姒洛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389章 龍潛於淵(34),四合院:一人縱橫,姒洛天,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處暑的風裹著醉豆的醇香漫過西坡時,林野正蹲在雙圈竹架下拾豆。今年的豆莢炸開得格外烈,綠珠般的豆粒砸在去年的竹籠上,發出咚咚的響,像誰在裡頭敲著小鼓。他數著竹匾裡的醉豆,七十三顆飽滿的豆粒上都泛著琥珀光,其中林念那株結的豆,殼上竟印著片淡淡的桂花影,是春天埋種時粘的花瓣烙下的印。

“該給醉豆換壇了。”母親提著新陶壇走來,壇底鋪著層芝麻殼,是從林思的竹籠裡掃的,“你爹說醉豆得‘三換壇’,頭壇浸酒,二壇拌花,三壇藏香,這樣明年種下時,根須才會帶著三層味往深裡紮。”

林野把醉豆倒進新壇,芝麻殼在壇底簌簌作響。他發現林想的醉豆裡混著根細麻線,是從母親的舊圍裙上拆的,線頭上還沾著點枇杷膏的琥珀漬,想來是收豆時不小心纏上的。老瞎子說過,帶線的豆種能順著線找到家,就像孩子攥著娘的衣角不會迷路。

老瞎子在無字碑前編香籃,篾條是用今年的新竹架劈的,泡過槐花酒的篾條帶著韌勁,編出的籃紋裡嵌著野菊乾花。他往每個籃子裡都放了把醉豆,籃沿纏著圈麻線,線頭上係著顆炒芝麻。“香籃藏魂,”他的白瞳對著陶壇,篾條在膝間繞出菱形的網,“你娘把枇杷膏熬進了麻線裡,看著是乾的,摸著才覺出黏,就像孩子們的牽掛,看著淡,其實早纏成了團。”

九月初九那天,林野把香籃掛在石碑旁的竹架上。七十三隻香籃在雙圈竹架間晃悠,醉豆在籃裡滾動,發出細碎的響,像串會呼吸的風鈴。他特意把林念的香籃掛在最高處,這樣桂花飄來時,能先落進她的籃裡——去年她的醉豆上沾的桂花,就是被風從高處吹下來的。

“你爹說登高的豆最有勁兒,”母親往香籃裡撒了把乾桂花,“念丫頭小時候總愛爬老槐樹,說‘站得高才能看見螢火蟲飛多遠’,現在讓她的香籃也站得高高的。”

林野看見林思的香籃裡,芝麻殼總往醉豆底下鑽,像她小時候總愛把糖紙藏在枕頭下。石碑旁的磨刀石縫裡,卡著顆去年的醉豆,殼已經半腐,露出的豆瓣上竟長出根細白毛,像在石縫裡紮了個小根。

“思丫頭的豆在石縫裡醒了呢。”母親用手指把白毛理了理,“你看這根須往磨刀石裡鑽,是想跟你爹的力氣纏在一塊兒呢。”

十月的霜把香籃染成了淡金色,林野開始拆豆苗架。乾枯的豆藤纏著竹條,上麵還掛著沒摘淨的豆莢,藤皮上的酒痕在霜裡凝成了琥珀色的晶。他把竹條捆成捆,堆在老槐樹下,準備來年劈成篾條前再泡次新酒——這些竹條吸了醉豆的魂氣,編出來的香籃準能留住更多念想。

母親在竹條堆上蓋了層舊棉絮,是用三個妹妹的舊棉襖拆的,棉絮裡還裹著點螢火蟲的磷粉,夜裡會透出幽幽的光。“彆讓竹條凍著酒魂,”她拍著棉絮上的霜,“你爹說酒魂怕寒,凍著了就會哭,哭出來的酒氣是酸的,孩子們不愛聞。”

老瞎子用拆下來的豆藤編了個小小的磨盤,藤條間纏著麻線,磨盤眼裡嵌著顆醉豆,轉起來能聞到酒香。他把磨盤放在磨刀石旁,磨盤下墊著片槐樹葉,葉麵上用朱砂畫了個“力”字。“給豆魂練力氣,”他的木杖輕輕推著磨盤,“冬天沒事就磨磨,開春種下去,根須才能把土抓得更牢,就像你爹磨鐮刀,越磨越鋒利。”

十一月的雪落下來時,林野往香籃上蓋了層麻布。今年的雪帶著點酒氣,落在麻布上像撒了層細鹽,香籃的輪廓在雪地裡鼓鼓的,像孩子們揣著糖果的小兜。他在每個香籃旁都插了根酒竹蜻蜓,是用泡過三次酒的竹條做的,翅膀上的名字被雪蓋了層白,卻擋不住底下透出的酒香。

“竹蜻蜓能引酒香,”母親往竹蜻蜓的底座上澆了點新釀的枇杷酒,“凍住了也能把香味往石碑裡送,就像孩子們在雪地裡烤火,再遠也能聞見暖烘烘的味。”

林野看見林想的竹蜻蜓總往木屋的方向歪,麻線纏著香籃的網眼,把籃子拉得低低的,像在偷看屋裡熬枇杷膏的母親。父親的身影在雙圈竹架外徘徊,正用手把被雪壓彎的香籃扶正,左肋的槐樹葉上積著雪,卻不融化,綠得像塊浸在酒裡的翡翠。

臘月裡,鎮上的孩子們送來七十三盞酒燈籠,燈罩是用槐花酒浸過的紙做的,畫著醉豆和香籃,是照著西坡的樣子畫的。領頭的小柱子說,這是“醉魂燈”,“先生說酒能抗凍,我們給姐姐哥哥們送燈,讓他們冬天聞著酒香睡,就像睡在酒壇裡暖和。”

林野把酒燈籠掛在香籃旁的竹蜻蜓上,燭火透過燈罩,在雪地上投下晃動的光斑,像醉豆在雪地裡發芽。他認出林念的燈罩上,螢火蟲的翅膀塗了磷粉,在燭火裡亮得像真的,是小柱子照著學堂拓片畫的,還特意多畫了幾顆芝麻當星星。

“念丫頭的燈裡住著真螢火蟲呢。”母親給燈罩撣掉雪,指腹蹭過磷粉時,燈罩裡突然閃過點綠光,“你看這光跳的,準是她把布偶裡的螢火蟲放出來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四合院:一人縱橫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四合院:一人縱橫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