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冥老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七十章 真實的大理段氏,北宋之天生反賊,北冥老魚,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北宋之天生反賊 趙煦對寧複極為信任,連會見外國使節都沒有讓他回避。 不一會的功夫,就見一個清瘦的年輕男子走了進來,長的倒還不錯,就是滿臉悲苦之色,看起來有點像是個鬱鬱不得誌的讀書人。 “大理國使段正淳,拜見大宋皇帝陛下!” 段正淳快步上前行禮道。 當初趙匡胤揮斧劃界,與大理以大渡河為界,兩國也一直保持著比較友好的關係。 段正淳也是前段時間做為使節出使大宋,結果還沒等回去,大理國內就翻了天,所以他也急忙求見趙煦,希望能得到大宋的幫助。 “不必多禮,大理國內發生了何事?” 趙煦沒有廢話,直接開口問道。 隻見段正淳聞言卻未語先淚,兩眼淚汪汪的悲聲稟報道:“啟稟皇帝陛下,大理高氏弄權,家兄被逼無奈,隻得退位出家為僧,將王位讓給了高升泰……” 真實曆史上的大理段氏,對大理的統治可不像小說中那麼穩固。 甚至恰恰相反,大理內部豪強林立,楊氏、高氏在國內的權勢極大,現在高氏更是把持朝政,段氏王族反而成了傀儡。 大理本來的國王名叫段正明,也就是段正淳的大哥,小說中段譽的大伯。 小說中段正明無心王位,主動出家為僧,但現實卻是被逼退位,王權落入到高升泰父子手中。 現在高升泰已經改國號為“大中國”,自立為“大中國國王”,年號上治。 “我大理段氏一向恭順,事大宋如父,乞望陛下發兵,為我段氏主持公道啊!” 最後段正淳跪倒在地,痛哭著向趙煦懇求道。 看著痛哭流涕的段正淳,寧複也有些感慨。 小說畢竟是小說,真正的段正淳非但不會武功,更不是風流倜儻。 事實上段正淳是曆史上有名的妻管嚴,哪怕後來做了大理國王,也隻有皇後高氏一人。 “段國使快請起,大理有變,我大宋自不會坐視不禮,隻是茲事體大,朕也必須與各位大臣們商議一下!” 趙煦也露出一種嚴肅的表情道。 大理是大宋的鄰國,關係到大宋西南的穩定,所以這件事影響極大,趙煦也十分重視。 “謝皇帝陛下!” 段正淳聞言激動的向趙煦道謝。 隨後趙煦又詢問了一下大理現在的具體情況,可惜段正淳也是剛得到消息,知道的並不清楚。 對此趙煦也沒有辦法,隻好讓段正淳先下去,他要召章惇等人商議。 段正淳離開後,章惇等人還沒有來,趁著這個空檔,趙煦忽然扭頭向寧複問道:“你對大理的事怎麼看?” “這個段正淳沒說實話。” 寧複卻輕聲笑道。 “你是說他在騙朕!” 趙煦聞言卻瞪大眼睛,一臉的不敢相信。 這可是亡國滅族的大事,按理說應該不可能有人敢撒謊。 “陛下誤會了,段正淳並沒有騙您,隻是他選擇隱瞞了一些事實。” 寧複笑著解釋道。 “什麼事實?” 趙煦追問。 “段正淳的妻子姓高,那個篡位的高升泰,正是他妻子的親大哥,而且高家掌權多年,段氏早就成了傀儡,這次高家篡位,其實是水到渠成,估計大理國內的許多人都在意料之中。” “也就是說,是他妻兄搶了他大哥的王位,搞了半天,全都是他們一家子在爭權!” 趙煦猛然明白過來,當即一拍腦門道。 “正是,其實大理本就是幾大豪族在統治,段家雖然為王,卻先後受製於楊、高兩家,之前楊家就曾經篡位為帝,隻是被高家所滅,現在又是高家掌權後再次篡位。” 寧複把大理國內的形勢大概講了一下。 “聽你這麼一說,這大理段氏還真夠可憐的!” 趙煦感歎道。 這話說的,好像忘了你們老趙家是怎麼上位的? 寧複暗自吐槽。 “那依你之見,這件事該怎麼處理?” 趙煦再次向寧複詢問道。 “不用理會!” 寧複十分乾淨利落的回答。 “不用理會?” 趙煦一愣,大理可不算小國,國土不比西夏小多少,如果發生動亂,很可能會影響到大宋西南的穩定,這怎麼能不理會? “高升泰父子掌權多年,之前與大宋也沒有發生什麼太大的摩擦,所以他們篡位後,對大宋的策略也基本不會發生太大的改變。” 寧複說到這裡頓了一下。 “至於大理段氏,也早就與高氏通過聯姻等手段,緊密的聯係在一起,可以說高家就是段氏,段氏就是高家,現在隻是換了個人做國王,並不會影響到大理的穩定!” 多虧了後世的天龍八部這,寧複曾經詳細的了解過大理國的曆史。 因此寧複很清楚的知道,高升泰篡位後,僅僅兩年就死了,並且在死前叮囑兒子,把大理王位還給了段氏。 於是段正淳撿了個王位,隻是段正淳活的相當憋屈,政治上受高家壓製,生活中受老婆高氏管製,一輩子隻娶了高氏一人,也隻生了段和譽一個兒子。 段和譽也就是段譽的原型,曆史上他是段家與高家的聯姻產物,在位將近四十年,卻還是無法改變被高氏架空的局麵,最後依然出家為僧。 高家雖然讓出了王位,卻一直在背後把持著大理的政局,直到大理被蒙古人所滅。 聽到寧複的這些話,趙煦也是沉默不語,並沒有發表什麼看法。 這時章惇與曾布、蔡卞等人也依次趕到垂拱殿。 趙煦將大理高氏篡位的事情講了一遍,隨後這才詢問道:“各位愛卿對此事有何看法?” 章惇等人聽後並沒有露出太過震驚的表情。 隻見章惇等人用眼神交換了一下意見,隨後章惇邁步上前道:“官家,臣等以此,此事不必太過在意,隻需靜觀其變即可!” “哦?” 趙煦聞言也扭頭看了一眼旁邊的寧複。 “章公此話何解?” “官家有所不知,高家早就掌權多年,雖無君主之名,卻有君主之實……” 章惇幾乎是照著寧複的原話複述了一遍,看法也完全相同。 大理高家與段氏之間的紛爭,早就持續多年了,因此高家篡位也並不讓人意外。 趙煦越聽越是心驚,眼睛不停的往寧複身上瞟。 雖然趙煦早就知道寧複博學多才,可在政治上的表現竟然不輸於章惇,這依然讓趙煦感到不可思議。 “大理可以不加理會,但段正淳怎麼辦?” 最後趙煦再次問道。 人家段正淳跑來苦苦哀求,而且剛才趙煦已經說了大宋不會坐視不禮,結果轉眼就不管了,這讓趙煦也有些不好意思。 “官家不必擔心,段正淳身為國使,本來就在京城呆不了太久,所以隻需要冷落一段時間,他自然就會離開。” 曾布這時也上前建議道。 “這……好吧,既然各位愛卿意見統一,那就依你們的意見去辦吧!” 趙煦當即一揮手道。 “臣等遵旨!” 章惇等人再次行禮,隨後就告辭離開。 不過在走的時候,章惇還看了寧複一眼,似乎是有話想和他說,可惜現在場合不對。 “寧複,你還真是讓朕感到驚訝啊!” 等到章惇等人離開,趙煦立刻看向寧複讚歎道。 “臣也隻是喜歡多聽多想罷了。” 寧複十分謙虛的回答。 趙煦聞言對寧複也越發的滿意,最後再次道:“今日的課朕很滿意,三日後繼續來宮中上課!” “是!” 寧複答應一聲,隨後也離開了垂拱殿。 出了垂拱殿,寧複也鬆了口氣。 雖然趙煦對自己挺和善的,但伴君如伴虎,陪伴在一個有權將自己生殺予奪的人身邊,哪怕對方表現的再和善,也依然會讓人感到壓力。 “寧複!” 這時忽然有人叫他的名字。 寧複扭頭,卻發現叫自己的人竟是章惇。 “拜見章公,您怎麼還在這裡?” 寧複也有些驚訝,剛才章惇明明比自己早一點離開垂拱殿。 “當然是在等你,今日你給陛下的講課怎麼樣了?” 章惇語氣關切的問道。 “挺好的,陛下很滿意,說是三日後還召我入宮講課。” 寧複如實回答。 “那就好!” 章惇說到這裡猶豫了一下。 “剛才我們商議政務,陛下並沒有讓你回避,這代表著陛下對你的信任。” “是啊,陛下的確很信任我,那個段正淳進宮告狀時,陛下也沒有讓我離開。” 寧複點頭附和道。 “這種信任雖是好事,但你也要懂得分寸,萬不可在這種政務上擅自發表意見,這可是宮中的大忌!” 章惇這時卻神情嚴肅的告誡道。 “啊?這個……章公您好像說晚了!” 寧複愣了一下,隨後苦著臉道。 “什麼意思,你不會是在我們去之前就發表了對大理的看法吧?” 章惇大驚,立刻追問道。 “嗯,不是我想說,是陛下主動問的,所以我就說了兩句。” “你都說了什麼?” 這種政務上的事,如果寧複說得好,也頂多得到一句讚賞,如果說得不好,很可能因此失信於陛下,從而打斷寧複現在的上升勢頭。 “和您說的差不多,就是分析了一下大理的局勢,然後告訴官家不加理會就是了!” 寧複很老實的回答道。 章惇腳步一頓,然後一臉不可思議的打量著寧複,他都懷疑這小子是不是個妖孽了,難怪剛才官家表現的那麼冷靜,原來自己的話早就被寧複說了一遍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