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七十九章 鐵血騎兵,狩宋,鬱榕,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柴榮還是決定要親征,勢力平衡的結果就是各勢力相互對立和不信任。
渤海醫學院再次派了兩名醫生到柴榮身邊,但是這次,高繼衝明確說不允許發生餘老的那樣的事情。高繼衝沒說發生了會怎麼樣,但是意思已經非常明顯。
東路兵力不足,柴榮挑選了從禁軍和鐵騎兵中抽調了五千精銳,趕赴山東,在登州與高繼衝和柴宗誼會合,領軍的是侍衛馬軍都指揮使韓令坤。
韓令坤,算是一員有豐富戰鬥經驗,資曆深但是還堅持在作戰一線的老成之間。他與趙匡胤是發小,差不多同時到郭威手下參軍。不同的是,趙匡胤成了郭威的親衛,而韓令坤隻是進了鐵騎軍。鐵騎軍,是最早的,從百戰老兵中跳出來的,郭威親自統領的一隻軍隊。但是即便是老兵,真的上戰場了,死亡率也非常高。韓令坤一直在一線作戰,能活下來確實不容易,武藝和戰功都不錯。
郭威時已經是鐵騎都虞候,到了柴榮的時候,趙匡胤升遷得太快,已經能夠單獨領軍作戰。韓令坤則一直是柴榮的親衛大將。先是殿前都虞侯,之後擴軍成為龍捷(還是鐵騎軍的一支)左廂都虞候,左廂都指揮使。出征前隨軍的鐵騎軍重組,他出任親衛馬軍都指揮使。
韓令坤勇猛是無疑的,他唯一的缺點就是,不太愛讀書。郭威活著的時候,就逼著這些親衛將領讀書,趙匡胤是最積極的一個,韓令坤是最偷懶的一個。到了柴榮的時候,看著同僚都升了官,自己還掛著,才發奮讀書。不過還是隻讀軍事,其它的一看就打瞌睡。
不過韓令坤的優點就是重信諾,忠臣。他的婦人楊氏最初隻是一個前楚國的營妓,後來被馬希崇養在自己的宅院裡。湖南之戰。亂軍之中,不知道怎的就被韓令坤看對了眼。娶過來不說,還直接做了正室。要知道,韓令坤也是三十多歲的人了。又是柴榮身邊的親信大將,想要聯姻的人多了。韓令坤是一概不理,直到看中了楊氏。
這也算是韓令坤的聰明之處,趙匡胤到處和高官聯姻,把妹妹嫁給了高懷德。現在正在給弟弟趙匡義找一門好親事。當年郭威為了柴榮,千挑萬選,那是為了皇位和大誌。你趙匡胤想乾什麼?柴榮把趙匡胤派出去,不放在身邊,表麵上看起來是重用,實際上那是不信任。韓令坤後來不與任何人太親近,還娶了一個沒有背景,自己又看對了眼,人又長得好看的老婆。除了留下“美名”以外,更多的是表示忠臣。
所以當渤海說兵力不足。需要一隻精兵,有柴宗誼親自率領配合作戰的時候。柴榮很快就明白,這是為了兒子擴充實力,多準備一條後路。
五千騎兵不多,不會削弱北路。但是全部是精兵,再加上號稱攻無不克的渤海郡,雖然加起來不過一萬三千人,隻要對遼軍後方形成威脅,遼國北邊的軍隊就無法回援。這些人保住柴宗誼的性命也沒有問題。
高繼衝見到高大,健碩的韓令坤身後。身穿一身軟甲,帶有一種英氣的女將時還是好奇了一把。
韓令坤隻有三十多歲,但是常年作戰和勞累,看起來有四十多歲的樣子。非常沉穩。
“賤內學過一些武藝。”韓令坤對自己的婦人十分滿意。
他很好奇地看著傳說中的海神渤海王,但是除了年輕老成,模樣不醜以外,他更加像一個疼愛女兒的普通人。就連一直被認為沒有王霸之氣的柴宗誼,現在穿著文士服飾,多多少少也還是有一種貴氣。
可是渤海王完全沒有。如果不是四周的人對他十分尊敬,韓令坤甚至可能會忽略掉這個抱著孩子的年輕人。
“那就辛苦你們了,我們雖然有騎兵,但是我們的騎兵不擔任吸引敵軍和衝鋒陷陣的工作。這是我這次西征的參謀部參謀們,都很年輕。還希望韓將軍多多指點。”
渤海的軍人不披甲,雖然他們身上有一些皮質護具和武裝帶,但是多半都隻能起到運動時的防護,而不能防弓箭,更加不能防刀槍。參謀人員身上除了很彆致的火槍以外,都有匕首和短劍。除了武器以外,就是望遠鏡,建議測繪設備,地圖,一個參謀背後還有一個木頭盒子,不知道是做什麼的。
接他們的一共三艘巨型的戰艦。一艘老一些,但是另外兩艘很新。這還不是鐵甲艦,因為船體內沒有看見木頭。
“您好。”那些參謀也沒有那種主臣的理解,而是很平等地拱手。
韓令坤笑著問高繼衝:“王爺,他們誰是參謀官?”因為他實在也沒看出來誰是官,誰隻是一般的參謀。他們的服飾幾乎都一樣。就連高繼衝也是一樣。
劉銑主動上前伸出手:“我是一師的,騎兵師目前還沒有參謀長,因為要東征,我代理著。軍委的趙參謀長已經到了大靈河一線。我們這些人是從各團抽調過來的。”
高繼衝笑道:“他們的肩頭有用來區彆軍銜的肩章,為了不引起敵人注意,我們做的不太明顯,但是熟悉了還是分得出來。”
柴宗誼也笑著說:“韓將軍,渤海的軍人和你們很不同,他們身上穿的叫做迷彩服,四季都不一樣,適合在野外偽裝。因為他們身上都是攻擊性的武器,沒有防護裝備,所以更加重視隱匿。因為隱匿要求,所有的標示都不明顯。防止神箭手射殺指揮人員。這些參謀也不都是文職人員,他們都經過了嚴格的訓練。”
高繼衝說,韓令坤可能還不相信,但是柴宗誼這麼說,他才真正重視起來。
不過就像高繼衝一樣,這些參謀看起來都隻是普通人一樣,沒有特彆之處。
“他們不像軍人吧?那就對了,我們的軍人並不是殺人的工具,他們更加重要的工作就是維護社會的秩序和安定,他們需要為老百姓服務,一個個殺氣騰騰的,早把老百姓嚇跑了,還服務什麼?”
高繼衝的話讓眾人都笑了。
而韓令坤身後的副將和幕僚們一個個麵麵相覷。
不管習慣不習慣,兩軍總還是要配合的。一萬匹戰馬,五千套馬甲和騎兵們穿的精鐵甲、橫刀與長槍,還有不少的強弓和箭,其實比渤海師需要進行運輸的裝備還要多。補給困難,戰鬥力不高,這大概就是鐵騎兵最後退出戰爭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但是在這個時代,鐵騎兵大概是除了渤海師的士兵以外,最精銳,最有戰鬥力的部隊。
而鐵騎兵的作戰方式,意味著它有極高的淘汰率。這五千鐵騎兵,每個人都有十年以上的作戰經驗,能夠十年攻堅披銳而不死。讓這些士兵全身都充滿了讓人不寒而栗的殺氣。
特彆是這些人要與這世上據說最神秘,戰無不勝,而且都是速勝的渤海士兵一起作戰的時候,他們原本慷慨狂放的性子也收了起來。五千個殺氣騰騰的勇士,排著整齊的隊列,默默上船的時候。碼頭上的人似乎都迫於這種殺氣而避開了。
“這是一支值得敬畏的部隊。”
高繼衝歎了口氣對劉銑道:“儘量保護好他們,讓他們少損失一點。”
劉銑點頭:“我知道,這些都是為國血戰過的功臣。”(未完待續。)
如果您中途有事離開,請按CTRL+D鍵保存當前頁麵至收藏夾,以便以後接著觀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