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不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38章 人儘其材(玄清竹打賞加更),漢道天下,莊不周,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漢道天下第一卷行路難第838章人儘其材韓遂的額頭沁出了一層汗珠。 這個選擇很難。 能夠掌握北軍自然好。 在可預期的時間內,天下太平,他這個撫軍大將軍將再無用武之地,要麼解甲歸田,要麼入朝做個閒職。 但這些都非他所願,他覺得自己還沒老,還想再戰鬥幾年,實現自己的夢想。 如果能指揮北軍,這樣的機會不會少。 從那些校尉候選人就可以想象新建的北軍是一支何等強悍的精銳,指揮這樣的軍隊作戰,何敵不克? 問題是北軍中候隻是六百石的小官。就算將來天子會調整,也不會高到哪兒去。以他撫軍大將軍的身份出行北軍中候,等於變相降職。 天子會不會是故意的? 轉瞬之間,韓遂就想到了很多,越想越不安。 我最近犯錯了嗎? 看天子的態度,不像啊。 劉協看著韓遂,也不著急,靜靜地等待著。 韓遂號稱九曲黃河,心眼多、城府深是出了名的,遇事難免會多想一些,他也正好趁此機會探探韓遂的底。 這次進攻冀州,看似勝劵在握,但潛大的危機也不少。 危險不是來自對手——審配、田豐已成甕中之鱉,掀不起什麼風浪——而是來自內部。 士孫瑞與韓遂兩個老將爭鋒,再加上荀攸、劉備這樣的中生代方麵重將,以及一批剛剛正式進入朝廷主力的新生代將領,大公無私、精誠團結顯然太理想化了,明爭暗鬥才正常。 競爭不可避免,但一定要控製好烈度,否則就成了內訌。 讓驃騎將軍坐鎮荊州,而不是率部趕來洛陽,就是不希望他們爭得太厲害,被其他人鑽了空子。 既然確定了士孫瑞是主將,就要給韓遂一個希望,免得他走極端。 韓遂權衡了很久,最後咬咬牙,做出了決定,躬身領命。 “陛下不嫌臣老悖,臣願為陛下走馬。” 隻要陛下你願意,讓我乾啥都行。彆說是北軍中候,就算是讓我騎著馬去送信,我都願意。 劉協不禁莞爾,伸手遞過來一杯茶。“有韓公相助,大事可成。來,喝茶,我還有些事要請教呢。” “老臣豈敢。”韓遂如釋重負,雙手接過茶,淺淺地呷了一口茶。“好茶,微苦而不澀,又有餘味無窮。” 劉協轉頭對馬雲祿說道:“回頭給韓公帶上一些。” 馬雲祿含笑道:“唯。” 韓遂連忙謙虛了幾句,這才謝了恩,重新坐定,靜候劉協吩咐。 劉協和他講了幾件事。 第一件就是擴充北軍的兵源。 這次大閱,除了韓遂、劉備等人部下外,能夠納入北軍的州郡精銳隻有一萬多人,加上之前五校的兵力,總共兩萬出頭。 要達到預期的四五萬人,至少還要擴充一半。 劉協計劃從韓遂的部下中選一些。 韓遂的部下以西涼人為主,原本精練,又有黃猗、薑冏等第一期講武堂肄業生的協助,這兩年的進步有目共睹,作戰能力和軍紀都為諸軍之首。 這次演習,韓遂的部下表現不錯,除禁軍之外,僅在徐晃所部之後。 當然,這是之後的事。在平定冀州之前,這些人還在韓遂麾下。將來要調什麼人進入北軍,也要看這次征討冀州的戰功而定。 北軍隻要真正的精銳。 韓遂欣然從命。 既然將來他都要轉入北軍,將他的部下轉一部分入北軍,既能增強北軍實力,又方便他以後接管北軍,兩全其美。 劉協說的第二件事,就是北軍輪訓。 作為禁軍主力,北軍不僅需要精良的裝備和嚴格的訓練,更要有實戰的機會。如果一直駐守在京師,時間久了,必然荒廢。 天下未平時,實戰的機會不缺。太平以後呢,就不好說了。 即使是戰時,也有路途遙遠,能否及時增援的問題。 所以劉協想未雨綢繆,在製度上進行安排。 他打算將北軍分為內外兩部。內軍守京師,外軍守邊,定時輪換。 初步計劃,內軍四到五萬,外軍八到十萬,總兵力控製在十五萬以內,以免朝廷無法負擔軍費。 有了這十五萬精銳作為主力,保證隨時有五到十萬的機動兵力可用,應該可以對付疆域以內的絕大部分戰事。 劉協輕聲笑道:“當然,這是更遠的規劃,眼下還隻有韓公知道。” 韓遂心跳加速,熱血上湧。 如果真如劉協所說,北軍的規模就不是四五萬人,而是十五萬人。這個北軍中候與大將軍的區彆隻於在州郡的地方兵。 他明白了劉協的意思。 劉協答應要將兵權交還給太尉,但那隻是地方的兵權,禁軍還是要控製在手中的。為了能保證禁軍為天子所用,就必須將這部分兵權從太尉府分離出來,另設重將。 為了控製兵權,天子可真是費儘了心機。 士孫瑞等人肯定不同意,所以天子現在不能說,隻和他一個人商量。 蒙天子如此信任,韓遂除了全力支持,還能說什麼呢? 激動之餘,他提了兩個建議。 一是州郡依然推行兵役製,適齡男子——以後或許還可以加上女子——都要服兵役,至少要接受一年的軍事訓練,以後每年隻在農閒時進行訓練。州郡從這些人中挑選兵源,在本地駐防,為期兩年。 二是從州郡兵中挑選精銳,加入北軍,並轉為常備兵。 常備兵不務生產,平時訓練,戰時作戰,最長可以持續到五十歲退役,將領的年齡則適當放寬。 如此,可以保證這十五萬北軍是最精銳的力量。 劉協對韓遂的積極態度滿意,卻不滿足,希望韓遂回去再想想。反正還有時間,不必急於一時。現在構思越充分,將來推行就越順利。 韓遂深以為然,帶著馬雲祿準備好的茶,躬身而退。 劉協起身,準備送送韓遂。 韓遂感激不儘,再三懇請劉協止步。劉協最後隻象征性地走了幾步,將韓遂送到門檻外就停住了,他本人甚至沒有跨出門檻。 即使如此,已經足以讓韓遂心潮澎湃,如沐春風。 看著韓遂腳步輕快地走了,劉協嘴角輕挑。 馬雲祿走了過來,站在劉協身邊,看著韓遂的背影消失在門外,笑道:“他好像年輕了十歲。” 劉協轉頭看了馬雲祿一眼,挽起她的手。“人儘其材,物儘其用。他也算是涼州老一輩人不多見的俊傑,不讓他鞠躬儘瘁,蠟燭成灰,豈不可惜?” “他運氣好,遇到了陛下,年近花甲還有機會將功贖罪,一展宏圖。”馬雲祿幽幽一聲歎息。“若是其他人也能有這樣的運氣,那該多好。” 劉協想了想。“你說的是董卓麼?” 馬雲祿點點頭。“還有閻忠。” ------題外話------ 謝書友玄清竹萬點打賞,加更一章。 還有月票的趕緊扔過來。 7017k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