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你是要做亡國之君啊!打我的臉
堂燕歸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56章 你是要做亡國之君啊!打我的臉,三國:臥龍姐夫,忽悠劉備搶荊州,堂燕歸來,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356章你是要做亡國之君啊!打我的臉?斬了這目無君上的逆臣! 鄴城,王宮。 袁紹喘著粗氣,拄著拐杖,在心腹大將顏良的攙扶下,艱難的登上了王座。 就這麼幾步路走下來,他已是累到氣喘如牛,額頭汗出如漿。 階下田豐等眾臣,眼見袁紹這副樣子,心中皆是重新蒙上了一層陰影。 任誰都看得出來,袁紹蘇醒之後的身體狀況,與昏迷前相比,已是斷崖式的跌落。 照這般樣子發展下去,就算袁紹重登王位,掌控大權,隻怕也活不過數月。 劉備十七萬大軍,卻是兵臨鄴城在即,這場生死國戰,至少也得打個一年半載。 介時若是打到一半,袁紹病死了,誰來主持大局? 再扶被降為世子的袁尚,重登王位,來統帥他們對抗楚國嗎? 可袁尚若再登王位,他們這些擁立袁紹重掌大權之人,又將如何自處? 袁尚會對他們善罷甘休,會不對他們秋後算賬嗎? 眾臣心思翻轉,無不為自己的未來擔憂,皆是開始暗自為自己找起了後路。 “王後劉氏何在,可有尋得下落?” “審配何在,為何不來上朝?” 緩過神來的袁紹,拄杖敲擊地麵,厲聲喝問道。 眾臣無人敢吱聲,目光皆是轉在了田豐身上。 這麼多大臣,也隻有田豐這個德高望重的老臣,在袁紹麵前敢說實話,而不懼被袁紹牽怒。 田豐深歎一聲,隻得默默出列。 “回稟大王,臣等已查明,王後乃是偷潛入宮,躲入了審府。” “爾後審配便帶著審氏一族,由西門出鄴城,現下已不知去向。 “臣猜測,王後必是隨著審配一並出城。” “依臣之見,他們多半是南下往武城,去投奔三公子去了。” 田豐將實情道出。 袁紹立時怒目圓睜,怒火嗡的一下就衝上了頭顱,拄杖猛擊地麵,大罵道: “好個毒婦,孤前日說要殺她,她就敢逃出城去投奔他兒子!” “還有審配,他好大的狗膽,竟然也擅自出城去投奔那逆子!” “他們想乾什麼,難不成他們想跟那逆子合起夥來,造孤的反不成?” 大殿內,回蕩著袁紹憤怒的咆哮聲。 眾臣戰戰兢兢,不敢吱聲。 “請大王以身體為重,切莫動怒才是。” 田豐滿臉關懷的勸說著,爾後道: “以臣之見,王後和審配皆因矯詔之過,害怕為大王追責治罪,所以才會冒險出城去投奔三公子。” “臣覺得,他們隻是想保命,未必敢公然造反。” “至於三公子,他理應也不敢舉兵造反,背負上叛父的罵名,為天下人唾棄!” 袁紹心中翻騰的怒火,這才壓製了下來,連喘幾口氣,稍稍恢複冷靜。 略一沉吟後,袁紹冷哼道: “孤量他們也沒那個膽子,敢造孤的反!” “再派信使往武城,速速催那小子把九萬大軍,連同劉氏那毒婦,還有審配那個逆臣,給孤帶回鄴城來!” “若他識相聽話,恪守孝義,孤就還認他這個兒子,繼續令他做世子!” “若他執迷不悟,還貪戀王位,不忠不孝,休怪孤不念父子之情!” 袁紹是極度自負,顯然視袁尚審配之流,如同股掌之中的玩物一般,可任由他來擺布。 田豐眉頭微皺,眼中卻閃過幾分憂色。 略一猶豫後,田豐還是忍不住提醒道: “大王,臣以為大王對三公子的態度,還是當以懷柔安撫為主,儘量不要施以責備,以免令三公子心生畏懼。” “倘若其憂慮之下,做出什麼鋌而走險之舉,後果便就不妙了。” “三公子手中,皆竟還握有九萬兵馬呀,這些可是我大魏最後的精銳,我們還要靠這些精銳,來抵擋劉備來犯,來守住鄴城呀。” 田豐直言進諫,卻太過直白,觸了袁紹的逆轉。 袁紹非但沒聽勸,卻反倒勃然變色,怒道: “那九萬大軍,是我大魏將士,是孤的九萬兵馬,不是那逆子的!” “那逆子做下重重錯事,弄出這麼副爛灘子,你還想讓孤對他和顏悅色?” “孤沒有派人前去,賜他一杯毒酒,已經是顧念父子之情!” “孤就不信,他還有膽量敢抗孤的詔命,敢造孤的反不成?” 袁紹霸氣的一擺手,將田豐的提醒,當成了耳旁風。 若換成彆的臣子,這個時候就適可而止了,絕不會冒著觸怒袁紹的風險,繼續執著於進諫。 田豐卻毫無顧忌,反正站身來,厲聲道: “三公子嘗過了做王的滋味,怎會甘心情願將王位歸還?” “何況他身邊,還有審配文醜等一眾擁護者,皆是怕為大王秋後算賬,就算三公子想要歸還兵馬,聽任大王處置,這些人也會煽動風點火,鼓動三公子拒交兵馬。” “大王若是執意不肯對三公子施以懷柔安撫,當真逼得三公子鋌而走險,毀了我大魏最後的主力軍團,就是要把我大魏往亡國之路上推啊!” “大王,你不聽臣之勸告,隻怕要做亡國之君啊!” 亡國之君四字一出口,在場顏良等大臣們,無不神色驚變。 眾人萬沒料到,田豐竟然能剛直到如此地步,連亡國之君這種詞,也敢用在袁紹頭上。 這不是成心激怒袁紹麼。 果然。 袁紹瞬間大受刺激,搖搖晃晃起身,拐柱指著田豐怒道: “田元皓,你好大的膽子,竟敢將孤比作亡國之君?” “來人啊,將——” 盛怒之下的袁紹,正要一怒之下將田豐拿下。 關鍵時刻,親衛匆匆入殿,高叫道: “大王,回來了,我軍…我軍回來了!” 袁紹到嘴邊的怒言,瞬間被親衛這一句稟報給堵了回去。 我軍回來了? 這不就是袁尚帶著九萬大軍回了鄴城? 自己最疼愛的兒子,終究還是沒有膽量叛父,乖乖的回來負荊請罪來了! 袁紹臉上的憤怒,轉眼變成了欣喜,接著便放聲大笑起來。 “田元皓,你現在知道你是杞人憂天了吧!” “孤的兒子,孤最了解,孤早就說過,他沒膽子造孤的反!” “你現在還有什麼好說的!” 袁紹收起大笑,指著田豐肆意的諷刺起來。 田豐反倒尷尬起來,僵在原地,麵對袁紹的譏諷,一時是不知所措。 “顯甫這孩子雖然有錯,但到底對孤還是不失忠孝,孤果然是沒有寵錯他。” 袁紹滿意的讚許著,爾後一擺手: “扶孤往南門去,孤要親自迎接顯甫,還有孤的九萬將士歸來!” 當下袁紹便心情大好,在顏良的攙扶下出宮,登上禦輦一路前往了南門。 登上城樓,舉目南望。 數以萬計的魏軍士卒,已經抵達了鄴城,正在城外安營紮寨。 袁紹俯視著自己的軍隊,看著看著臉上卻漸漸陰雲重聚,眼神再次凝重起來。 歸來的士卒垂頭喪氣,如若敗歸也就罷了。 關鍵他大致清點估算一下,歸來的士卒最多五萬餘人而已,隻不過是九萬大軍的一半左右。 那另外一半去哪裡了? 袁紹腦海中浮現大大的疑問,心中一縷不詳的預感悄然滋生。 城門打開,陸續有文官武將入城。 很快,以沮授為首的一眾文武,便登上了城樓。 “臣…臣沮授,拜見大王!” 再見袁紹蘇醒的樣子,沮授心中是感慨萬千,遲疑了片刻後再深深拜下。 其餘文官武將,皆是跟著轟然下拜。 袁紹卻欣慰不起來,目光在眾人間疾掃,卻不見袁尚的身影。 除了袁尚,文醜,審配,以及許多臣下的身影皆是不見。 “顯甫呢?文醜呢?” “還有審配那廝呢?他們為何不來拜見孤?” 袁紹極力克製著翻騰的心緒,低沉的聲音喝問道。 沮授一聲無奈歎息,拱手默默道: “三公子聲稱要去南皮招兵買馬,拱衛我鄴城側後,帶走了近四萬餘兵馬。” “文醜,審配等諸多武將文官,皆是跟隨三公子前去。” “臣極力勸說三公子不可,可三公子偏就是不聽,臣無可奈何,隻能帶著剩下的五萬兵馬,回鄴城來向大王複命。” 袁紹腦子嗡的一聲作響,搖搖晃晃向後退去,手中拐杖都幾乎拿捏不住。 他心中的擔憂,他最不願意麵對的殘酷的事實,還是被沮授擺在了他麵前。 什麼招兵買馬,什麼拱衛鄴城側後… 都是冠冕堂皇的借口。 袁尚那小子,他就是不想乖乖交權,就是不願回鄴城做他的世子,不敢來向他負荊請罪。 所以才不惜以分裂魏國,分裂魏軍為代價,帶走了半數的大軍,隻留給他不到五萬人馬來守鄴城,來抵擋劉備十七萬大軍! 從此之後,整個魏國都將陷入分裂,他父子將各自為戰。 “這個逆子,這個小畜生,枉孤如此寵愛他,他竟然,他竟然——” 袁紹臉色憋紅,咬牙切齒,憤怒到竟是罵不出來的地步。 田豐卻一聲長歎,一臉無奈道: “臣早勸諫過大王,要對三公子施以懷柔,萬不可令他心生恐懼,而不敢回鄴城。” “現下他因恐懼被大王責罰,帶走了半數兵馬,使我大魏陷入了分裂的境地!” “這般局麵之下,我們如何守得住鄴城,如何抵擋得住那劉備啊!” 田豐也是剛直,到了這個時候,依舊是直言直語,毫不顧忌袁紹心情。 這番所謂忠言,在袁紹聽來,卻如同在當眾打他的臉,在公然譏諷他一番。 袁紹心頭怒火,瞬間被點燃。 “好你個田豐,你當真是鬥膽包天,竟敢當眾譏諷於孤!” “你這等目無君上的逆臣,孤豈能留你!” “來人,將田豐拖下去,給孤斬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