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爾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1章 單刀赴會,直闖柳處長辦公室,升官證道,鮑爾日,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5月18日,周三。陸皓明隻帶了小穀,直奔上州。 他一路上交待小穀,送他到省財政廳之後,就與劉處、伍主任聯係,給他倆各送一箱豆腐,然後再回財政廳。 大約十點,他們就趕到了熙永路132號。陸皓明提起公文包下車,往辦公大樓走去。 到了大樓一層大廳,他先看牆上的辦公指南,原來教科文衛處在八樓。轉身就往裡麵闖。 “喂,先登記。” 他回頭望一眼,一個胖子坐在一張辦公桌後麵朝他招手。到底是實權部門,還須登記。他也去過其他廳級單位,都是長驅直入。 陸皓明龍飛鳳舞,填上姓名,手機號碼,然後往電梯口走去。 電梯口站著一些人,門一開,大家走進去。電梯裡有兩個人用方言小聲交談。看來也和陸皓明一樣,是從基層到廳裡來辦事的。 到了八樓,兩個用方言交流的人和陸皓明一樣出了電梯。陸皓明尋找科教文衛處,終於找到了,有好幾間辦公室門楣上都掛著“科教文衛處”的牌牌。 他走進其中一間,說找柳處長。那人指了指隔壁。他走進隔壁,發現坐在那兒的兩個人中沒有柳處。 “請問柳子澹處長在哪間辦公室?” 有人望了一眼陸皓明:“最西頭那間。” 陸皓明說聲謝謝,出來往最西頭走,終於找到了,抬頭一望,上麵掛著“專項辦”。 他一下明白了,應該是專項經費審批辦公室。他走進去,裡麵坐著一位二十多歲,像剛從學校分到機關一樣的年輕人。 陸皓明也隻稱他為領導。 “領導,柳處長在這兒辦公嗎?” 年輕人點點頭:“在裡麵,有人進去了,你等等。” 他坐下,年輕人忙自己的,不理他。陸皓明才記起小穀塞在自己公文包裡的幾包煙。掏出來發了一支給年輕人。 年輕人擺擺手。 陸皓明說:“煙是和氣草,吃了還要討。來,抽一支。” 年輕人才接過。陸皓明馬上給年輕人點火。這時,裡麵出來兩個人,陸皓明一看,這兩位不就是電梯裡用方言交談的嗎? 原來他們也是來找柳處長的。 兩人走後,年輕人才進去請示,立馬出來對陸皓明呶呶嘴,示意他進去。 陸皓明進到裡間,熱情地喊道:“柳處長好。” 柳處長麵無表情地說:“坐。” 陸皓明坐在柳處對麵,他記得柳處不吸煙,插進褲袋的手縮了回來,然後笑道:“處長,無何的情況,我簡單向您彙報幾句。” 柳處點點頭。 陸皓明實在想喝口茶潤潤嗓子,但主人沒泡茶,自己主動去泡,等於暗中批評主人官威大,無視基層來的同誌。 他忍住了,咳嗽幾聲,正準備講話。忽聽到柳處朝外麵喊道:“小郭,倒杯水。” 一會兒,小郭送了一杯茶進來,陸皓明吹了吹,忍不住的喝了一小口,有點燙。 “處長,我向您彙報幾句。據我們反複核實,無何共有128所村級小學有危房,有63所村級小學需要部門拆除加固。 去年的12月底,我們將所有學生都從危房中搬出,年前,又把所有的危房全部推倒。 到今年4月17日,五縣一區,共異地安置學生37216人。推倒危房、次危房1421間,預計新建校舍87所……” 柳處長說話了:“危房有128所,為什麼隻要興建87所?” “我們危房整改辦一共5人,分成兩組,對全市所有危房所在的村,以及相鄰的村全麵跑了一遍。在跑的過程中,我們發現有這麼多村級小學可以合並。” 柳處長打斷陸皓明:“為什麼剛才烏鄉市的人說不能合並呢,他們不僅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了12所新建村小。” 陸皓明才知道剛才那兩人是烏鄉整改辦的。 “如果沒減少,反而新增校舍。我認為是情況不熟,也沒有深入思考,找到根源。 就目前農村的實際來說,小學生入校人數逐年減少,合並是大勢所趨。如果還新增,那是一種懶政行為,是浪費國家錢財。 幾年之後,危房也許沒有了,但空置房大為增加。到時一棟寬大的校舍,隻有不到一百人在讀。 在調研中,我發現村級為什麼要設小學。就是因為交通條件極為惡劣,如果幾個村共一所小學的話,有的沒有公路,有的連大道都沒有,有的地方要過河。 因為小學生年齡小,到外村去讀書,家長不放心。才強烈要求村上設小學。 所以,我們向市委提出,要合校,先修村與村之間的公路。這樣,一是便於家長接送。騎個摩托,幾分鐘,最遠的也就十分鐘就到了 二是有利於小學生安全,原來在河邊走,怕失足。在山間小路上走,有蛇蟲。修通公路後,這些就不成問題了。 何況我們規定,小學生上學放學,必須成群結隊,每個村民小組選出一個年紀大的作為領隊。” 這時,小郭推開門,伸進一個腦袋,柳處長揮了揮手。小郭退了回去,把門帶關了。 陸皓明從這個舉動,看出柳處長對他的彙報還算滿意。便拿出那本厚厚的冊子遞過去,說道: “我這裡有詳細彙報,具體到每一所學校,建多少間校舍。哪些村可以並校,哪些村已修通村際公路。哪些村正在修,進度如何……” 柳處長翻開資料。一頁一頁地看,看得非常仔細。陸皓明心中大快,說明柳處對他的做法感興趣。 突然,柳處長停下翻閱,眼睛直視著陸皓明,問道:“你也親自下去跑?” “對,我主要是跑重點,比如夏縣,我準備樹個典型,以典型帶動其他縣,所以跑得特彆多。” 柳處長不說話,繼續翻。翻了十多頁,突然停下來,問道: “夏縣寨子鄉的西平小學、次衝小學、開領小學三校合一,他們原來共有多少間教室?” “21間。” “合並後建多少間?” “12間。” “現在修路修得如何?” “西平與次衝之間全部修通,次衝與開領之間,隻剩下一座10米長的小橋沒有拉通,預計在六月底修好。” “你預計方便學生上學的所有村級公路拉通,要到什麼時候。” “9月15號之前。” 問到陸皓明特彆熟悉的夏縣,這回答就像道長回答任誌遠一樣,是乒乓球國家隊員與小學生打球。 就算你是小學生中傑出乒乓球代表,長抽短釣,陸皓明也是一拍子給你抽回去,毫不手軟。 柳處把彙報冊合上,公事公辦地說:“這個我收下,再仔細看看。” 陸皓明從公文包裡找出那封淩開封寫的信,當然,沒有什麼“我等努力,隻求獎勤罰懶”的話,就是說,這是第一稿。 他把信雙手遞過去,說道: “我們還寫了個報告,嚴格地說,不是一個報告,是我們那份急切的心情,寫得文學化了一點,是專門給處長您寫的。” 柳處長接過,沒有看,放在桌子上。 陸皓明說:“上次的豆腐,不知您嘗了沒有。如果喜歡,我帶了點過來。” 柳處長微微抬起眼皮,看了陸皓明一眼。半天才說:“你交到門衛室一個姓李的人手裡。” 陸皓明大喜。他不再多言,站起來說道:“拜托處長。我先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