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五十七章 鐵了心的符金定,狩宋,鬱榕,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九月,夏收過後,柴榮再一次把禁軍南移,各地的精銳紛紛南下。隻是這一次柴榮沒有親征,而是讓李重進和趙匡胤在前線,張永德居中調度。連慕容延釗也從蜀國邊境調了出來。而李穀負責後勤,孫睿永也南下,利用銀行和自己再工商業建立起來的聲望協調各地豪族和世家的關係。

大周龐大的戰爭機器開始緩慢,但是很穩定的運轉,隻是這並非是要戰爭,而是戰前的準備。前幾次戰爭都是謀定而後動,但是現在除了一個窩在川中的蜀國以外,已經沒有了其它可以施展計謀的對象,所以要堂堂正正要打一場國戰。

南唐君臣一片混亂,大部分文臣主張上表稱臣,但是武將和一部分主站的人不同意。

李弘冀當庭斥責主降派,李璟一言不發,鐘謨等人顯然看穿了李璟其實想和而不想戰,所以和李弘冀吵,李弘冀要拔尖砍鐘謨。被李璟阻攔了下來,說李弘冀不聽諫言,怎麼為君?所以在後宮親自拿藤條打了李弘冀。

李弘冀回去舊傷複發倒下了。

九月二十日,還未離開金陵的柴克宏等人兵圍金陵皇宮。可是李弘冀被抬著到了皇宮前,把人勸散。當夜,李弘冀舊傷複發去世。

柴克宏和一批將領率軍達成淮南艦隊的三艘戰艦離開,南唐兵諫行動失敗。

李璟後悔不迭,但是事實已經無法改變。隻能派鐘謨和李德明到開封上表稱臣,南唐自削帝號,李璟為南唐國主。問題是柴榮並未答應任何事情。

十月,可以說是對南唐戰事總算有了一個結果。柴榮才葬符皇後與於懿陵。

同時放開了沿海以及北方一些產鹽的地區,準許商人進行食鹽的販運,準許鹽戶自己曬鹽和煮鹽。

趙匡胤晉升為匡*節度使、兼殿前都指揮使。成為了禁軍中牽製李重進的一個重要任務。為了增強趙匡胤勢力,柴榮不僅把潘美留在了湖南,同時讓趙普也跑過去了。慕容延釗也歸屬於趙匡胤的節製。在南唐的邊境形成了李重進的淮南軍團和趙匡胤的兩湖軍團。

而孫睿永在柴榮默許之下,也是偏向於趙匡胤的。

因為現在趙匡胤對於柴榮沒有實際威脅。而李重進和張永德是有的。

江南戰事暫時平息,這兩隻禁軍都要進行縮編,進一步精兵簡政。這也是怕他們尾大不掉的一個辦法。人數從接近七十萬減少到四十萬,一邊二十萬精兵。

除了這隻禁軍以外。給了高繼衝和符彥卿各十萬精兵的編製和官職。高懷德的鐵騎軍現在是柴榮直接管轄,人數為十萬。折家和楊繼業各五萬精兵。其它的部隊去掉老弱之後改為了廂軍,人數各州府自行控製,不過糧餉需要州府上報朝廷核準。

柴榮此時還不敢讓禁軍一方獨大,八十萬正規的禁軍和藩軍人數相等。都是四十萬。

邸報送到跑到蓬萊“度假”的高繼衝夫婦麵前時,高繼衝低聲笑了一聲:“八十萬禁軍教頭”。

王婉容噗呲一聲笑了:“林衝還沒出生呢。”

高繼衝也笑了。

蓬萊,現在名義上還是王婉容這個蓬萊縣君的封地。不過這是高繼衝第一次到這裡,而且是第一次度假。也就是說,總理府和軍部,沒有特殊的事情,不會再送文件過來。就是為了讓兩口子安心造人。

胡媚已經與敬梁成親。而楊繼嗣和李燕兒被調回來負責高繼衝的保衛工作,其實除了讓兩個人也修養一下,順便造人。

蓬萊縣,以最早的地盤縮小了。因為把陸地上的黃縣又劃回去了。蓬萊隻剩下了海上島嶼。三個大島,六個小島,還有若乾無人的島礁。是渤海郡到山東郡中間商船的中轉站。

長山島算是蓬萊最大。風景也最優美的一個島嶼了。距離山東郡最近,曾經是陸戰隊的訓練場。因為這裡有山有水有平原,大部分的地形這裡都有,是一個微縮版的小世界。

長山島上主要由高、趙、李、胡四個大姓組成的村莊。隻不過現在這些大姓也被分散,混進來一些其它的小姓。

再就是蓬萊港,是一個海軍、商船和漁政船的補給港。

符彥卿的長子符昭序任徐州衙內指揮使,因為符家世代都居住在琅琊,而琅琊是山東與密州的灰色地帶。符家有很多人都在這一區域之類。因為符家的關係,這個灰色地帶始終維持著。

不過符家一直與渤海保持著很好的關係。當初世家決定圍堵渤海,符家也沒有參與。當然符家業沒有因此而受到損失。老家的家族利益。要符彥卿這個魏王來出麵談,那自然是不合適的。但是已經算是獨當一麵的符昭序卻是可以的。

符昭序當然不會單單隻為了老家的家族那點事而來。而是帶著符金定和三弟符昭願過來的。

符金定和高繼衝同歲,已經是十六歲的大姑娘,她怎麼也不肯嫁人,偏偏要跑到渤海王這裡來。在渤海這可能不算什麼事。可是在大周,那就是大事。哪家姑娘十六歲沒嫁人,還巴巴地跑去倒貼人家?

符金定這次是用藥報考醫學院的理由而來。

符彥卿隻能歎氣:“這渤海王從來沒有娶側妃的意思,不然他早就有了,你這是何苦呢?我聽說渤海王和王妃從來都是手拉著手,吃同吃,住同住,你在旁邊算什麼?你不是已經讀完了膳食學院的專業,按照他們說法,膳食學院和醫學院一樣的品級。你還要讀醫學院,就為了留在渤海?”

符金定不說話,隻是低著頭,但是卻沒有一絲的動搖。醫學院要讀七年,王婉容身體不好,雖然嚴格保密,但是不是沒有人知道。符金定不是傻子,自然也知道了,隻是不知道具體是什麼病而已。所以了不起留在王婉容身邊照顧她,總有六七年的時間。高繼衝眼裡隻有王婉容一個人這是不錯,但是他對所有人都很好,不會刻意趕走她。

符彥卿突然想到了一個可能:“你不會是想要對渤海王妃動手吧。”

符金定倒是抬起頭笑了:“女兒那麼沒用嗎?再說他對王妃那麼好,要是王妃真出了什麼事,我看比皇上失去大姐還要傷心,不知道什麼時候緩得過來,如果知道是我害了王妃,我就永遠沒機會了。您放心吧,醫學院讀完,我也不過二十五六歲,再嫁人也來得及。”

符彥卿點頭:“符家的人就是要堂堂正正,如果你做那種事,我這個當父親的也會大義滅親。你知道就好。隻是這是你自己這麼想,外麵人可不是。我讓小三去陪你。”

符彥卿兒女很多,大一些的大多是女子,第三個兒子符昭願比符金定小接近四歲,現在隻有十二歲,但是這孩子習武不行,可是人很聰明,能讀書。最主要的是他在太學讀書,最喜歡讀的就是渤海傳出來的書籍。符金定也很喜歡這個弟弟,每次回來都會給他帶一些書籍。以至於小小年紀的他有了符家少有的大局觀,柴榮見到這個還沒有成年的小舅子的時候,也說長大了是一個良臣。

這是符家出的第一個良臣,而不是良將。

於是符彥卿就讓大兒子把這兩姐弟送到渤海,順便也談一些琅琊的問題。(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