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黝黑蝸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十三章 試弩,三國之任務係統,居然黝黑蝸殼,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韓變看出二人眼神之中的含義,並不著惱,也沒有急著反駁,而是對潘鳳說道:“文傑,之前我從你那裡調走了千餘老卒,你可還記得?”

潘鳳點點頭,說起這事他都還有些惱火,好端端的一支軍隊,突然被抽走了一部分老兵,然後用新兵補足數量,相當於讓他手上的實力直接下降了一截。

好在他也知道這是為了大局考慮,訓練新兵的時候夾雜部分老兵,效果會好許多。

因此,潘鳳隻是有些耿耿於懷,倒沒有多少不滿。

韓變笑著說道:“那一千老卒到底有何作用,你等下就知道了。”

說著,不顧驚訝的潘鳳和郝昭,韓變徑自找到近衛,在他耳邊吩咐了兩句。

等近衛離開,韓變才笑著對二人說道:“走吧,讓你們見一個好東西。”

潘鳳和郝昭雖然不明所以,但好奇心還是驅動著他們,跟隨著韓變的腳步,走了片刻時間,來到了一個地方。

看到韓變到達的地方,兩人便更加摸不著頭腦了。

這個地方他們很熟悉,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每天都會來到這裡,那便是訓練的校場。

兩人相互望了一眼,都從對方目光中看出了疑惑。

校場上有什麼好看的?

韓變帶著二人,徑直來到了靶場。

靶場上已經有兩個近衛在那裡等著,兩人一起抬著一個模樣奇怪地物事。

一看那件物事,郝昭就先喊出聲了:“原來是弩。”

那物事身長三尺有餘,雖然模樣較之郝昭所見的弩有所不同,但從它的一些其它表征,郝昭還是可以確定,那就是一張弩。

郝昭就更加奇怪了。

弩確實是好東西,尤其是成規模的弩機,一齊發射的威力遠遠大於弓箭,而且上手快,不像培養一個弓箭手需要相當長的時間。

但弩也有不足,比如說大多數單人弩的射程都不長,而且弩的精密性太高,很容易就會出故障,製造一張弩,花費的時間、金錢,遠遠多過製造一張好用的弓。

如果在平時,得到一張良弩,郝昭確實會感到驚喜,但今天,如果韓變所說的“好東西”就是這張弩的話,他隻會感到失望。

韓變不管那麼多,用手接過弩機,放在之前就準備好的一個台子上。

弩機上麵已經上了一支弩箭,隻等韓變發射。

韓變將弩機對準了遠處的一個箭垛,正準備瞄準。

“且慢!”郝昭連忙阻止了他,“主公,這裡距離箭垛,是不是太遠了?”

雖然他沒有實際測量,但據他估計,韓變的弩機距離那個箭垛,起碼有兩百步遠。

兩百步的距離,絕非是尋常弓弩所能達到的。

據郝昭所知,能射中兩百步遠的弩機,隻有達到了十石的,名為“大黃弩”的弩機。但大黃弩的體型巨大,絕不是麵前這把。

韓變笑了笑,並未答話,而是利用類似於瞄準鏡的“望山”仔細調整角度,半晌過後,韓變扣動了扳機。

隻聽一聲輕響,弩箭便離開了弩機,向著遠處飛去,然後,越過了韓變瞄準的箭垛,又飛了一段距離,才落在了地上。

韓變尷尬地摸了摸後腦勺:“剛剛不算,沒有瞄準。”

靜,死一般的寂靜。

郝昭和潘鳳都沒有答話,沒有人笑話韓變,他們都呆呆地望著弩箭落地的地方,一臉的不敢置信。

甚至於,潘鳳原本還用一隻手拿著他的頭盔,這個時候頭盔也落在地上,發出一聲脆響,潘鳳卻恍若未聞。

半晌過後,郝昭才反應過來,連忙對著旁邊的近衛說道:“快!快去把距離測量出來!”

等近衛前去測量,郝昭仍然不能平複心情,著急地走來走去。

很快,兩位近衛得出了這支弩箭射出的距離。

“三百步。”

“整整三百步呀!”郝昭的臉漲得通紅,三百步是箭支射出的距離,假如戰場上使用此弩,三百步外肯定沒辦法造成殺傷。

但二百五十步呢?二百四十步呢?

其殺傷力就很可觀了。

“主公,可否將此弩交予末將一觀?”

韓變點點頭,讓了開來。

郝昭上前,小心翼翼地拿起弩,隻感覺入手頗沉,但比起他所見的大多數弩機,卻還輕了不少。

手心在弩身上輕輕撫摸,一陣冰涼的觸感傳來,可以看得出來,弩身的主要材料應該是桑木,而且是多層桑木疊合在一起,中間粘有牛筋。

郝昭不由得嘖嘖稱奇,這把弩機在他見過的弩機當中算是比較小的,可卻有那麼遠的射程,讓他不由得不感歎其設計之精妙。

觀摩了片刻,郝昭回頭問道:“可還有箭支?”

早有近衛上前呈上箭支。

這是一支近乎通體由精鐵打造的箭支,長僅僅數寸,後麵有尾翼,入手有些沉。

呈上箭支之餘,近衛也向郝昭演示了如何上弦。

郝昭接過箭支,坐到了地上,用腳給這柄弩上了弦。

“嘶……”上完弦,郝昭不知道是激動的,還是用力過度,臉漲得通紅,“這弩,應該不超過五石吧?”

五石是說的給弓弩上弦所需的力量,在漢代,一石約重六十公斤,五石便有差不多六百斤(後世)的重量。

哪怕在弩機當中,五石的弩也算得上是強弩了,即便是用踏張的方式,也隻有軍中那些力大的士卒能拉得開。

韓變點點頭,糾正地說道:“差不多四石半的樣子。”

即便是自己親自試過,郝昭也不由得為這個數字倒吸了一口涼氣。

不是認為這個數字太大,而是它實在是太小了。

四石半的弩,便能射到三百步之外?

這樣的距離,哪怕是大黃弩,也未必能達得到吧?

退一萬步說,即便是大黃弩的射程超過了這把弩機,可張開大黃弩需要多大的力氣?

十石!大黃弩就是十石弩的彆稱!

郝昭自問無論用什麼姿勢,都是張不開大黃弩的。軍中能獨力張開大黃弩的,絕對是鳳毛麟角。

據他所知,前漢時期的飛將軍李廣,便曾經用大黃弩射殺過敵將。

可那是李廣,世上能有幾個人的力氣能比得贏他?

可張開手上這把弩機,隻需要四石半的力氣……

雖然四石半仍然是一個很大的數字,力氣小的人,使出吃奶的勁也張不開這把弩機。

但軍中的力大者,要張開它卻並不困難。

比大黃弩小巧,射程與大黃弩差不多,張弩所需的力氣又遠遠小於大黃弩……

郝昭和潘鳳都快要瘋了,若不是他們親眼所見,絕不會相信這些都是真的。

這樣的弩機,怎麼會存在於人世上!

深吸了幾口氣,郝昭勉強平複了一下激動的心情,將弩機對準了遠處的箭垛。

輕叩扳機,咻的一聲,弩箭飛了出去。

他沒有鬨出韓變一樣的笑話,弩箭命中了兩百步外的箭垛,然後去勢不減,穿透了整個箭垛,飛出一段距離之後方才停下。

已經見識過這把弩機的威力,但郝昭還是被他自己射出的那一箭嚇了一跳。

兩百步之外,還能有那樣的穿透力?

小心地放下弩機,郝昭轉過頭,激動地連連發問。

“這是什麼弩?”

“這樣的弩還有多少把?”

“這弩是從哪裡來的?”

韓變被郝昭連珠炮式的提問弄得苦笑不已,瞥見一旁的潘鳳雖然沒有提問,卻也一臉求知的樣子。

“你得一個一個問呀。”韓變嘟囔了一句之後解釋道:“這弩名叫‘神臂弓’。”

“‘神臂弓’,除了叫作弓之外,這名字還真夠貼切的。”郝昭點點頭,繼續追問道:“那像這樣的弩,還有多少把?”

韓變翻了個白眼,還是如實回答道:“算上這把,我一共有一千把‘神臂弓’,弩矢五萬。”

郝昭和潘鳳又是一驚。

不管是哪種弩機,結構都遠比弓箭更複雜,造價也高昂不少,更何況這種“神臂弓”如此強勢,在他們想來,造價想必無比高昂,以常山的財力,能得到幾十上百把,就算是不錯了。

沒想到居然有整整一千把。

這樣的利器,一旦出現在戰場上,會是怎樣一副場景?

二人光是想想都激動不已。

不過,這種利器,主公(公子)到底是從何處得到的?恐怕沒有誰會傻到賣出這樣的神器吧?

韓變看出了二人的疑惑,但神臂弓的真正來源,卻不是他能夠說出口的,因此他決定撒一個謊。

“前些時日,有人盜掘前人墓穴,被人發現之後,我派人去查探。沒想到那個墓穴居然是戰國時期韓國一個貴族的墓穴,這個貴族喜歡收藏兵器,這千把神臂弓便是從其中所得。隻可惜我未能尋得其他神兵利器,也未能得到神臂弓的鑄造圖紙。”

春秋戰國時期,本來就有許多厲害的工匠,尤其是韓國和秦國,都善於製作弓弩,在當時,甚至出現了比大黃弩更甚一籌的十二石強弩,隻是在之後的幾次劫難(秦王掃六合,秦覆滅)之中,許多優秀的技術都失傳了罷了。

雖然還有一些細微的疑點,比如這把弩機為何看上去是嶄新的,又比如說他們為何沒接到這個消息。

但兩人還是將信將疑地接受了韓變的說辭。

“有此利器,我等在‘寧山’設伏,能成功否?”

韓變看著震驚的二人,笑眯眯地問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