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不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37章 擴軍備戰(求月票!),漢道天下,莊不周,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漢道天下 劉備推薦太史慈,懷疑的人不少。 但關羽發聲,支持劉備的意見,說服力明顯強多了。 原因也很簡單,關羽的實力有目共睹。 他不僅在校閱中有上佳表現,更有陣斬袁紹大將文醜的傳奇戰績在手。 臨陣斬將絕非易事,關羽以少量騎兵突襲冀州,逼得袁紹不得不撤兵,解徐州之圍,已經成了經典戰例之一。 很多人都不喜歡關羽的傲氣,但不得不承認關羽的實力。 更何況,以關羽的傲氣,不太可能是看在劉備的麵子上推薦太史慈,隻能是太史慈實力過人,強大到能讓關羽欣賞。 這時候再懷疑太史慈的實力,就是懷疑關羽的眼光,就要有迎接關羽挑戰的心理準備。 對這些將領來說,官職高低固然是必須考慮的因素,但實力才是根本。沒有實力,隻想憑著官職壓人,是很難讓人心服口服的。 劉協看看四周,確認無人反對,便將太史慈納入候選名單。 劉備的推薦成功,其他也不甘落後,紛紛發表意見。 一會兒功夫,候選名單上就有了四十幾個名字。 在座的將領中,除了幾個肯定不會入選的人,幾乎都在名單上。 蒯越也得到了推薦。知道天子已經許了他魏郡太守的人並不多。再說了,現在隻是推薦,並非最終任命,有人推薦也是麵子。 他又不是韓遂、士孫瑞,肯定不會入職八校。 推薦人選之外,劉協又提出了改造北軍的計劃。 之前的北軍不管是八校還是五校,其實隻有三個兵種:騎兵、步卒,弓弩手。 除了擴充兵力外,他還想對兵種進行一些調整,增加車兵和樓船兵。 車兵並不是指駕著戰車衝殺——當然也可以包括這些——而是指以車為主要戰鬥手段的兵種,包括以戰車結陣、紮營,甚至是鋪路搭橋這樣的技術兵種。 簡單點說,就是後世所謂的工兵。 工兵一直都有,便不夠專業化。 除了因循守例之外,技術提升有限,不足以單列一個兵種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這些任務誰都能做,誰做都差不多,自然沒必要單獨設置,其任務一般由輜重營承擔。 但現在情況不同了,技術提升速度加快,鋪路架橋也需要更加專業的技術、工具和技能,也就需要更專業的人。 設戰車營,就是將這些專業人才和工具集中起來,以期提高效率,增強戰鬥力。 至於樓船兵,那就更好理解了,就是水師。 水師一直有,但不占重要地位,是因為在中原作戰,水師的作用有限。如今戰場擴展到大江以南,水師的重要性日益增加,有必要將水師列入北軍編製。 北軍不是地方軍,但會有征戰四方的任務。設立樓船營,維持正常訓練,有利於增強北軍的水戰能力,不至於全部依賴地方水師。 諸將很興奮。 對他們來說,天子設立樓船營還有另外一重意義。 改建後的北軍不會一直駐守在京師,而是將和設立之初一樣擔任起征戰四方的責任,是真正的主力。 北軍除了拱衛京師之外,原本就有這樣的責任。隻是太平日久,朝廷耽於安逸,北軍成了權貴們安置親近的所在,征戰的作用日減,原本的主力漸漸就成了擺設。 真正有誌於沙場建功的人通常不會考慮北軍,而是去邊軍。 在邊軍麵前,北軍就是一群廢物,就連京師政變都要借助邊軍的力量。先是閹黨如此,後來朝臣也是如此,最後釀成了董卓亂政的大禍。 對朝廷來說,這顯然不是合理的選擇。 改建北軍,也就意味著天子要一掃朝廷的文弱之氣,要重振武備,將兵權控製在手中,避免邊軍坐大,腹地空虛這樣的事重演。 這件事是個大事,不是酒席間一兩句話就能解決的。 劉協公布這個消息,也是希望所有人有個心理準備,獻計獻策,一起完成這個改革,然後帶著新建的北軍奔赴戰場。 雖然最終誰能入職八校還沒確定,但所有人都能感受到天子的雄心壯誌,以及對他們的信任。 這讓他們很興奮。 尤其是劉備、太史慈這些剛從地方州郡趕來的將領。 朝廷什麼時候征詢過他們這些武夫的意見?都是朝廷做決定,他們執行。 看到此情此景,楊奉、楊定等人突然有了自豪感。 一群土鱉,這有什麼好稀奇的。當初陛下能取得華陰之戰的勝利,就是因為和我們一起商量,群策群力,這才以弱勝強,打敗了不可一世的李傕,奠定了大漢中興的基礎。 —— 慶功宴結束,諸將告退。 劉協留下了韓遂,重新布茶。 馬雲祿親自動手,為劉協、韓遂擺上茶具,煮上茶。 韓遂受寵若驚,連稱不敢。雖說馬雲祿是他的晚輩,如今身份卻不同,就連馬騰到此也不敢安坐如堵,接受馬雲祿的服侍。 “韓公,這裡沒有外人,我和你說幾句體己話。”劉協說道。“就讓她侍候著吧。女騎剛建的時候,她和令愛也是像姊妹一樣的。” 韓遂連稱不敢。 把馬雲祿當女兒輩沒問題,可馬雲祿現在是貴人,他總不能把天子也當子侄看。 “北軍改建的事,你怎麼看?” 劉協開門見山,提出了自己的問題。 韓遂很糾結。 安排天子的計劃,改建後的北軍至少有四萬人。如果還由士孫瑞擔任北軍中侯,士孫瑞就控製了這次征討冀州的三成兵力,與自己旗鼓相當。 如果再考慮到幽燕都護荀攸麾下的兩萬精騎,這一戰至少有三個實力接近的大將,他想爭奪主攻的機會越來越少。 但北軍屬天子禁軍,天子擴充北軍名正言順,他這個撫軍大將軍根本沒有反對的理由,除非他有不臣之心。 就知道這麼客氣肯定有原因,這句話該怎麼回? 韓遂想了很久,才不緊不慢地說道:“陛下將來要還都洛陽嗎?” “怎麼說?” “洛陽無險可守,民風又弱,的確需要更強大的北軍才能守住八關,拱衛京師。若是定都長安,有地利可用,又有百姓可以隨時征召,其實並不需要養這麼多兵。畢竟,養兵也是要花錢的。” 劉協笑笑。 這老狐狸,變著法試探,就是不正麵回答問題。 既然如此,那我就單刀直入。 “韓公應該聽說了,此戰之後,士孫瑞有了功勞,將來會接任太尉。” 韓遂嘴裡發苦。原本還有一線希望,聽天子這麼一說,這事就沒什麼挽回的餘地了。 “臣……的確聽說了。” “那韓公以為,誰來接掌北軍為好?”劉協笑眯眯地看著韓遂。 韓遂一愣,隨即心跳加速。 他咽了一口唾沫,艱難地說道:“北軍是禁軍主力,拱衛京師,自然當由陛下信任的大將統領。” 劉協點點頭。“韓公有意嗎?” ------題外話------ 還差幾票滿千,求個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