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汁兒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一十章 武皇後:本宮就不計較胸衣的,大唐:太平公主飼養指南,橙汁兒羊,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殿內安靜許久。
武皇後笑吟吟的看著楊易,狹長的鳳眸眨了眨。
“好法子。”
“這新羅人屢次挑釁我大唐,有你的這計策能夠讓他們吃癟,替本宮出口惡氣。”
“本宮就不計較那胸衣的事情了。”
楊易一汗,剛剛智珠在握的模樣頓時破功,有些尷尬起來,俊俏的臉上泛起一絲紅潤。
他心裡暗自誹謗。
天後娘娘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
這分明是故意提出來調侃他。
還以為這位天後娘娘跟太平有什麼不一樣的,都是母女倆,果然是如出一轍,都是一樣的喜歡折磨人。
不過太平那頂多是個小妖女,而這位天後娘娘則是妖後。
居然還會戲弄他?
這事要是告訴太平,估計太平都不會相信一向威嚴端莊的母後會有這麼狡黠的一麵。
楊易當做什麼都沒有聽到一般,認真道。
“回稟天後娘娘,此計策以經濟、貨幣為刀鋒,試刀新羅。”
“不過新羅此前故意篡改國史,在《新羅古記》中改寫‘唐羅同盟”,將我大唐援助滅百濟、高句麗改為‘被迫臣服以借兵,此手段無恥之尤。”
“而新羅國學增設《東夷正朔考》課程,論證新羅禮製早於周禮,派遣儒生至安東都護府宣講,煽動漢化貴族離心。”
“如此手段,乃是借曆史虛無,來掩蓋自身出身卑劣。借搶奪他人文化來填充自身文化之缺漏。”
“隻有極度自卑之人,才會總想著將旁人的文化、曆史據為己有。”
“光是以經濟手段為刀刃割他們的肉,還不足以解氣。”
“微臣另有手段,叫新羅人為他們的無恥付出代價。”
武皇後一怔,下意識右腿將疊於左腿之上,豐腴勻稱的雙腿將衣裙撐起,勾勒出完美的弧線,一雙精致的小腳微微透出裙邊。
她遲疑道。
“新羅人早已將臉皮不知道去哪裡去了。”
“到了這般無恥,還能拿他們怎麼樣?”
“人不要臉,則無人可製。”
楊易當做沒看見天後娘娘的玉足,雙眉蹙起,微笑道。
“娘娘此言謬矣。”
“這群新羅人雖然不要臉,但是越是自卑的人,越是往往自尊越強,他們以各種手段掩飾自家曆史,企圖抬高自身血脈的高貴,而粉飾祖上神聖和榮耀,便是如此”
“尤其是他們長期生活在我大唐文化的影響之下,在文化,曆史上相對處於弱勢,就更想要通過手段,將一些中原文化、曆史據為己有,來增強自身文化的‘厚重感”和“獨特性”,以提升在文化上的自信心和地位。”
“而微臣以為,當可以彼之矛,攻之盾。”
“他們越是想要‘偷‘大唐的文化、曆史,以壯大己身,便越是將曆史、文化淺薄的缺漏暴露於我大唐之前,恰恰相反,我大唐便是以曆史,文化底蘊深厚而著稱。”
武皇後聞言忽然風眉一挑,若有所思起來。
“你的意思是…………”
楊易迎上武皇後的眸子,拱手一笑。
“此等輿論之事,正是我大唐拿手好戲。”
“以我大唐成熟的曆史體係、深厚的文化底蘊,想要碾壓新羅那般紙糊的曆史,簡直輕而易舉。”
“既然他們喜歡改編曆史,那就讓他們徹底陷入全民曆史虛無。”
“他們想要鞏固王權,就讓他們的王權合法性如沙堡潰散。”
武皇後狹長的鳳眸眯起,直勾勾的盯著楊易。
“比如?”
旁邊的上官婉兒也是有些好奇的看向楊易。
楊易輕笑道。
“比如,在熊津江口‘出土’百濟時代的古碑,刻有‘新羅王族乃周武王滅商所逐之箕子家奴”字樣,其後便洋洋灑灑的介紹新羅王族先祖在大周當奴隸的“曆史”,石碑之後又會有新羅先祖為薑子牙牽馬鐙的奴隸形象。”
“此等重大發現,乃是我大唐考古證史上的重大發現,必須要將其大書特書,再將此石碑拓印成畫本,傳遍諸藩。”
武皇後一愣,臉色有些古怪的看著楊易,饒是以她的城府,也差點笑出聲來。
這主意太損了。
這可比新羅人篡改《新羅古記》中的“唐羅同盟”,要惡心的多。
畢竟,泱泱大唐,曆史悠遠。
他們考據的“曆史”,可比新羅人自己考據的要更讓人信服。
更何況,那些新羅人喜歡編纂虛假曆史在前,跟大唐比起來,顯然大唐的考據更有說服力,說不定還真有人相信楊易的這個騷操作呢。
不知道那些新羅人聽到這樣的消息,會不會氣的吐血?
武皇後想到此,狹長的鳳眸彎成了月牙兒,忍俊不禁。
被新羅人惡心的鬱悶滯塞一掃而空,心裡大為暢快。
旁邊的上官婉兒唇角一抽,頗有些目瞪口呆。
這位楊家令什麼時候計策都這麼陰險了。
太壞了。
不過這以彼之道還施彼身,還真是叫人念頭通達!
武皇後唇角勾起,輕笑道。
“那本宮就叫工部的人準備、準備。”
“說不定真能在熊津江口挖出這個石碑呢。”
楊易嘴角一抽。
天後娘娘也真是幽默起來了。
讓工部去準備?
這分明是太史局、太常寺的活兒!
這哪裡是讓工部去挖掘,分明是讓工部去刻石碑,偷摸藏進去呢。
他旋即又笑道。
“另外,這新羅人的考據、記錄曆史的本事不行,那我大唐就幫他們考據”
“微臣以為,可讓禮部官員,針對新羅曆代皇室婚娶納妹為妃,登基弑君為據點,引經據典的考證出書,最好能列舉出數據,即曆代新羅王‘弑君率超六成‘、‘納妹為妃逾三成”之類的數據,名字我都給他們想好了,就叫新羅王
室秘史。”
“其後,將其登刊在《大唐日報》上,傳閱天下。”
武皇後似笑非笑的瞥了楊易一眼,唇角勾起。
這小子真是壞,把新羅皇室的這點臟事全都抖出來,目的便是為了削弱新羅皇室的正統性,恐怕是能極大打擊新羅王的威嚴的。
畢竟,如她大唐太宗皇帝殺兄逼父在天下也是引起了不少的波瀾,好在太宗皇帝英明神武,這才將這惡劣影響硬生生消弭了。
再往前推南朝宋文帝劉義隆之子劉劭弑父、漢武帝逼死戾太子、衛州籲弑兄自立,這等惡劣的事情自然是著於史書。
而新羅曆史上也的確是有將近二十八次弑君,如此誇張的弑君次數,足以將新羅王權的神聖權威給無限降低。
何況,新羅並沒有出現能夠比擬太宗皇帝這樣的雄主。
這些弑君的影響難以被功績消弭,必然也會成為新羅皇室心中的“刺”。
隻是平日裡沒有人提及,而外國更是沒興趣考據一個邊陲小國的曆史。
現在楊易真是花功夫讓禮部官員專門根據新羅皇室的婚娶,登基事宜考證出書,那還真能考出許多的黑料出來。
一個國家的王權若是沒有了其神聖性、權威性,那就很容易被顛覆。
楊易此舉結合之前的“石碑”著實是打在新羅王室的脊骨眼上了。
這等陰險的招數,若是那些個偉光正的腐儒聞之恐怕還要不屑,不過她倒是頗為欣賞。
誰讓新羅人先惡心人?
他們大唐自然要以更惡心的招數反擊!
武皇後鳳眸中微茫閃動,黑白分明的眸子閃著笑意。
“你接下來除了將新羅王室曆史溯源,該不會還打算給新羅人的神話始祖檀君追根溯源吧。
楊易正色道。
“天後娘娘果真是慧眼如炬”
“微臣素來喜閱上古典籍,曾經在一本道家典籍上見到記載‘昆侖瑤池有白猿盜仙丹,被罰入凡間為熊,與犬妖生檀君‘。”
“足以看見新羅人奉之為‘東方始受命之主’檀君不過是牲畜之後。”
“新羅人自稱是檀君嫡脈,而否定我大唐天可汗的宗主權,如此數典忘祖之輩,當然要告訴他們,他們的所謂君其實也不過是精怪之輩………………”
“又可令太常寺頒布《正祀錄》,將檀君崇拜歸類為‘山魈淫祀,唐民私自祭拜者流三千裡。”
“又可使得佛家高僧、道家真人作證,若是能夠拉攏、策反新羅花郎道,讓其等為檀君溯源,偽造神話壁畫之類的證據。”
“如此,將其宣告天下,讓所有人都知道新羅人的所謂檀君嫡脈,不過是個笑話。”
殿內安靜下來。
武皇後、上官婉兒麵麵相覷。
饒是她們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還是被楊易計策中的惡毒給震的一愣一愣。
這是要從新羅神話始祖開始降維打擊,將其變成我中原神譜係中的一條精怪。
堂堂一國始祖、神話中的血脈先祖,最後成為隔壁國家的仙神譜係中的一個牲畜,這恐怕整個新羅國都要氣瘋了。
楊易這是要從源頭將新羅人是大唐仆役的印象宣傳出去。
武皇後沉默了一會兒。
“這可行?”
“新羅人的神話始祖檀君也是新羅人口口相傳多年的神靈,想要將其汙名化,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楊易輕笑道。
“這就是曆史悠遠的好處,新羅人雖然口口聲聲自稱是檀君嫡脈,但是他們除了知道君是所謂的天神之子之外,就一無所知。”
“而我大唐就不一樣了,中原華夏神譜體係,每一個神靈,都有出處,除了神話傳說佐證,更有典籍記載,有理有據,聞之讓人信服。”
“譬如女媧,《山海經》提及‘有神十人,名曰女媧之腸,化為神,處栗廣之野,橫道而處,其餘相關記載,亦可見《楚辭》《淮南子》。”
“而伏羲、西王母均是如此《周易》、《左傳》、《世本》、《山海經》、《西山經》等等,均有記載,有名有姓。有據有理。”
“而新羅人口中的所謂檀君恐怕隻有口口相傳的故事,連記載成本的典籍都沒有,這相比之下,想要將新羅的檀君‘寫入我華夏神譜係,簡直是再簡單不過。”
“隨便在某些典籍之中增改一段關於檀君的記載,再將其列為某些傳說傳記中,這新羅神明君就能成為我中原神?體係中的精怪也好、仆役也罷,豈非信手拈來?”
“甚至於讓《大唐日報》重修《西遊記》,將檀君加進去,給個一棍子打死的小角色,也未嘗不可。”
“就算是新羅國憤慨,那又如何?”
“曆史沒有我們長,追根溯源不是我們的對手。”
“引經據典,就說不過我們。”
“說不定若乾年後,他們尊崇的檀君還真就在民間成了我中原神?體係中的精怪、坐騎、仆役,也說不定。”
“到那時,新羅國王再自稱我大唐附屬,我大唐天可汗還要嫌棄他呢。
武皇後眼皮一跳,頗有些瞠目結舌。
這也行?
這手段也太騷了。
她旋即有些哭笑不得。
這位楊家令這一手還真是無賴手段。
這是硬要用源遠流長的曆史,將對方的神靈汙名化。
不過她也不得不承認,這一手的確是有可行性。
畢竟,她中原文化太博大精深,底蘊太深厚了。
想要造個偽神,簡直是信手拈來。
旁邊的上官婉兒已經是徹底服氣了。
這點子壞!
不愧是楊家令。
她現在很期待,那位新羅國王見識楊家令的手段後,會不會氣的罵娘。
武皇後深深的看了楊易一眼。
這廝治國的是個賢才,坑人的時候也是個頂級的禍害。
這樣的奇才,還好握在自己手中。
她抿了抿唇,笑吟吟道。
“這件事既然由楊卿提出來,那就由楊卿親自負責。”
“本宮會下令,讓朝中各部配合你行事。”
“新羅人厚顏無恥,喜歡編造、篡改曆史,那我大唐就以牙還牙。”
楊易拱手一禮。
“是,娘娘。”
一炷香後。
楊易從含元殿內離開,剛走出宮,還沒上車。
便見到旁邊一輛馬車緩緩駛來。
其馬車三重羅傘,蓋頂立鎏金鳳凰,鳳首銜東海明珠。
車身繪製金泥壁繡翟鳥紋,車門把手為雙龍戲珠金屈戌,車前拉著兩匹純白如雪的大宛馬,馬額前金絲芙蓉瓔珞。
如此華貴的馬車,不是太平公主殿下的座駕又是誰?
楊易心裡一怔,旋即反應過來,又好氣又好笑。
這丫頭應該是擔心他被天後懲戒,所以來了。
問題是,他沒被天後娘娘計較,倒是差點被這丫頭給坑了。
人家天後娘娘胸懷博大,怎麼會計較區區一件胸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