姒洛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390章 龍潛於淵(35),四合院:一人縱橫,姒洛天,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雨水節氣的雨絲剛漫過西坡的銅花地,林野就蹲在銅盒前翻檢銅籽。被雨水浸得發脹的銅籽裹著層淡綠的花鏽,七十三顆籽在掌心滾動時,能聽見細微的“沙沙”聲,像裡麵藏著片小小的銅葉。他數到林念的銅籽時,突然發現螢火蟲印記的翅尖多了個針尖大的孔,孔裡嵌著點暗紅,是去年銅鈴的銅屑滲進去的。
“是念丫頭在給銅籽透氣呢。”母親提著竹籃走來,籃裡裝著新鑿的銅片,片上都鑽了七八個小孔,“你爹說銅器得透氣,不然魂氣會悶壞,就像給孩子們做的虎頭鞋,總得在鞋底紮幾個眼,好讓腳底板喘氣。”
林野把銅籽埋進摻了銅屑的土裡,每個坑底都墊了片帶孔的銅片。李丫的牡丹銅籽旁,那半塊玉佩又從碑縫裡滑出來,正好壓在銅片的孔上,碧綠色的玉麵透過孔眼,在銅籽上投下片細碎的綠影,像給這顆籽蓋了個翡翠印章。
老瞎子在無字碑前擺了七十三根銅絲,絲的末端都彎成小鉤,鉤著顆去年的銅花籽。他用木杖把銅絲往土裡按,銅鉤紮進泥裡的聲音像細小的錘擊。“銅絲能引地脈裡的銅氣,”他的白瞳對著雨霧,銅絲上的花鏽在雨裡泛出微光,“你爹當年給孩子們做銅鎖時,總在鎖芯裡纏根銅絲,說這樣鎖才咬得緊,魂氣跑不了。”
三月初三銅芽冒頭時,西坡的晨霧裡浮著層銅腥味。七十三株銅芽頂著花鏽破土,子葉上的印記比去年更清晰:林思的小辮梢纏著根細銅絲,像故意編上去的;林想的紅頭繩印記上結著個銅花結,是用三股銅絲擰的;林念的螢火蟲翅膀上,那個針尖孔裡鑽出根銅色的須,在霧裡輕輕顫。
“是孩子們自己擰的銅絲。”母親給銅芽澆水時,指尖剛碰到林想的子葉,銅花結就轉了半圈,在子葉上留下道淺痕,“想丫頭總愛給紅頭繩打結,說‘這樣才不會被風吹跑’,你看這結擰的,跟她當年係在你手腕上的一模一樣。”
林野給新銅芽搭架時,用的是去年浸過槐花汁的銅針。這些銅針吸了一冬的槐花香,表麵結著層淡綠的鏽,像裹了層翡翠。他把銅架搭成了穹頂形,七十三道銅拱連在一起,像座小小的銅殿,殿頂係著的紅頭繩在風裡飄成道紅線,把所有銅芽都串在了一起。
四月的“回魂日”,學堂的先生送來台舊銅琴,是鎮上老琴師捐的,琴弦斷了三根,琴身上刻著個沒完工的“樂”字。先生說這是“魂音琴”,“讓姐姐哥哥們能接著把音續上,就像我們在學堂裡唱歌,一句都不能少。”
林野把銅琴擺在銅屋旁,琴旁放著父親的銅哨,哨眼裡卡著片銅花瓣。他往斷弦的位置換了三根新銅絲,是從銅花藤上拆的,絲頭剛纏上琴軸,“樂”字的最後一筆突然自己長出半寸,銅屑簌簌落在琴箱裡,像誰在輕輕敲琴。
“是念丫頭在彈琴呢。”母親摸著琴身上的刻痕,“她小時候總蹲在老槐樹下聽蟬鳴,說‘要編首能讓螢火蟲跳舞的曲子’。你看這筆畫歪的,跟她當年在沙地上畫的音符一個樣。”
五月的槐花開得潑潑灑灑,落在銅琴上,給琴弦染了層淡綠。林野發現“樂”字的空白處,突然多出三個小小的銅腳印,是用銅屑堆的,林念的腳印旁畫著隻銅螢火蟲,林思的踩著片銅槐葉,林想的腳印裡纏著根銅絲,像剛從紅頭繩上踩過。
“孩子們在補這個‘樂’字呢。”老瞎子用木杖指著腳印,“你爹當年總說,樂不是寫出來的,是唱出來的,這腳印就是她們在往樂裡走。”
林野往銅琴旁埋了壇新釀的銅花酒,酒壇口用銅片封著,上麵壓著塊父親的舊銅磨刀石。他知道這酒會滲進銅絲裡,讓“樂”字的筆畫更牢,就像父親當年總往銅器上抹桐油,說“這樣才經磨”。
六月的銅藤爬滿穹頂時,竹架下的野菊開得正豔。淡紅色的花瓣總往銅藤上落,像給每個銅節都戴了朵小帽。林野發現李丫的銅藤上,那半塊玉佩又從碑縫裡滾出來,正好卡在最粗的那個銅節上,陽光透過玉佩照在銅藤上,映出朵淡綠色的牡丹影,在銅節上慢慢轉。
“李丫娘說她當年總偷戴娘的玉鐲,”母親用手指把玉佩往銅節旁推了推,“說‘玉比銅亮’,現在這玉佩真的讓銅藤開出玉牡丹了。”
七月初七那天,林野摘下第一朵銅花,是林思的那株。銅花瓣剛觸到掌心,突然發出陣細微的顫音,跟銅琴上的某個音一模一樣。他把銅花分給母親和老瞎子,三人放在耳邊聽,裡麵竟藏著段模糊的歌聲,像三個丫頭在哼唱小時候的童謠,林思的調最準,林想的帶著點跑調,林念的混著些銅鈴的響。
夜裡,銅琴突然自己響了起來,斷過的那三根弦彈出段新調子,銅屋的銅牆跟著共振,把調子傳得很遠。七十三株銅花的花瓣同時張開,在月光下閃成片銅色的海,海中央浮著三個小小的人影,都穿著銅絲編的衣裳,林念的裙擺上綴著銅螢火蟲,林思的袖口纏著銅槐葉,林想的紅頭繩纏在銅琴的琴軸上,跟著琴弦一起顫。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四合院:一人縱橫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四合院:一人縱橫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