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汁兒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零九章 楊家令請罪!武皇後:你有罪,大唐:太平公主飼養指南,橙汁兒羊,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不過天後讓人來請,擺出這般陣仗,他要是當做看不見,未免有些不把天後放在眼裡。
楊易略一思索。
“此事,微臣已經知曉,多謝殿下提醒。”
太平勉強點了點頭,心裡也有些緊張。
她也不知道母後會用什麼態度對待楊易呢。
一炷香後。
含元殿內。
楊易見到武皇後的時候,武皇後又換了一套金紅色絲綢為基底,裙身繡滿孔雀羽線盤繞鳳凰紋的鳳袍長裙,在光線的折射之下,天後娘娘身上的風袍呈現藍綠色幻彩,頗為炫目。
不知道是不是胸衣固定支撐的效果,楊易感覺天後娘娘的胸脯格外的挺拔豐滿,猶如山巒聳立。
楊易深深的吸了口氣,按捺住內心不著邊際的念頭,默默告誡自己是來向天後請罪的,褻瀆天後的內衣,那可是死罪。哪怕當時那件胸衣還不是武皇後的。
武皇後倒是沒想到楊易內心這麼多戲,她朝上官婉兒瞥了一眼。
上官婉兒恭敬一禮,旋即將其他宮女斥退,殿內隻剩下天後,楊易和她三人。
武皇後鳳眉挑起,朝楊易一笑。
“你來了。”
楊易心裡說不出什麼滋味。
他可是知曉這位天後娘娘從來不是什麼心慈手軟之輩。
看起來對他和煦,也隻是對他的“才能”看重,如今自己冒犯了這位天後娘娘,也不知道這位天後娘娘暗地裡怎麼唾罵自己呢。
對待這樣的心機深沉之人,還是不要抱有僥幸之心,如公主殿下說的那般直接請罪就行。
他拱手一禮。
“娘娘,微臣知罪。’
殿內安靜下來。
上官婉兒:“?”
武皇後:“?”
兩人沉默了一會兒。
武皇後沉吟道。
“知罪?你有什麼罪?”
楊易歎了口氣,暗道這位天後娘娘果然是來找他算賬的。
這特麼就算是純粹倒黴了。
他根本沒想過褻瀆這位天後娘娘,結果陰差陽錯的摸了胸衣,簡直是讓人說不清。
這都到這份上,也隻能是硬著頭皮了。
他輕咳一聲。
“微臣不該碰那件胸衣”
殿內氣氛?的一緊。
上官婉兒眼皮一跳,有種要暈過去的感覺。
她從前不能理解伴君如伴虎這句話的內涵,現在算是理解了,這屬實是在君’身邊,能夠聽到的秘密太多了,秘密聽得太多,容易死。
不是,這楊家令為何要提及此事?
天後娘娘也沒打算計較那事兒啊,喊楊家令過來不是為了商議新羅的事情麼?
饒是上官婉兒自詡聰慧,此時也不免有些茫然。
武皇後麵無表情,眼皮跳了跳。
誰特麼還跟你計較那勞什子的胸衣啊。
她堂堂大唐天後,半生起起伏伏,被人罵過,置之死地過,跟長孫老狐狸博弈,跟大唐的九五之尊互相製衡,早已經不知道曆經多少風雨。
區區一個還沒穿的胸衣被你捏了就捏了,本宮會沒有這個心胸容你一個不知者無罪?
更何況你還是本宮的未來女婿,難道本宮能因為這種滑稽的事情,把太平的夫君給噶了?
平日裡聰明絕頂,怎麼到了這種事情上開始犯糊塗了了?
你不提,這件事不就這麼無聲無息的過去了?
武皇後心裡怨念頓生。
這家夥非得讓她尷尬一下。
她沒好氣道。
“什麼胸衣不胸衣的,本宮聽不懂你的話。”
“本宮讓婉兒請你過來,是為了新羅的事情……………”
楊易愣住。
跟胸衣沒關係?
是為了新羅的事情?
他迎上武皇後又好氣又好笑的眼神,忽然反應過來。
這位武皇後要想降罪於他,根本沒必要回避太平。
何況,武皇後於情於理根本不可能因為這種小事,去處罰他這位國之肱骨、天後寵臣、未來女婿。
草!
被太平給帶溝裡去了。
楊易:“………………”
他回過神來,臉色頓時有些尷尬。
麵對這位曆史上赫赫有名的女皇,如今的未來嶽母,他心裡難免有些窘迫,撓了撓頭。
“是微臣誤解了,微臣還以為那胸衣咳咳,不知道那新羅最近又發生什麼事了?”
在武皇後杏眸圓瞪的注視下,他硬生生的將話題拽到了新羅上。
旁邊的上官婉兒頗為好笑的看著楊易。
誰能想到那位總是出人意料的楊家令,居然還有這麼一麵。
武皇後瞥了他一眼,紅潤的唇角抿了抿。
“近日,新羅以‘追剿高句麗餘孽‘為由,派兵越境接管原屬我大唐的契丹鬆漠都督府轄地,扣押我大唐商隊充作‘間諜……………”
楊易眉頭一緊,沉吟道。
“這些新羅人居然膽子這麼大?”
“就算是新羅神文王有雄心壯誌,想要解決百濟、高句麗遺民的民族認同撕裂,需要塑造一個抗唐事跡來鞏固統治、聚集民心,也沒有必要如此囂張。”
武皇後冷豔的俏臉麵無表情。
“當然不止如此本宮還額外掌握了一些消息。”
“如今的新羅軍權乃是掌握在‘毗曇之亂’後崛起的南原金氏武勳一係手中”
“這麼些年來,這些人在新羅蠶食了大量的政治資源,為了達成一些政治目的,跟新羅國內的世家大族們紛紛交好,放任門閥大族剝削百姓,視而不見。”
“以至於近些年來新羅的百姓飽受欺壓,稅賦壓力極大,國內的貴族和百姓之間的矛盾很大,如今故意冒犯我大唐,應該也打著借著外部衝突轉移國內矛盾的想法。”
“另外,他們與倭國關係極好。新羅統一了百濟、高句麗之後,要休養生息,需要大量的錢財。”
“而他們經濟上可以依靠與倭國保持的商貿交易慢慢回血,所以,他們與倭國的海上貿易是不能斷的,因此控製黃海航道需削弱我大唐在遼東的影響力,勢在必行。”
“也難怪他們要圖謀契丹鬆漠都督府轄地。”
楊易若有所思。
大唐的契丹鬆漠都督府所下轄地區與黃海航道有一定的關聯。
黃海航道是連接東部沿海與朝鮮半島等地區的海上通道,而雖然鬆漠都督府並不直接瀕臨黃海航道,但它是當今大唐的東北交通網絡中的重要節點,與營州等地區相連。
而營州又是中原通往東北、朝鮮半島的重要通道,自隋朝以來,從中原通往東北、朝鮮半島,營州幾乎是必經之路。
一旦大唐跟新羅要開戰的話,那黃海航道作為眼下重要的海上交通線,必然會在人員往來、物資運輸起到重要作用,從鬆漠都督府征調的軍隊或物資,完全可以通過營州等中轉,再與黃海航道的運輸相銜接。
這麼一想,隻要新羅想要將與倭國的海上通商貿易線給牢牢控製住,就必須要控製黃海航道,而想要控製黃海航道,就要將鬆漠都督府拿下。
無論是從地理位置還是軍事上戰略上,新羅都有必須要出手的理由。
更不用提鬆漠都督府轄地與中原地區還有經濟上的依賴,往來。
楊易想通了這些,不免有些感慨。
“看來這位新羅王,未必好當。”
“國內危機重重,高句麗、百濟遺民,世家門閥大族,以及軍權和土地兼並的矛盾,想要通過冒犯大唐來解決或者說壓下這麼多疑難,倒也頗有膽略。
“不過,新羅冒犯我大唐的理由縱然有千條,萬條,但是招惹了大唐,他也要能承擔得起代價才行。
武皇後鳳眉微微蹙起,歎了口氣。
“他們是瞄準了大唐無力長途奔襲新羅,當年隋煬帝三征高句麗,以至於國力崩潰。”
“我大唐剛剛結束跟吐蕃的大戰,難以為繼,鎮壓國內的叛亂尚可。”
“但是新羅太遠了,恐怕鞭長莫及。這也就是為什麼本宮要宣你入宮的原因,不知道楊卿有什麼法子能夠對付新羅。”
她的目光落在楊易身上,心裡還有句話沒說出口。
可不是因為什麼胸衣不胸衣!
楊易陷入沉思之中。
少頃。
楊易迎著武皇後略顯期待的目光,微笑道。
“娘娘,既然新羅人是為了黃海航道,想要我大唐的契丹鬆漠都督府,那我們乾脆關閉登州,萊州兩市舶司,禁止新羅船隊停泊補給,如此一來,他們沒了停泊補給的地方,跟倭國的貿易就隻能斷了”
武皇後眉毛一挑。
她差點忘了這一茬,既然新羅人就是為了航道不受影響才選擇冒犯大唐,那大唐乾脆就從航道本身出手。
她微笑道。
“這倒是一招妙計,不過倭國未必會坐視這等事情發生。”
“新羅人也是倭國的重要貿易夥伴。
“若是倭國人也有意見呢。”
楊易輕笑道。
“天後娘娘莫非忘了,倭國如今的對外海鮮貿易隻能依附於我大唐,倭國人這半年來,在我大唐的海鮮貿易上吃到了不少甜頭。
“雖然還未完全形成依賴的關係,但是掣肘之勢已成!”
“據我所知,倭國現在的大量農民都在漁業上投入了身家。”
“舉國上下,都靠著我大唐的海鮮市場吃的盆滿缽滿。”
“如今我大唐若是完全剝離對倭國海鮮的需求,那他們雖然不至於覆滅,但是至少也是傷筋動骨,一蹶不振。”
“這些倭國人哪裡敢對我大唐有什麼意見?”
“區區新羅和大唐相比,哪個市場更加重要,他們想必還是能夠衡量的出來。”
武皇後聞言心裡一震,忽然反應過來之前楊易給她獻的針對倭國的毒策,就是讓倭國在經濟上對大唐形成依賴的關係。
而如今,倭國的漁業也的確是蓬勃發展。
她還真就差點忘了這一茬。
武皇後深深的吸了口氣,心中卻是安定下來。
隻此一計,就能夠讓新羅焦頭爛額。
她笑眯眯道。
“這法子不錯。”
“不過此法雖然對新羅的經濟上重重一擊,但是恐怕不能叫他們放棄契丹鬆漠都督府。”
楊易卻是毫不慌張,笑道。
“天後娘娘所言極是”
“新羅人胃口很大,即便是吃了癟,也不可能這麼輕易的放了到嘴的鴨子,所以我們不僅要給他們的經濟重重一擊,還要把新羅的經濟攪和的天翻地覆才行。”
武皇後一怔,下意識道。
“天翻地覆?”
旁邊的上官婉兒也有些疑惑的看著楊易。
新羅人距離大唐何止千裡,這位楊家令又有什麼底氣能夠讓新羅的經濟天翻地覆?
楊易嘴角一勾。
“新羅人除了跟倭國有海上貿易之外,在陸地上也有大量的商業貿易,不說我中原,就是遼東還有契丹,還有奚、室韋、??等族。”
“而我大唐中原又是陸地上最大的貿易國,諸多國家部族都不可能繞過我大唐,就說這粟特人的商隊,便喜歡遊走於於各國,以物易物。
武皇後有些不明所以,細長的眉毛微微蹙起,遲疑道。
“與這些各個部族的商隊有什麼關係?”
楊易輕笑道。
“這些商隊遊走於各個國家之間,所需貨幣多樣。”
“每個國家之間的通行貨幣也不一樣。”
“就好比我大唐乃是開元通寶,而新羅人仿照我大唐的開元通寶,造出來新羅貨幣:和同開你。
“天後娘娘隻需要下令戶部鑄造‘和同開你的仿幣,其含銅量僅三成,通過粟特人之類的商隊,將“和同開你的仿幣大量輸入新羅。”
“不出一年,新羅人的和同開你必然貶值數倍。”
“而其後娘娘再在安東都護府設立‘錢幣兌換司’,規定新羅商賈可以以10:1比例,用和同開你兌換我大唐的開元通寶,此舉不僅能夠有效鞏固我大唐的貨幣價值及其主導地位,更能將新羅人的銅大量外流到我大唐”
“長此以往,不出三年,新羅人的貨幣就會分崩離析、物價飛漲。”
“新羅國內百姓必然苦不堪言,我大唐隻需要隨便在外交貿易上卡卡脖子,比如糧食、鹽提價,限製新羅絲入大唐,以及提高熊津江口入境的稅,到那時,他們便是我大唐刀俎上的魚肉。”
“任天後娘娘煎、炸、烹煮。”
殿內頓時安靜下來。
武皇後紅潤的嘴唇微張,鳳眸中滿是驚愕。
造“假幣”輸送給新羅?
她還真沒有想過居然還有這麼“臟”的手段。
這位楊家令的計策當真是陰險毒辣。
tit
用這種計策,對付這些不要臉的新羅人,想想心裡還真是爽利。
旁邊的上官婉兒也是瞠目結舌。
楊易的計策她已經明悟過來,自然知道其中的可行性。
正因如此,她才心裡暗自咂舌。
這位楊家令還真是做到了遠隔萬裡,不費一兵一卒,就能摧毀一個國家。
這腦袋也太好使了,就是這計策有些不拘小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