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兄弟相殘父子反目,不亡才怪!
堂燕歸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57章 兄弟相殘父子反目,不亡才怪!,三國:臥龍姐夫,忽悠劉備搶荊州,堂燕歸來,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357章兄弟相殘父子反目,不亡才怪!給他個無法拒絕的誘惑,反戈一擊! 眾人大驚失色。 沮授也罷,張郃也好,無不是神色大變。 任誰也沒料到,袁紹竟然一怒之下,牽怒於田豐,要將之斬殺! 田豐是誰? 那可是現下魏國文官之首,德高而望重。 憑借著田氏一族在河北的影響力,憑借著剛毅忠正的名聲,在魏國士民心中影響力何等巨大。 何況袁紹能重登王位,更多賴了田豐的功勞。 這樣一位既有名望又有功勞,忠義無雙的重臣,你袁紹竟然要當眾斬殺? 瘋了吧! “大王息怒啊!” “田元皓雖是言語衝撞了大王,但畢竟忠言進諫,懇請大王收回成命,萬不可殺此忠臣啊!” 沮授第一個跪了下來,為田豐求情。 “大王,田元皓德高望重,倘若在此時殺此忠義之臣,臣隻怕會令我大魏人心浮動!” “請大王開恩,收回成命才是。” 顏良也跪了下來,跟著沮授苦勸袁紹手下留情。 其餘眾臣們紛紛跪下,為田豐求情。 袁紹看著遍地伏跪求情的眾臣,眼中的怒意漸漸熄弱下去,轉而卻變成了深深忌憚。 田豐是殺不了了,至少是在今日殺不了。 現下自己初回大位,正需重新聚攏人心,若非不顧眾臣勸阻,執意要殺田豐這個重臣,豈非失儘人心? 隻是田豐剛而犯上,若就這麼輕易放過,自己君王的權威何在? 田豐如此德高望重,竟有這麼多大臣求情,背後又有田氏一族為後盾,這威望儼然已蓋過了自己這個君王,這還得了? “田豐不能殺,孤之威嚴也不能有損,田氏亦需要打壓!” 袁紹權衡利弊,心中已有了主張。 於是殺意強壓下去,拂手冷冷道: “念在眾臣求情,孤就饒你一死,隻是你如此忤逆不敬孤,死罪可免活罪難逃!” “來人,將田豐押解下去,關入大牢中叫他好好反省反省!” 眼見袁紹不殺田豐,隻是將其下獄,沮授等人暗鬆一口氣,亦不敢再多勸。 左右禦林衛一擁而上,便將田豐拿下,強行向城下架去。 田豐非但不感激袁紹不殺之恩,臉上反倒是湧起深深的悲涼與絕望,仰天一聲長歎。 “兄弟相殘,父子反目,可惜了我河北這大好河山,終將為他人所有,為他人所有啊……” 眾人皆是捏了把汗,暗責田豐不知生死,袁紹都饒你一死了,你還在這裡陰陽袁紹,你這不是自己找死麼? 所幸袁紹終究還是強忍住了殺心,直至田豐被拖下了城樓,拳頭緊握到哢哢作響,都沒有再下殺令。 “傳孤之命,即刻集結兵馬,孤要親往南皮,取了那逆子項上人頭!” 袁紹沒殺成田豐,怒火又轉移到了袁尚身上,竟要起兵討伐。 眾人剛鬆一口氣,立時又大吃一驚。 “大王息怒,萬不可如此啊。” “三公子雖抗王命,並未回鄴城請罪,但名義上已去掉王號,仍舊尊奉大王為父王,且率軍去南皮也是打著招兵賣馬,拱衛鄴城側後的旗號。” “至少在表麵上,三公子並未反叛作亂。” “大王若現下率軍征討,等於向我大魏臣民宣布,三公子謀逆作亂!” “子逆父,父殺子,四方子民們會怎麼看?” “隻怕轉眼間便會人心瓦解,各州各郡陷入分裂內亂之中。” “如此一來,隻會給了劉備可趁之機,其率楚軍趁勢北上,鄴城危矣,我大魏危矣!” “臣請大王,以大局為重,萬不可在此時對三公子用兵啊!” “就算要討伐三公子,也絕不能在此時!” 田豐被下獄,沮授卻並未吸取教訓,接過了第一諫臣的頭銜,一通利害分析,便袁紹給懟了回去。 袁紹剛被田豐懟完,現下又被沮授懟,心裡邊堵得慌啊。 隻是他到底乃一方之主,哪怕再怒火攻心,卻仍保留著幾分理性。 思緒一轉,袁紹很快就意識到,沮授的反對不無道理。 現下討伐袁尚,清理門戶,隻能是令劉備漁翁得利,將魏國推向覆滅。 “孤現下可用之兵,不過五萬餘人,若不討平了那逆子,如何奪回他手中四萬兵馬?” “沒有那四萬兵馬,就憑手頭這些兵力,孤如何守得住鄴城,如何抵擋十七萬楚軍?” “沮公與,這些事情,你有沒有考慮過?” 袁紹舉起拐柱,指著沮授厲聲喝問道。 沮授語塞。 “若非大公子郭圖他們降了劉備,黎陽失陷,河北門戶大開,我大魏形勢也不至於落到今日這般困境呀……” 張郃搖頭一聲歎息。 他這番歎,看似無意,實則是想將袁紹的怒火,引向了降劉備的袁譚身上。 畢竟他們還是河北一派,倘若哪天袁紹沒了,保不齊他們還得重新擁立袁尚為王。 現下雖懾於袁紹的威信,不得不暫時離開袁尚聽從袁紹號令,但未免將來被袁尚秋後算賬,該替袁尚開脫的話還是要說的。 果然。 袁紹心中滾滾怒火,立時被張郃無意間的歎息,引向了袁譚身上。 “砰!” 袁紹拐杖一擊地麵,萬般憤恨道: “那個貪生怕死的逆子,當年為大耳賊所俘,今日不顧孤大魏基業,竟在向那大耳賊屈膝,當真是丟儘了孤的顏麵。” “還有郭圖那個奸賊,孤待他不薄,他竟煽動袁譚降劉!” “可恨,可恨啊,孤要滅郭圖全族!” 張郃等人皆不作聲。 郭圖乃汝潁派眾謀士中,僅存的一枚碩果,乃是他們的眼中釘肉中刺。 袁紹要滅郭圖滿門,自然是他們所樂見,樂得看熱鬨。 “不可,大王千萬不可如此!” 沮授卻再次出言,斷然阻止袁紹的滅族之怒。 “沮公與,你為何屢屢與孤唱反調?” “孤伐袁尚那逆子你阻止,孤要滅郭圖那叛賊滿門,你為何還是要反對?” “難不成你也跟那田豐一樣,仗著孤對你們的信任,就公然忤逆孤不成?” 袁紹是氣不打一處來,衝著沮授喝問道。 沮授卻麵無懼色,正色道: “大公子降了那劉備,確乃貪生怕死所致,這臣從未否認。” “但這其中,亦有三公子削其兵馬,欲置其於死地所迫的原由在內。” “故以臣之見,大公子和郭圖的降劉,本就是迫不得已,並非出自於其本心。” “現下大公子若是滅了郭圖滿門,不光郭圖為對大王恨之入骨,誓死效忠劉備。” “大王子也會心生恐怖,必在郭圖的煽動下,死心踏地的為劉備而戰,來對付我大魏。” “以大公子的身份,倘若他奮不顧身,為劉備衝鋒陷陣,我大魏將士們會怎麼樣?” “現下人心已亂,這豈非是雪上加霜?” “故臣請大王以大局為重,暫不滅郭氏一族才是。” 沮授語重心長的講了一大通理由,也替袁譚說了幾句公道話。 袁紹眼中殺意漸消幾分,卻依舊恨恨不甘道: “就算是為了大局,可那逆子降劉,郭圖那奸賊背叛了孤,孤若不重重罰治,何以服眾?” 袁紹還是不甘心,總想用殺戮來發泄一下怒火,以樹立自己的威懾。 就在這時。 沮授眼中一道精光閃過,仿佛突然間受到了某種啟發,精神陡然大振。 “臣倒是覺得,大王非但不該滅郭圖一族,還當親自往郭府,安撫郭氏族人。” 袁紹懵了。 左右顏良,張郃等人,一個個也震驚的目光射向沮授。 郭圖煽動袁譚降劉備,背叛了大魏,背叛了他袁紹。 你不讓袁紹滅郭氏一族便罷,還要讓袁紹親自往郭府,籠絡安撫離圖家人? 這不是有病嘛… “沮公與,你——” “大王!” 沮授打斷了袁紹的暴怒,搶先一拱手: “臣所以請大王安撫郭圖族人,正是為了做給大公子和郭圖看,正是要利用他二人,助大王一舉擊破劉備大楚,扭轉乾坤!” 袁紹身形陡然一顫,到嘴邊的怒言瞬間瓦解,臉上的怒色也立時化為驚奇。 一道曙光,在其眼中湧現。 袁紹壓下怒意,急問道:“沮公與,你這話什麼意思,孤不明白?” 沮授見袁紹冷靜下來,不由鬆了口氣。 稍稍平伏下心緒後,他才不緊不慢道: “適才臣已分析過,大公子也好,郭圖也罷,他們降了劉備皆是為形勢所措,為求保命而已。” “如今大王已重登大位,執掌大魏,這於大公子和郭圖而言,無疑是極大的利好。” “這意味著,三公子已無法借助於魏王的身份,來置他們於死地。” “臣相信此時的大公子,定然已心生懊悔,萌生了重歸大王的心思。” “大王可借著安撫郭氏族人為契機,以顯示大王的寬宏大度,同時派人速去密見大公子,以父子之情及重利相誘,令其率所部充當內應。” “接著大王便可放手一搏,儘起手中兵馬對楚軍發動出其不意一擊,再由大公子及其部眾充當內應!” “裡應外合,定然能殺劉備一個措手不及,一舉擊垮他十七萬大軍,扭轉乾坤!” 袁紹精神大振,眼中怒色一掃而空,化為無儘的驚喜。 袁譚降了劉備時,手中還握有一萬五千兵馬。 劉備為顯示氣度,以及對袁譚的安撫,這一萬五千兵馬依舊由其統帥。 若由袁譚這一萬五千兵馬做內應,出其不意反守為攻,確實有極大可能大破劉備! “好好好,公與此計甚妙!” “照你所說,孤確實可恕他二人無罪!” “他二人若能立下大功,孤不光可恕其前罪,還當重重封賞他們!” 袁紹情緒激動起來,臉上陰雲一掃而空。 “公與此計倒是不錯,可是什麼樣的重利,能使大公子重歸大王呢?” 張郃卻執懷疑態度。 袁紹立時冷靜了下來,眉頭重新皺起,目光轉向了沮授。 “有一樁大利,隻要大王肯給,臣料大公子絕無拒絕的理由,必會重歸大魏!” 沮授胸有成竹的神色間,透出幾分彆有意味的深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