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笑笑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015 剪辮叫魂案,大清話事人,憂鬱笑笑生,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一會你負責潛入董家鐵匠鋪,烏鴉在外負責接應。” “拿到東西立刻撤離,儘量不要被人發現。” “軍師,你就放心吧。這種活兒沒難度。” 劉千對於自己的技術很有自信,到一家閉門的鋪子裡偷幾件剪刀,太沒有挑戰了。 …… 夜色中,矮小的劉千就像個貓一樣無聲靈活。 一炷香的工夫,就回來了。 “6把剪刀,我包圓了。” 李鬱在油燈下查看剪刀,“董記”字樣清晰可見。 “接下來,你還得辦一件事。潛入附近的大車店,剪兩三根辮子回來。” “啊?” “不管是什麼人的,給我剪掉帶回來。留下幾張符紙。” 李鬱早就準備了,幾張黃紙上麵,用雞血畫了符號。 劉千也搞不清這是什麼套路,不過還是照辦了。 這次花的時間長一些,大半個時辰才回來了。 六根臟兮兮的辮子,扔在船板上。 李鬱很嫌棄的,一腳踢到水裡,許多虱子從辮發裡逃逸出來。 “沒被人看到吧?” “大車店都是通鋪,苦力們睡了一排,辮子都垂在地上,我隨手剪了六根,把符紙貼在他們額頭了。” 眾人趁著夜色劃船,換了個地方。 清晨時分,許多菜農,小生意人要進城。 他們都是為了一天的生計,辛勤的勞動著。 “烏鴉,你換一身衣服,把臉蒙起來。” “找幾個落單的人,打暈了剪掉辮子,留下符紙。彆讓人看到你的臉。” “軍師放心。” …… 劉千,烏鴉,林淮生都沒有讀過書,對於剪辮子的意義理解不深。 而範京,就不一樣了。 他的神情一直很嚴肅,板著臉,心裡驚濤駭浪。 辮子,是大清朝統治的圖騰。 剪辮子,就是挑釁皇權。 一旦事情傳開,蘇州知府衙門,江蘇巡撫衙門都要如臨大敵。 怕是這安寧日子,截止今天就結束了。 “軍師,我也去剪一兩根。手癢了。” “好啊,彆勉強,你沒他們的身手。”李鬱很開心,這樣懂事的屬下誰不喜歡。 範京是個書生,隻能把剪刀藏在袖子裡。 尋摸了半天,也沒找到合適的人選。 突然,他眼前一亮。 一個喝醉酒的胖子躺在牆根,穿的衣服是絲綢的。 昨晚應該是在哪個窯子尋歡作樂,喝多了。 他壓抑住劇烈的心跳,走到胖子身邊,蹲下。 拉起他的辮子,哢嚓。 突然,胖子醒了。 惺忪的眼睛緩慢睜開一條縫,宿醉的厲害。 範京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隻能抬起腳,對著胖子的臉狠狠踹了下去,淦。 一聲殺豬般的慘叫! 範京落荒而逃,堪比博爾特。 和眾人彙合後,趕緊劃船撤離。 聽了他的狼狽事,眾人哈哈大笑。 李鬱更是笑的開心,上船了,就彆想離開了。 剪辮子,在場的人人有份,又收到了一份沉甸甸的投名狀。 說起來,剪辮比乾掉江寧副都統兒子的分量還要重。 至少,對於大清朝廷來說是如此。 死一個官宦子弟隻是惡性的刑事案件。 而一群人被剪了辮子,則有著政治影響。 …… 因為宿醉在牆根被剪了辮子的胖子,是個舉人。 他在醒來發現自己辮子被人哢嚓了以後,嚇得魂不附體。 立刻去了縣衙報案。 吳縣知縣一聽,心裡大罵。 他恨不得把這個死胖子叉出去,永世不許來報案。 這哪是報案,是報喪啊! 他不敢延誤,立即帶著人犯,還有官差前去知府衙門。 趙知府的任期還有半年,已經在開始打點行裝了。 黃的,白的,一口口大木箱才半滿。 正在後堂琢磨著,該怎麼暗示手下人懂事。 是辦今年的第三次生日宴呢,還是讓老母再葬一次呢。 乾脆直接攤牌吧,不裝了。 也不多,湊個吉利數,六萬六千六百兩,讓各級屬下,士紳,商會均攤。 多一兩,本官都不會收。 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大約就是自己這樣的。 陷入幻想不能自拔的知府大人,被氣急敗壞衝進來的胡師爺驚醒了。 他很不悅,心想你一個打工人,每年拿我2000兩幕資,能不能尊敬點發工資的人? 正要發作,卻被胡師爺一句話驚的墜入冰河。 …… “大人,剪辮案,又又發了。”胡師爺一改往日的從容淡定,聲音顫抖。 “什麼?” “吳縣縣衙來報,橫塘鎮王舉人被人剪了辮子,案犯目前還在緝拿中。” 不一會,知府衙門更加熱鬨了。 元和縣,長洲縣都有被剪辮子的百姓報官。 原本準備混完最後半年任期的趙知府,在大堂上咬牙切齒的審案子,晚節不保啊。 “帶人犯。” 王舉人,這個倒黴的胖子剛上堂,就看到了表情扭曲的趙知府。 他的腿一軟,竟然沒站住。 有功名在身,見官是不需要跪拜的。 趙知府走下案台,直接一把揪住王舉人。 “是不是你喝醉了,自己剪的?” “府台大人明鑒,小生怎麼敢做出這種瘋事。定是有人害我啊。” “何人所為?可看清了那人麵目?可是和尚?” “沒看清,但不像是和尚,似是有頭發的。” …… 趙知府又連續親自審訊了多人,最終斷定是同一夥人所為。 因為案發現場都留下了符紙,圖案一樣。 而且辮子的斷口也都一樣,齊刷刷的剪斷的。 說明,案犯用的刀剪很鋒利,沒有一絲鈍澀。 “從現在開始,皂,捕,快,壯,四班衙役全城搜捕,給本官抓住那個千刀萬剮的賊子。” “抓到首犯者,升三級,賞銀百兩。” 趙知府惡狠狠的許下重酬,頓時熱鬨了起來。 府衙,縣衙,所有官差全部上街了,到處尋找線索。 而趙知府本人,則是坐著轎子去了巡撫衙門,趕緊逐層上報。 巡撫大人聽了,也是嚇的麵如白紙。 一邊調動了500撫標兵丁,加入了搜捕的行列。 一邊寫了奏折,800裡加急奏報朝廷。 數年前,從浙江德清縣蔓延開的“剪辮子叫魂”案席卷全國。 上百名地方官因為這個案子倒黴,罷官流放比比皆是。 乾隆是個刻薄寡恩的帝王,大清朝的官員們心裡都清楚。 所以,千萬不能給皇帝發飆的機會。 府城內頓時人仰馬翻,亂成一團。 官差們到處搜查,借機勒索。 一個個鋼刀在手,如狼似虎。 蘇州百姓們倒了大黴,這一夜沒人睡的安寧。 …… 存菊堂內。 李鬱睡的很香,前一天太累了。 參與剪辮子行動的其他幾人,反而嚇得睡不著覺。 他們這才明白,捅了多大的婁子。 次日清晨,始作俑者李鬱看到了幾人的黑眼圈,心裡暗自發笑。 早飯後,烏鴉悄悄的找過來了。 “那幾把剪刀,要不要處理掉?” “再等等,讓子彈飛一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