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89章 水很深,大明遼國公,空櫻,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萬民商會管事聞言,思索片刻,問道:“王爺,此事不知朝廷可曾知曉?”

萬民商會管事心中自是明白此事十有八九已傳至朱元璋禦前,然卻佯裝不知,未敢挑明,隻神色如常,靜候晉王回應。

晉王神色凝重,緩緩道:“本王亦不知朝廷對此事是否洞悉。但近來本王聽聞,這些晉商竟屢屢插手治河工程的供貨事宜。”

晉王目光直視管事,沉聲道:“此事你應比本王更為清楚。當下山西境內黃河河段治理,由周權主責,而你萬民商會,似已被定為材料供應方。”

萬民商會之管事含笑而言:“此事,在下自當知曉。然材料供應由何人操辦,非吾等所能定奪,還需視周欽差之意也。”

晉王朱棡言:“聞這周權乃遼東人士,想來未必會將此等美意之生意予晉商為之。常言道‘近水樓台先得月’,汝等又為同鄉,豈不更為便利?”

於朱棡觀之,萬民商會源自遼東,周權亦為遼東人氏,將供貨渠道委於萬民商會,此中情由不難揣測。

萬民商會之管事道:“王爺此言欠妥。周全周欽差身為朝廷命官,我等不過民間商賈,官商豈敢相勾連?料想王爺亦深知,我萬民商會貨源質優,價格公允,並無同鄉偏袒及不可告人之事。”

朱棡微微一笑,曰:“哎,觀汝之急切。本王不過隨口一說。爾等萬民商會究竟如何,本王豈會不知?若非有汝萬民商會,山西民生恢複焉能如此之速,本王亦難有諸多銀錢,以令軍隊待遇改善。”

其又言:“罷了,且不談及此事。汝為本王參謀一二,本王是否當對這些晉商退讓一步,釋了那些走私金鐵之人?”

萬民商會管事道:“若王爺是為穩固後方而需有所妥協,退一步亦未嘗不可。”

管事已然大致猜到背後的博弈情形,隻是在當下這般狀況裡,也唯有讓晉王朱棡自行做決斷了。

晉王朱棡聞萬民商會管事之言,心中猶疑未決。

雖管事言為穩後方,退一步亦無妨,然朱棡心實不欲輕饒走私金鐵之人。

於朱棡而言,金鐵之禁,關乎家國安危。

走私金鐵,無異於資敵,縱為晉商,亦不可恕。

今若輕易放過,恐開惡例,日後效仿者眾,邊疆防線何安?百姓生計何恃?

且晉商之中,不乏巨擘,平日倚財自重,行事或有驕縱。

今犯此大罪,若不重懲,何以立威?何以服眾?

此輩晉商,不顧大義,為一己之私,涉險犯禁,實乃可惡。

朱棡深知,後方穩定固然重要,然法度不可廢。

若因求穩而姑息,恐失民心,亦損朝廷之威嚴。

若不懲處,何以告慰戍邊將士之辛勞?何以平百姓對違法之憤懣?

然當下局勢,亦需謹慎權衡。

晉商於山西之地,根基深厚,牽一發而動全身。

若處置不當,或致商業動蕩,影響民生。

朱棡踱步室中,眉頭緊鎖,心內反複思量:若嚴懲,如何安撫晉商之餘力,不使商業凋敝;若輕饒,又如何能保國法之尊嚴,警示後人。

一時之間,朱棡陷入兩難之境,久久難以抉擇。

朱棡心內躊躇,終向萬民商會管事拱手道:“今本王兩難於此,深知退一步可穩後方,然實難釋懷國法與奸商之惡。

管事久曆商海,見識廣博,可有兩全之法,既能嚴懲此輩走私金鐵之徒,以正國法,又可保晉商安穩,不擾地方民生?願聞其詳,還望管事不吝賜教。”

管事聞言,沉思片刻,拱手回禮道:“王爺且聽小人一言。走私金鐵,罪不可赦,若全不追究,法紀蕩然。

然晉商於山西,盤根錯節,貿然重懲,或生變故。

王爺可曉諭天下,明言此輩罪行,先正其罪,以彰國法之嚴。

而後,從輕論處,罰以重金,一則懲戒其過,二則充作軍需,亦可示王爺寬宏。”

“至於晉商眾人,王爺可召集其首,曉以大義,言明日後若再有此類惡行,必不姑息。

同時,許以通商優惠之策,激勵其奉公守法,積極營商。

如此,既顯王爺執法如山,又能安晉商之心,穩定後方,或為兩全之法。”

朱棡聞之,頷首沉思,覺此計雖非萬全,卻也不失為當下良策,心內漸有定數,遂道:“管事所言,令本王茅塞頓開,本王當詳加斟酌,謀定而後動。此事若成,實賴管事助力。”

朱棡凝眉看向管事,說道:“管事,依此計而行,汝萬民商會恐需割舍些許利益。如此看來,似於汝商會無甚益處,著實劃不來啊。”

萬民商會管事聞言,恭敬一笑,向朱棡躬身說道:“王爺所言極是,乍看之下,我萬民商會確需割舍一些利益。

但王爺有所不知,山西之地安穩,實乃我等商賈營商之根本。

晉地若亂,商路受阻,百業凋零,縱有萬貫家財,亦無可用武之地。”

“今王爺欲整肅晉商,規範營商環境,實乃長治久安之良策。

我萬民商會雖一時讓利,然從長遠計,山西穩定,商貿繁榮,往來順暢,我商會亦能從中受益,此乃大利也,何談虧與不虧。

再者,王爺一心為百姓謀福,為朝廷穩固後方,我等自當全力支持,為地方儘一份綿薄之力,又豈會在意些許眼前之利。”

朱棡聽聞管事這一番言辭,心中暗讚其見識不凡,遂笑道:“管事深明大義,實乃晉商之楷模。有汝等顧全大局,本王何愁山西不穩,商貿不興。待此事妥善解決,本王定不會虧待汝等。”

管事趕忙謝恩,二人又就後續事宜商討一番,方各自散去。

晉商與士紳豪族自聞朱棡對走私金鐵之事態度未明,皆如履薄冰,戰戰兢兢,每日憂懼,生怕朱棡驟然發難。

彼時,晉地商號內,商人們聚首私議,麵色皆凝重憂慮。

有老者歎曰:“此次恐大禍臨頭,王爺素性剛正,走私金鐵之事觸及國法,不知將如何懲處我等。”

眾人皆點頭稱是,神色惶然。

士紳豪族府邸中,亦是氣氛壓抑。

家主們坐立不安,或踱步沉思,或皺眉歎息,深恐家族基業毀於一旦。

喜歡大明遼國公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遼國公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