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90章 獅子大開口,大明遼國公,空櫻,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有士紳豪族曰:“吾等其或當有所備乎?”
另一士紳豪族斥之:“備何事?汝莫非要謀反耶?”
時下大明之勢,彼等若起逆謀,實乃絕無生機,必死無疑。
今大明兵精馬壯,若山西生亂,或致於關外作戰之晉王一時失措,然亦不過暫爾。
今與韃靼戰者,非獨晉王,亦有秦王、燕王。除非三王皆困,否則韃靼難獲其利。
若晉商及士紳豪族膽敢謀逆,彼時絕無生機可言。
彼晉商曰:“為之奈何?豈便如此坐以待之?”
今晉王已拘那走私精鐵之商隊,時日愈久,或查出之物愈多。
然亦有士紳以為,晉王朱棡未必將事鬨大。
蓋因邊關戰事正酣,物資運送與供給繁重非常。
晉商於其間,擔責一大部分。
糧草輜重,器械甲胄,諸多軍需,皆賴晉商籌措輸運。
若晉王深究晉商走私之事,恐致晉商生亂,或使物資供給不暢,於戰事不利。
此中輕重,晉王豈會不知?
且晉王素曉晉地民生與晉商關聯之密。
晉商興,則晉地富,民亦安;晉商若遭重創,晉地經濟或陷困頓,民心亦恐不穩。
晉王以保境安民為務,當思長遠,權衡利弊。
縱有晉商犯走私之罪,晉王或從輕發落。
一則儆效尤,誡其餘商賈;二則留晉商餘力,使其仍為邊關戰事儘力。
如此,既顯晉王寬仁之德,又能穩晉地局勢,保戰事供給。
是以,眾士紳以為,晉王或不致將走私之事擴而大之,不過略施懲戒,以安各方之心。
然事終難料,皆拭目以待晉王舉措。
未幾,晉王遣使告知部分士紳豪族與晉商,令其至晉王府議事。
朱棡未作迂回,直告之曰:此次走私精鐵之事,不欲張揚,然諸士紳豪族與晉商,須呈充足誠意。
有晉商惴惴問:“未知晉王殿下欲何樣誠意?”
朱棡緩言需巨額銀兩與大批物資,以助邊關戰事。
商紳聞之,皆色變。
晉商蹙眉,拱手曰:“殿下,我等平日於邊關供給已然儘力,今若如此,實難承受。”
士紳亦附和,稱近年晉地賦稅繁重,家業漸微,恐無力承擔。
朱棡聞罷,麵色一沉,冷笑:“汝等走私獲利,今事發,竟言無力?若不允,走私之罪,必嚴懲不貸!”
商紳心中憤懣,卻又懼於晉王威勢。
有狡黠者,委婉進言:“殿下,能否稍緩時日,容我等籌措?”
朱棡知其拖延,厲聲道:“休要推諉!邊關戰事吃緊,物資刻不容緩。若三日之內,未湊齊所需,定將爾等下獄,抄家問斬!”
商紳皆驚,麵麵相覷。
此時,有膽小者恐累及家族,率先應諾。
餘者見狀,無奈之下,亦紛紛妥協。
三日後,晉商與士紳豪族奉上大量銀兩與物資。
朱棡見之,麵露得色。
此事終了,然晉商與士紳豪族經此一遭,元氣大傷,對晉王亦多了幾分畏懼與怨憤。
蔣瓛聞此諸事,心下暗自思忖:朱棡此舉,難道不懼為朱元璋所責?此乃叛國之罪,朱棡竟如此輕易放過?
蔣瓛心疑未解,又思朱棡行事向來果敢,此次或有深意。
莫非他料定陛下忙於國事,無暇細究,且晉商與士紳豪族勢力龐大,若處置過嚴,恐致晉地不穩,影響軍需供給?
然叛國之罪非同小可,若太祖知曉,朱棡恐難辭其咎。
蔣瓛猶豫再三,覺此事關係重大,或應尋機密奏陛下。
但他又恐此舉得罪朱棡,日後遭其報複。
蔣瓛心中糾結萬分,不知如何是好。
若緘口不言,恐有負太祖所托;若貿然上奏,又不知會引發何種後果。
思忖良久,蔣瓛決定先暗中收集更多證據,再作定奪,以防朱棡反咬一口,自己落得個挑撥離間之名。
晉商與士紳豪族雖迫於朱棡威勢,奉上大量銀兩與物資,然心中憤懣難平。
自王府歸後,眾人私下相聚,多有埋怨。
一晉商怒拍桌案,罵道:“朱棡此舉,分明是借機斂財!我等雖涉走私,然向來為晉地與邊關出力不少,他竟如此獅子大開口,全然不顧往日情分。”
一旁士紳亦附和:“是啊,此次所索之數,幾乎傾儘我等家底,往後生計恐都艱難。他以邊關戰事為由,實則中飽私囊。”
又有商賈歎道:“本以為他會從輕發落,不料竟如此狠絕。這般行事,與強盜何異?”
眾人皆麵色陰沉,氣氛壓抑。
有人低語:“難道咱們就這般忍氣吞聲?”
此言一出,眾人先是一愣,旋即沉默。
畢竟朱棡手握權勢,他們雖滿心不滿,卻又懼其報複,不敢有所動作。
但怨恨的種子已然種下,在眾人心中暗暗生根發芽。
他們表麵上對朱棡仍恭敬有加,背地裡卻常聚在一起,商議應對之策。
晉商雖心中憤懣難消,然細思之下,亦有頭腦清醒者寬慰眾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大明遼國公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遼國公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