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廢物變寶貝,全靠兄弟襯托!我
堂燕歸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58章 廢物變寶貝,全靠兄弟襯托!我,三國:臥龍姐夫,忽悠劉備搶荊州,堂燕歸來,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358章廢物變寶貝,全靠兄弟襯托!我要做救世之主!天佑我大楚啊! 無法抗拒的重利? 袁紹眼珠轉了幾轉,隱隱已猜測出了沮授所指。 “大公子與三公子所以明爭暗鬥,手足相殘這麼多年,無非就是為了爭奪儲位。” “今三公子不聽王令,避往南皮擁兵自重,與大王父子生隙已是世人皆知。” “臣以為,大王可宣布廢去三公子世子之位,爾後許諾擊敗劉備後,便立大公子為世子。” “如此,大公子便得到了他夢寐以求之物,還怕他不重歸大魏,助大王裡應外合擊破劉備,扭轉乾坤嗎?” 沮授道出了自己的計策。 同時也不再顧慮什麼袁紹的顏麵,將袁譚和袁尚爭位的事實,直接挑明,搬上台麵。 張郃等河北眾人,卻暗暗吃一驚,難以置信的望向了沮授。 你沮授可是河北一派啊,竟然獻計讓袁紹立袁譚為世子? 這要是將來袁紹西去,袁譚做了魏王,你以為他會感激你今日所做所為嗎? 不會。 他非但不會感激,還會在郭圖這等汝潁人的煽動下,秋後算賬,將他們這些曾經擁立過袁尚的河北派,統統清算一空。 你沮授為了魏國大局,為了袁家的基業,竟能秉公到連自己的前途性命都不成,連我們這些河北人的生死也不顧了嗎? 張郃等眾人彼此對視,眉宇間皆是流露出不悅之色。 袁紹卻是醍醐灌頂,霎時間狂喜: “好好好,還是公與你洞察人心,將那小子的心思看得透徹。” “那就依你之計,孤現下就廢了袁尚世子之位,派人往楚營之中,以世子之位來誘袁譚重歸大魏!” 沮授鬆了一口氣。 再看向袁紹的眼神中,重新燃起了幾分欣慰。 恍惚間,他仿佛又看到,當年那個與公孫瓚爭奪河北,從諫如流,氣量非凡的袁本初。 此時的袁紹,儼然又重生了幾分明主之風,令他看到了魏國翻盤的希望。 “大王,公與此計,確實是不失為一出反敗為勝,扭轉乾坤的妙計。” “可大公子畢竟先被劉備俘虜過一次,今又投降了劉備,哪怕重歸大魏,這兩次汙點卻無法洗清。” “大王若真立大公子為世子,隻怕會難以服眾啊。” 張郃卻又挑起了刺來,極力強調袁譚“兩跪劉備”的汙點。 畢竟他可沒沮授那般無私,沮授能為大局而不顧自己的前途命運,他卻做不到。 他不能眼睜睜看著袁譚上位,自己卻坐以待斃。 被他這麼一提醒,袁紹心頭微微一凜,臉上的笑容漸漸消失,眉頭不由重新凝起。 張郃的提醒,雖多半出自於私心,卻也是不爭的事實。 一個兩跪劉備之人,配做世子,將來配做大魏之王嗎? 若真有那一天,這豈非成了天下人的笑話! “大公子確實存有洗刷不儘的汙點,其實臣此計也不過是權宜之計,隻為能誘使大公子倒戈而已。” “至於將來誰做世子,臣以為,現下隻有二公子配做我大魏世子之位!” 沮授忽然再次開口,獻上了一個出人意料的提議。 他竟在舉薦袁熙為世子! 張郃等人先是一愣,旋即眼中湧起驚喜。 袁熙與袁譚雖是一母所生,但因平庸怯懦而不被袁紹所喜,既不被汝潁派看好,也不被河北被擁護。 這也就意味著,袁熙將來若坐上魏王之位,至少可保證不會對他們這些河北派,進行秋後清洗算賬。 從某種意義上講,袁熙做魏王,比袁尚做魏王更加對他們有利。 畢竟相比於審配文醜之流,他們這些人雖亦是河北派,卻在袁紹和袁尚之間,選擇了袁紹。 就算不是袁譚繼位,將來若是袁尚重登王位,能不收拾他們? 這麼一權衡利弊的話,袁熙確實成了大魏世子的最佳人選。 “二公子忠孝仁義,確實可堪當大任。” “臣亦以為,二公子可為我大魏世子!” 張郃很快權衡出利弊,當即也站出來附合沮授。 袁紹徹底平靜下來,捋著細髯沉思不語,腦海中漸漸浮現起自己那二兒子的身影。 恍惚間,他竟然發現,自己有點記不太清袁熙的長相。 這也難怪,他平素的關注重點,皆在老大和老三身上,大部分時間裡,老二在他眼中形同空氣一般。 無非是老二性格軟弱,能力又平庸無奇,半點不像他。 這樣一個路人甲般的兒子,哪怕是親生骨肉,他是半點也提不起興趣。 但在老大貪生怕死降劉,老三擁兵自重背逆不孝的節骨眼中,被沮授他們一提,袁紹竟忽然發現,老二竟變的順眼了許多。 “爾等言之有理,如今看來,顯奕老成持重,最為像孤。” “諸子之中,確實也隻有他配為我大魏世子,有能力守得住孤這份辛苦開創的基業。” 袁紹連連點頭,口中儘是欣賞讚許之詞。 至於袁熙那些軟弱平庸的缺點,現下到他口中,也變成了老成持重的優點。 眼見袁紹采納了自己獻計,沮授鬆了口氣,卻又進言道: “三公子手中畢竟還握有四萬兵馬,身後還站著不少支持者,倘若得知大王削其世子之位,就怕他一怒之下生出什麼事端。” “臣以為,大王可先派使者秘往南皮,假意哄騙住三公子,讓他以為大王削其世子之位,隻是權宜之計而已,以安其心。” 袁紹現下再沒了脾氣,隻得拂手歎道: “罷了,一切依你,一切依你吧…” … 鄴城以南,武城。 楚字的大旗,已升起在這座鄴城以南最後的小城上。 望南大道上,綿延不絕的楚軍士卒,正源源不斷的自南而來,浩浩蕩蕩北上入城。 十七萬楚軍士卒,自蕩陰城休整數日後,便繼續北上,長驅北進直逼鄴城而來。 入夜時分,城外某間營帳內。 袁譚手中已拿到了袁紹的親筆信,嘴角激動到微微抽動,眼中是按捺不住的狂喜之色。 左右郭圖,岑壁兩位心腹謀臣武將,看著袁譚那般狂喜的樣子,心下皆是暗自猜測。 “公子,這信上到底寫了什麼,竟讓公子如此欣喜?” 郭圖忍不住問道。 “你們自己看吧!” 袁譚強作鎮定,懶洋洋的將那密信遞給了郭圖。 郭圖迫不及待接過,隻看幾眼,臉上霎時間為欣喜若狂取代。 那是袁紹的親筆書信。 信中,袁紹痛斥了袁尚的不忠不孝,聲稱終於看清了其真麵目,隻懊悔當年對袁尚一味寵幸,養出了一個白眼狼。 袁紹在信中明確表示,唯有袁譚才能繼承袁魏基業。 隻要你袁譚能重歸他膝下,助他裡應外合擊破劉備大軍,功成之後定當立其為世子。 袁紹更是直白的宣稱,自己大限將至,時日無多,你袁譚被立為世子後,用不了多久便可繼承王位! 除此之外。 袁紹還在信中明言,對於郭圖等降劉之臣,一律不予追咎罪責。 若他們能輔佐袁譚,裡應外合擊破楚軍後,還個個是有功之臣,統統封官拜爵,委以社稷之重。 “大公子,這…這…這是天佑大公子啊!” 郭圖是欣喜若狂,激動到竟快語無倫次。 袁譚卻強壓心中狂喜,慨歎道: “沒想到父王竟在關鍵時刻蘇醒,終於能看清袁尚歹毒虛偽的真麵目,終於知道我才是他唯一值得信任的兒子。” “可惜啊,父王清醒的太晚了,若是能早日覺悟,我大魏何至於陷入今日這般不局的困境。” 袁譚言語之中,對袁紹是頗有微詞。 “公子,大王現下省悟,也是亡羊補牢為時未晚。” “劉備對公子過份信任,全然沒有半分戒心,公子起兵舉事,定然能功成。” “到時我們配合大王,內外夾擊,必可一舉打垮楚軍,將劉備趕出河北。” “那個時候,公子便是挽救大魏於危亡的救世之主,先前的一切汙點都將洗刷一空!” “大王時日無多,公子用不了幾日就能繼承王位,君臨大魏。” “接著公子再回過頭來收拾三公子,以公子的權位名望和雄略,滅掉三公子和審配等逆黨還不是易如反掌!” 郭圖情緒激動亢奮,噴著唾沫子為袁譚勾勒出了美好藍圖。 “砰!” 袁譚拳頭重重擊打在了案幾上,一躍而起,一聲狂笑: “沒想到我袁譚天命在身,竟有否極泰來之時!” “就依你所說,速速回稟父王,我願歸於他膝下,起兵舉事,助父王一舉擊破劉備,扭轉乾坤!” “我要做大魏的救世之主!” … 武城府堂內。 同樣一份帛書情報,也放在了劉備的案前。 袁紹蘇醒重掌大權,袁尚拒不交權,率四萬兵馬避往南皮,袁紹手中隻餘不到五萬兵馬… “景略,果然如你所料,袁紹父子果真反目!” “鄴城現下隻餘不到五萬兵馬!” 劉備神色欣喜讚歎,將手中情報揚起,展示給了眾臣。 府堂內,立時一片沸騰。 “袁紹那老賊和他的龜兒子反目成仇,這真是天佑俺大楚啊!” “大王,那咱還等什麼,即刻踏平鄴城,活捉袁紹老賊啊!” 張飛第一個跳了起來,興奮激動的大叫道。 眾將無不鬥誌狂燃,紛紛起身叫戰。 劉備是豪情狂燃,目光轉向蕭方,想要征詢意見。 而此時的蕭方,卻神色平靜,手中正翻看著另外一道不起眼的情報,眼中卻閃爍著幾分疑色。 “景略,莫非有什麼異常嗎?” 劉備看出了些許端倪,情緒立時冷靜了下來。 “袁家父子反目,這倒也在意料之中,隻是…” 蕭方將手中帛書一揚,話鋒一轉: “隻是我們細作有報,袁紹在兩日前,曾親自往郭圖府上,安撫其家眷。” “這件事,大王不覺得極為可疑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