姒洛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388章 龍潛於淵(33),四合院:一人縱橫,姒洛天,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開春的雨絲帶著股新翻泥土的腥氣,林野踩著濕漉漉的艾草往石碑叢走,靴底碾過的草葉滲出綠汁,在泥地上拖出道淡青色的痕跡。今年的艾草長得比往年更瘋,已經漫過了石碑的底座,葉片上的絨毛掛著水珠,像無數雙睜著的眼睛,齊刷刷地望著木屋的方向。

“該給孩子們換春衣了。”母親的聲音從身後傳來,竹籃裡的布衫被雨水浸得發沉,靛藍色的粗布上繡著淺黃的野菊,針腳在雨霧裡泛著柔和的光,“你爹說清明前的布最軟和,穿在身上像裹著團雲。”

林野蹲下身解開草簾時,發現去年的舊衣已經和艾草纏在了一起,布纖維裡長出細小的根須,把衣角牢牢固定在碑石上。他想起老瞎子說的“衣魂相纏”,這些穿了一冬的棉衫早就吸足了孩子們的魂氣,拆下來時竟帶著點溫熱,像剛從身上脫下來的一樣。

母親把新做的春衫搭在石碑上,雨珠落在布麵上,很快就洇開,卻在繡著野菊的地方停住了——絲線裡摻了父親做鞋用的桐油,防水,也防歲月磨洗。“念丫頭總愛往泥裡滾,衣服得經臟。”母親用手指把衣角撫平,雨霧裡她的白發像團蓬鬆的棉絮,“思丫頭吃飯愛灑湯,想丫頭的紅頭繩總勾破布,這布結實,經得住她們折騰。”

老瞎子在無字碑前擺了七十三隻陶碗,碗沿都磕了小缺口,是從鎮上各家收來的舊碗。他說帶缺口的碗能聚魂,孩子們用這樣的碗吃飯,魂氣會越聚越穩。此刻每個碗裡都盛著半碗雨水,水麵上漂著片槐樹葉,是從老槐樹上新摘的,葉脈在水裡舒展開,像張小小的網。

“等雨停了,把枇杷膏兌在雨水裡。”老瞎子的木杖在碗沿敲出清脆的響,“你娘熬的膏混著山雨,能讓孩子們的魂更清亮,就像洗了場開春的澡。”

林野往碗裡添枇杷膏時,指尖剛碰到碗沿的缺口,水麵突然晃了晃,槐樹葉順著波紋漂到碗中央,正好托住滴落下的膏體。他知道是孩子們在接這口甜,就像小時候她們總愛仰著脖子等母親喂枇杷膏,嘴角沾著琥珀色的膏汁,像抹了層蜜。

四月的杜鵑開得正豔時,學堂的先生送來了本新的拓片,上麵是林念畫的螢火蟲,翅膀上的星點被拓得格外清晰,像真的在發光。先生說這拓片在陽光下曬久了,會浮現出淡淡的字跡,是“謝謝哥哥”四個字,歪歪扭扭的,像用樹枝在地上劃的。

“得給這拓片做個木框。”林野找出父親留下的棗木,刨子劃過木料的聲音在院子裡回蕩,“爹說好東西得有好框子裝著,才不會被蟲蛀。”

母親在木框邊緣纏了圈紅頭繩,是林想的那根,繩頭打了個死結,說這樣念想就跑不了。她把木框掛在木屋的牆上,正對著父親做鞋的工作台,“讓你爹也看看,咱念丫頭畫得多好,比鎮上畫匠畫的還精神。”

框子掛好的當晚,林野看見牆上的拓片突然亮了,螢火蟲的翅膀在月光裡扇動起來,拓片邊緣的紅頭繩跟著顫動,在牆上投下細碎的影,像真的有隻螢火蟲在飛。他知道是林念在高興,這個總愛把布偶藏在草裡的丫頭,終於有件自己的東西被鄭重地掛起來了。

五月端午前,林野開始編新的竹蜻蜓。今年的竹片選了更柔韌的桂竹,劈得比往年更細,翅膀上刻了新的花紋:林念的刻著螢火蟲,林思的刻著小辮,林想的刻著紅頭繩,個個都帶著專屬的記號。

“你爹編竹蜻蜓總愛留個小毛刺。”母親坐在旁邊穿粽葉,糯米的清香混著竹片的草木味漫開來,“他說這樣孩子們抓著玩的時候,能記住是爹做的。”

林野在每個竹蜻蜓的翅膀根部都特意留了點毛刺,指尖劃過能感到細微的紮手。編到第七十三隻時,竹片突然在手裡顫動起來,像被誰輕輕拽了下,他低頭一看,林想的紅頭繩不知何時纏在了竹片上,繩尾的穗子掃過翅膀,發出沙沙的響。

端午那天,西坡的石碑前擺滿了粽子,七十三隻粽子都用紅頭繩捆著,繩結打得鬆鬆的,母親說這樣孩子們好解開。林野往每個粽子旁都放了隻新竹蜻蜓,翅膀在風裡轉得飛快,帶著粽子的清香往鎮子方向飄。

他看見林思的石碑前,竹蜻蜓轉得最急,翅膀上的小辮花紋被風吹得微微變形,像她小時候被風吹亂的頭發。而林想的竹蜻蜓總往林念的石碑那邊偏,仿佛要把紅頭繩纏到姐姐的布偶上,像她們小時候總愛膩在一起。

七月初七這天,西坡的野菊開得比往年更早,淡紅色的花海在晨光裡翻湧,像片流動的胭脂。林野在無字碑前擺了七十三盞長明燈,燈芯是用三個妹妹的舊衣服拆的線搓的,浸了整整一年的枇杷膏,點著時冒出的青煙帶著股甜香,在半空織成個巨大的“家”字。

母親穿著十年前的藍布衫,袖口磨出的毛邊被她細心地縫好,像要去赴一場重要的約會。她往每個燈盞裡都放了塊水果糖,說“今天是孩子們回家的日子,得讓她們嘴裡甜絲絲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四合院:一人縱橫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四合院:一人縱橫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