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不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91章 初露鋒芒,漢道天下,莊不周,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周瑜劍眉微蹙。“陛下,漠北之寒,非常人所能想象。那些儒生……” 劉協說道:“公瑾,的確有好逸惡勞的儒生,但你不能以偏概全,不畏艱險,甚至能舍生取義的儒生也不在少數。如今正是用人之際,華夏開拓四夷的隊伍中,不能沒有他們的身影。” 劉協頓了頓,又道:“人太閒了,容易無事生非,給他們找點事做更好。” 周瑜忍俊不禁,點頭附和。 他出身高門,見識過太多高談闊論的儒生,本不想與那些人共事。可是聽了天子這句話,他意識到將儒生排斥在外看似耳根清靜,卻可能帶來大量的批評。 與其如此,不如帶些儒生同行。 有了共同的經曆,才能共情,將來被人批評的時候,也有人能夠發聲。 “我給你推薦一個人。” “請陛下直言。” “魯國孔融。”劉協說道:“他學問淵博,聰明過人,又能見微知著。若能隨你北行,一定能有所發現。” 周瑜想了想。“孔融學問雖好,但年近花甲,怕是……” “他身體很好,能日行千裡,年紀不是問題。” 周瑜一時搞不清楚狀況,沒敢多說,隻得答應與孔融聯絡。 兩人說完,劉協讓周瑜找時間去一趟蘭台,將沿途見聞詳細轉述給蔡琰,以便留下記錄。至於怎麼記,是周瑜直接寫,還是蔡琰安排人記錄,由他們商量著辦。 現在已經是暮秋,今年再出行的可能性不大,利用這個時間總結一下,為一下步出征做好準備,是個不錯的機會。 —— 孫策就在一旁等著,見周瑜見駕完畢,立刻迎了上來。 “公瑾,如何?” “僥幸,天子還算滿意。”周瑜說道,眼神中帶著一絲疑惑。“他還給我出了個主意,讓我帶一些儒生去漠北,研究那些蠻夷的語言。” “那是為教化做準備。”孫策在行在待了一段時間,對天子的理念有了更深的把握,一下子就猜到了天子的用意。 “應該是吧,他還推薦了一個人。” “誰這麼大名氣,居然能得到天子的推薦?” “魯國孔融。” “……”孫策一時語塞,神情有些古怪。 周瑜立刻發現了,追問道:“孔融怎麼了?” “孔融……”孫策沉吟片刻,拉著周瑜走得遠了些,這才將孔融提議重修《孝桓帝紀》惹了眾怒,連夜從長安逃到渤海的事說了一遍。 孫策還沒說完,周瑜的臉就陰了下來。 “這麼說來,天子推薦他,也是出於一片愛護之意。我等做臣子的豈能不從。伯符,你哪天有空,我們走一趟,順便拜訪一下張子布,看看他的德政。” “這倒不用急,張子布很快就會來行在,你會見到的。”孫策一聲歎息。“渤海考績為冀州之殿,著急有些出人意外。” —— 楊彪領著司徒府的掾吏,先對邯鄲縣的賬目進行了核查。 結果沒查出任何問題,所有的賬目都是可信的,連一點瑕疵都找不到。 楊彪隨即又問了諸葛亮一些問題,諸葛亮也對答如流,各種數據如數家珍,讓楊彪嘖嘖稱奇的同時,也有些為楊修擔心。 這是真正的對手。 從某種程度來說,諸葛亮雖然來得晚,卻比楊修還要高一些。 他算是天子親手調教出來的第一人。 如果說將來有人會與楊修爭司徒之位,諸葛亮無疑是威脅最大的那一個。 楊彪隨即派員核查具體事務。 結果同樣堪稱完美。 不僅各種政績經得住查證,諸葛亮的人品也得到了交口稱讚。他不僅為人儉樸,而且平易待人。哪怕是販夫走卒,他也能和他們說得投機,認真的聽取他們的意見。 與此同時,他又聰明得不像人,任何人想在他麵前打馬虎眼,或者弄虛作假,都不可能得逞。 楊彪越發驚奇。 他在諸葛亮的身上看到了天子的影子。 經過一番徹底的核查後,楊彪認可了諸葛亮的政績,來到天子麵前,彙報調查結果。 聽完楊彪的彙報,劉協很平靜。 對諸葛亮的能力,他還是信得過的。即使隻是牛刀小試,諸葛亮一樣能做得非常出色。 不論是個人能力還是思維模式,諸葛亮都和其他人不在一個維度,具有碾壓的優勢。 他的對手不多,隻有寥寥數人。 但他對諸葛亮的優異成績並不滿意,至少不像楊彪那麼滿意。 楊彪告退之後,劉協讓人叫來了諸葛亮。 “楊公對邯鄲的成績很滿意。” 諸葛亮淡淡地說道:“楊公有長者之風,獎掖後進,不遺餘力。” “但是我不滿意。” 諸葛亮一驚,下意識地抬頭看了劉協一眼,拱手施禮。“請陛下指正。” “你在邯鄲的這段時間,還像以前一樣練習武藝嗎?如果現在再讓你參加散騎的考核,能通過嗎?” 諸葛亮麵色一僵,隨即有些慚愧地說道:“臣慚愧,這段時間的確有些懶散,未能堅持習武。” “身體是基礎,不能有絲毫大意。這是我多次強調的事,你才離開行在多久,就拋諸腦後。時間久了,你還能記得什麼?” “唯,臣一定改正。明日起,不,今日起,臣就恢複習武的安排。” 劉協神色稍緩。“見過你夫人了?” “見過了。” “一年沒見,辛苦你們了。冀州已經安定,不會有什麼戰事,她也沒必要跟著我東奔西走了。我準備讓她在邯鄲待一段時間,助你一臂之力。” 諸葛亮又驚又喜。“謝陛下,臣也正有此意。” “你還有什麼想法,一並說來。” “唯。”諸葛亮立刻取出一份地圖,鋪開劉協麵前。“陛下,邯鄲地處交通要道,四通八達,是以能為河北名市。但人口漸增,商貨漸廣,以前的道路、橋梁,甚至是車輛都不敷使用。臣打算在邯鄲重修一個大市,並在附近建幾座橋梁,再造一些載重更大的車輛,減輕運輸力量不足的問題……” 諸葛亮指著指圖,一一解說,眼中閃著自信的光芒。 劉協靜靜地聽著,嘴上沒說什麼,心裡卻是竊喜不己。 提前近十年讓諸葛亮踏入仕途,從縣令一步步的做起,而且從一開始就灌輸了正確的理念,諸葛亮將比曆史上的他飛得更高,走得更遠。 邯鄲隻是他第一個舞台,他就要唱出一大戲。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愛閱小說app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麵,請下載愛閱小說app。 新為你提供最快的漢道天下更新,第991章初露鋒芒免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