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核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500尺竿頭難進一步,聖人何求,混沌核心,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想來是陸前輩劍術已然走到了極處,窮極劍理,已是進無可進,否則又何必另辟蹊徑,假求劍道之外的路子?”鐘鳴苦思冥想,也隻想到了這麼一個理由。
“進無可進?那倒是你想得多了!”方玉樓卻對這個回答並不滿意,搖頭道:“天下諸般兵器武學,各有精奧之處,一個人再如何才智通天,又怎能誇言極儘此道之妙?不說天下使劍的武夫近乎占了三四成,各式劍招可謂日新月異,無時不在推陳出新——便是你所習練的刀術,近幾十年來不也出了像是易先天和呂行方這樣另起山頭的刀法大家麼?”
“因而劍道從未有過止境,你這說法站不住腳。”
“那是什麼原因?”鐘鳴奇道。
方玉樓此時卻不答話,隻是默默豎起了一根手指,隻聽得“嗤”地一聲響,自方玉樓指尖驀然冒出三寸餘長的碧綠幽芒,這幽芒竟好似毒蛇信子那般吞吐不定,看著極其駭人。
“血罡!”鐘鳴脫口而出道。
不錯,此時方玉樓指尖躍動的,正是唯有凝結血丹後的武道高手才擁有的對敵手段!
武道境界攀升至血丹境後,有了血丹這個源源不斷供給血氣的源頭,武夫便可做到血氣離體,而離體的血氣,江湖上一般便稱其為“血罡”。
隻不過血氣一旦離體,便恍若無根之木,瞬間便失卻了大半威能,除卻精研此道的、諸如天罡派的“天罡劍指”等武學,方能保留大半威力,其餘的武道高手,倒是大多將血氣離體作為一種身份的宣示而已。
但不管是修為如何精深的血丹境武夫,一般而言血氣離體的“血罡”極限便是五寸,幾乎鮮有武夫能夠在血丹境時突破這個限度,如今方玉樓的血罡竟能三寸餘長,顯然是武道修為極其深厚的體現。
隻不過此時方玉樓耍了這一手血氣離體的把戲又是有何深意?這倒讓鐘鳴有些摸不著頭腦了。
方玉樓此時悠悠道:“你當知曉,血氣離體是武夫步入血丹境之後才有的手段,而血罡長短,除卻看各人血氣修為渾厚與否,對於血氣在精微處的把控也要求頗高,隻是這江湖上的血丹境高手,倒是鮮有能將血罡推到五寸往上的地步。”
“能將血罡推到五寸往上,血丹境時的李玄空應當可以做到,那位‘古今兩百年來血氣渾厚第一’的莊臨淵在血丹境時或許也能做到,易先天能否做到?那就說不太準了。”方玉樓繼續道:“隻是玄空真人或者莊臨淵,他們能將血罡催發到什麼程度?五寸一?還是五寸二?”
“須知武學之道,當你走到了一個極高的去處,再想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那是難上加難,可五寸一的血罡難道真的就比五寸的血罡要強上多少?世人皆知我二師兄劉玉舟單論劍術天下第一,可若是同為劍道宗師、卻以劍勢見長的天蕩派掌門荀解純以劍術與我二師兄對敵,難道便能立時分出勝負了?”
“是了,都說荀解前輩劍勢無敵,卻並非代表他不精研劍術,若論及劍術而言,應當也不會掉出天下前五。”鐘鳴點了點頭道。
“我師父年輕時劍術練得便比二師兄現今還要高明,他那時的劍術隻怕也是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可高明歸高明,究竟能高明多少?那也說不太準,師父收了二師兄作弟子,等到二師兄出師的時候,兩人以劍術比鬥,千招內是分不出勝負的,可見差距已然不大。”方玉樓言道:“鐘小子,你想想,若是我師父將一輩子精力都花在劍術上,固然有可能使劍術更上一層樓,可花了幾十年,隻為那麼一點點進步,這買賣做得可值麼?”
“這……”鐘鳴遲疑道:“若是對鐘情於劍道的劍客而言,自然是值得的,但令師天縱奇才,隻怕未必願意在一條路上苦熬。”
“是了,當年我師父將劍術練得極深,天下已然罕逢敵手,可他又練了幾年,卻發覺自身劍術進步緩慢……那時他便不與旁人比較,隻看自己,發覺若是就這麼苦練劍術,幾十年後的自己未必就比現今強上多少,這才把主意打到了醫毒卜算上麵。”
“後來師父先學了醫術,這樣使得自身臨敵時身體永遠保持在巔峰狀態,即使受傷,也能憑借一身高明醫術將傷口影響降至最低。”方玉樓侃侃而談道:“而後師父又學了毒術,這樣於臨敵時使毒,又能削弱敵方戰力。”
“最後師父精研卜算之術,算天時、算地利、算人心,更能算到敵方後續招式,與我師父打得越久,他老人家對此人的‘知見’便積累越深,勝算便越大!”
“你想想,有獨步天下的毒術、有神妙無方的醫術、還有算儘天下的卜術……加上原本高深莫測的劍術,這對敵手段便層出不窮了,天下自然便沒有幾個對手了。”
鐘鳴怔怔道:“陸遊虛前輩確實厲害!隻是這樣都勝不了玄空真人麼?”
方玉樓聞言泄了口氣:“誰知道李玄空那個老怪物為何所學竟能比師父更為廣博?難不成他是打娘胎裡便開始習武?”
“不過像是我師父,或是玄空真人這般博采眾家之長的法子,也不是任何人都可適用的!”方玉樓話鋒一轉:“若非才智卓絕之輩,強行學藝百家,最後不過落得一個樣樣稀鬆的結局,還不如專研一道,或有成就。”
“當年師父之所以分彆收了我們師兄弟四名弟子,便是實在找不到一位能夠同時傳承‘劍卜醫毒’四絕的天縱之才,這才不得不將自身所學拆分成了四份,分彆傳授給了我們四人。”方玉樓扼腕歎息:“也是我們幾人不爭氣,無法複現四絕歸一的盛景了——本來小師弟天資最高,是有機會承襲師父完整傳承的,可惜他對於卜算一道太過癡迷,認為醫毒劍術都是小道,反倒不願學了,師父也未曾勉強於他,隻是不知飛升之時,他老人家心中是否也有些遺憾?”
“不過當年師父飛升前夕,曾召集我們四人,言道,若是往後我們師兄弟誰能找到一位天資不弱於他老人家的奇才,便可試著將一身所學傾囊相授,於這天地間再造一位‘劍卜醫毒’登峰造極的四絕武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武俠修真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