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黝黑蝸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十四章 到達靈壽,三國之任務係統,居然黝黑蝸殼,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到此時,郝昭和潘鳳對韓變哪裡還會有懷疑?
不管韓變的一千神臂弓是從哪裡淘來的,總之他現在擁有了這樣的大殺器。
鞠義準備再充分,消息打探得再準確,他也決計想不到這一點。
能射出三百步遠,有效射程遠遠超出兩百步,一旦鞠義踏進了埋伏圈內,那就夠他喝一壺了。
兩人的頭,頓時點得跟啄米的小雞一般。
“可行,絕對可行!”
相比起來,韓變的法子,絕對是最有希望戰勝鞠義的方法了。
韓變神色一正,說道:“那麼,這兩日就好生準備一番,三日之後,我等兵出靈壽!”
聽韓變這麼一說,郝昭和潘鳳也都齊聲應諾。
潘鳳眼饞地望了一眼旁邊的神臂弓,想要說些什麼,可他說到嘴邊的話卻被郝昭給一眼瞪了回去。
郝昭可不似潘鳳,他知曉輕重,韓變給他們的軍權已經足夠重了,又不給他們掣肘,如果還妄圖染指神臂弓這樣的大殺器,那就太不知進退了。
事實也正如郝昭所想,在掌握更強力的武器之前,神臂弓這樣的大殺器隻能掌握在自己手裡。
不是他不信任郝昭、潘鳳,通過探知技能,他知道郝昭的忠誠度高達96點,潘鳳的忠誠度更是滿值100。
他們基本上沒有背叛的可能,韓變也會信任他們,但不代表韓變會把什麼都托付在他們身上。
不管何時,自己都要掌握一支不弱的力量才是王道。
三日之後,真定縣城城門口,韓變、潘鳳還有趙信、南宮飛、呂威璜等人,騎著高頭大馬,帶著一萬大軍,緩緩地向外行去。
此次行軍所需糧草,在這幾天已經備好,足夠一萬大軍一月所用。
韓變在馬上,心情有些激動。
認真算起來,這才是他第一次真正地指揮戰鬥,之前無論是剿匪,還是討董,和如今都完全不是一個概念的東西。
畢竟,如果寬泛地計算的話,他現在也算是一路諸侯了,隻是名不正言不順罷了。
更重要的是,臨行之前,他突然收到了幾則係統消息。
“宿主自動接受主線任務:保衛冀州,此任務共分三個階段。”
“保衛冀州(一):冀州即將麵臨易主的危機,消除鞠義叛亂是當務之急,任務完成條件:擊敗鞠義。宿主帶兵擊敗鞠義,撲滅其叛亂即可完成任務,任務獎勵:A級得點5個,宿主自身隨機獲得一個銀色技能。”
“完成第一階段任務,宿主即可開啟第二階段任務。”
“宿主即將開始作為首領的首次征程,開啟長期任務。”
“長期任務(一),招賢納士:宿主每收服一個武將,並使其忠誠度達到90點以上,即可獲得2個相應等級的任務得點。”
“長期任務(二),征戰沙場:宿主或宿主手下每擊殺一個武將,宿主即可獲得1個相應等級的任務得點。”
“長期任務(三),培養名將:宿主每培養一次手下,使其等級上升,即可獲得5個相應等級的任務得點。”
“長期任務(四),吞並諸侯:宿主及宿主勢力,每吞並一個受係統認可的諸侯,即可獲得係統認定等級的任務得點20個,抽獎機會一次。”
主線任務的要求很簡單,第一個第二個長期任務也很好理解,無非就是收服一個A級武將,忠誠達到90以上,韓變就能獲得2個A級得點,如果殺一個A級武將,就隻能獲得一個。
其他等級的武將也是按照同理推斷。
後麵兩個長期任務倒是讓韓變思考了一下才反應過來。
第三個任務顯然是在鼓勵韓變培養手下的武將,假如他將手下一個B級武將培養為A級武將,他就能得到5個A級得點,如果這個武將最後成為S級的,韓變就又能得到5個S級點數。
而第四個任務,其含義就昭然若揭了,正如其描述的一樣,是鼓勵韓變擊敗吞並彆的諸侯。
假如一個諸侯是係統認定的A級諸侯,韓變吞並了他,韓變就能得到20個A級點數。
這樣的獎勵,無疑是讓韓變腎上腺素急劇分泌的。
當然,後麵的獎勵,韓變隻能先想想,但是他眼前,卻是可以爭取到的獎勵。
鞠義,多半不是S級武將,但也不會渣到隻有B級武將的程度,他多半是一個A級武將。
擊敗甚至擊殺他,韓變就能同時完成主線任務以及征戰沙場的任務。
韓變打算在對戰鞠義之前,先狠狠地提升他自己的實力,於是他將剩下的三個S級點數兌換成了75個B級點數,他花費了其中60個點數,購買了“武力+3”和“統率+3”各三個,如今韓變的統率和智力都是79點,武力值也到了78點。
這樣的數據,就算是在三國,也不算寒酸了。
但是還不夠優秀。
韓變希望將自己提升為A級武將,本來他隻需要把智力、統率和武力三項當中任意兩項提升到80以上就行了,但為了節約點數,韓變還是希望像之前一樣,先集中提升一項到臨界值,再將需要的技能升級,最後才晉升自己的等級。
因此,韓變的任務點數的缺口,還是蠻大的。
這讓他更對擊敗鞠義一事無比憧憬。
韓變所率領的一萬大軍,浩浩蕩蕩地直奔靈壽縣。
隊伍前進的速度並不算快,一路過去,發布命令的倒並不是韓變,而是潘鳳。
隨著潘鳳一道又一道命令發出,一路路斥候被派了出去,沿途打探路徑,同時防止大軍被人伏擊。
韓變如今的統率已經遠遠高過潘鳳,但這些東西並不是統率高就好使的,潘鳳從軍多年,已經有了豐富的經驗,韓變更應該在一旁多多學習。
一路上,在韓變的要求下,潘鳳針對路邊的地形,一一說出哪裡適合設伏,哪裡適合紮營,哪裡又萬萬不能停留。
他是軍中老將,對這些非常熟悉,但並不清楚其中道理,因此講述得非常含糊。
好在韓變的統率得到提升,讓他在這些方麵有了非同尋常的反應速度,往往潘鳳講述過後,他就能很快的舉一反三,讓潘鳳咋舌不已。
而另外一邊,在韓變等人大張旗鼓地離開真定縣後不久,真定縣城之外,一股人數約有兩千人上下的部隊,則在一人的帶領下,悄悄地踏上了征程……
在中間紮營休息了一夜之後,第二天一大早,韓變所率大軍,便來到了靈壽縣城腳下。
城頭的旌旗已經換成了繁體的“鞠”字,在風中獵獵作響。
韓變他們剛到,不等派人搦戰,靈壽縣城的城門便大開,一個大漢騎著駿馬,當先躍出了城門。
在他身後,一大片身穿玄色衣甲的士卒,緊隨著他,出了靈壽縣城。
不等韓變說話,對麵那個留著胡茬的大漢便長槍一揮,大聲吼道:“鞠義在此,是誰來此送死!”
PS:這章隻有2300字,主要是考慮到情節的連貫性。另外,鞠躬感謝前幾天,還有今天為蝸殼打賞的幾位書友,實在是慚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