裡攥著司馬懿的“病榻手書”,紙頁上的字歪歪扭扭,像是真的無力提筆:“臣老邁,恐不能陪陛下祭陵,願大將軍護聖駕萬全。”曹羲嗤笑一聲,將手書扔在雪地裡:“老東西裝模作樣,留著墊腳都嫌臟。”

雪越下越大,把蔣濟府邸的燈籠照得昏黃。朱祁鈺跟著曹爽的眼線繞到後牆,聽見蔣濟正跟司馬懿的長子司馬師密談:“明日辰時,城門守將按約定換防,隻放禁軍出,不放禁軍入。”司馬師的聲音像淬了冰:“父親說,曹爽最惜命,隻要把住城門,他的三千禁軍就是困在陵下的羊。”遠處傳來打更人的梆子聲,兩下,敲在嘉平元年的雪地上,也敲在朱祁鈺的後頸——他忽然想起,土木堡之變前,也先的使者也曾在宣府城外,說過類似的“軟話”。

二、曹芳的龍椅:少年天子的“權力空殼”

他又被拽進了皇宮,禦座上的曹芳才十六歲,正用朱筆在祭祖的禮儀單上塗鴉。旁邊的侍中盧毓低聲勸:“陛下,大將軍已備好車駕,明日卯時出發。”曹芳頭也不抬:“朕知道了,反正都是大將軍說了算。”他的手指劃過“太廟裡的太祖武皇帝(曹操)”,忽然問:“盧侍中,太祖當年滅袁紹、擒呂布,是不是也像大將軍這樣,讓彆人坐著看?”

朱祁鈺站在階下,看著曹芳的龍袍下擺拖在地上,像條沒人牽的尾巴。他忽然想起自己登基那年,朱祁鎮被瓦剌擄走,孫太後握著他的手說:“你隻是暫代,等你兄長回來……”那時的龍椅,不也像曹芳屁股下的木頭,看著金貴,實則早被彆人的手攥住了四條腿?

“陛下,司馬懿求見。”

太監的通傳聲打斷了曹芳的塗鴉。朱祁鈺轉頭,看見司馬懿被兩個小吏攙扶著走進來,腰彎得像張弓,咳嗽聲震得案上的玉圭都在顫:“老臣……老臣聞陛下明日要去高平陵,特來……特來請旨,願留京中護……護宮闕。”曹芳眨眨眼,看向簾外的曹爽——後者揚了揚下巴,少年天子便點了頭:“準了。”

司馬懿謝恩時,朱祁鈺看清了他藏在袖中的手——那隻手青筋暴起,根本不像病入膏肓的樣子。而簾外的曹爽,正把玩著曹操留下的青銅酒樽,渾然不覺樽底的銘文“權柄如刃,持之者傷”,早已被他的指紋磨得模糊。

三、桓範的馬蹄聲:漏出指縫的“救命符”

夜色轉到三更,朱祁鈺竟騎在桓範的馬後,跟著他往曹爽府邸趕。老尚書(桓範)的胡子上結著冰,急得聲音發顫:“大將軍明日帶禁軍離京,城中隻留些老弱殘兵,司馬懿若趁機起事,咱們都得掉腦袋!”馬蹄踏過洛陽的朱雀大街,街邊的燈籠晃得像鬼火,朱祁鈺忽然聽見暗處傳來磨刀聲——是司馬師豢養的死士,正藏在巷子裡擦拭環首刀。

到了曹爽府邸外,門吏卻攔著不讓進:“大將軍說了,誰來都不見,他要早睡,明日好陪陛下祭祖。”桓範氣得用馬鞭抽門:“我是大司農(掌管糧草)!我帶了調兵的虎符!再不開門,等司馬懿占了皇宮,咱們連收屍的人都沒有!”門裡傳來曹爽的鼾聲,震得門環都在動。

朱祁鈺勒住馬,忽然覺得這場景熟悉得可怕——土木堡之變前,兵部尚書鄺埜也曾拍著宣府城門,求朱祁鎮彆再往前走;王振卻在中軍帳裡打盹,說“一個老匹夫懂什麼”。原來曆史的坑,從來都挖得一模一樣,連土的顏色都沒換過。

桓範的馬蹄聲最終往高平陵的方向去了,他要趕在曹爽出發前追上他。朱祁鈺站在原地,看著洛陽城的更夫敲了四下梆子,嘉平元年的雪落在他的肩頭,竟燙得像火——他知道,再過一個時辰,司馬懿會從病榻上坐起來,用那隻“枯手”握住城門的鑰匙;而曹爽的酒還沒醒,正夢見自己在高平陵的祭台上,接過曹操傳下的印璽。

喜歡北京保衛戰逆轉,延大明百年國祚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北京保衛戰逆轉,延大明百年國祚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