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零六章 憤怒的耶律璟,狩宋,鬱榕,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cpa300_4();李穀隻能苦笑。

“皇上,您真打算讓渤海王以九萬之眾,迎四麵之敵?遼國還需要牽製。”

李穀說得很誠懇,要知道渤海根本沒有九萬人牽製遼國,而是不到三萬人。六萬人對付的都是日本,高麗是放任著的。現在日本是一團散沙,不足為懼,但是如果村上拿到了大周的封王詔書,那就等於在渤海王的背後樹立了一個名正言順的敵對勢力。

柴榮自然明白這個道理,他隻是沒想到渤海王居然把日本逼到了這個份上。日本實力如何他不知道,但是隋唐兩代,日本都是要與中原平起平坐的。現在這個村上隻想與渤海王平起平坐。

“那愛卿以為該當如何?”

“東海是不行的。渤海王也不過占有一半,其它的在琉球和南唐吳越手中。倭國到不了東海。渤海王上表已經說明了日本現在是列國紛爭,小國有數十個。其中還有關西出雲國這樣的大國。北部還有蝦夷國和窟悅國。這個村上曾經自稱為天皇,但是現在並無直接管轄之地,能控製的也隻有關東之地。所以能封一個關東王就不錯了。”

一個禦史連忙上前道:“皇上,這個村上雖然已經勢微,但是畢竟是大唐以來朝廷承認的倭國之主,日本雖然分為列國,但是名義上仍為一國。皇上封村上為關東王,日本會很快崩壞,怕渤海王也是有麻煩。”

李穀道:“海外之地,亂就亂一點,高麗現在也亂了。渤海王年紀小,也需要有一點磨練。”

眾人就都退後了。

什麼叫做磨練,就是不想讓渤海王成長過快。要知道渤海王收倭國公主為義妹,如果渤海王與倭王聯合,迅速整合日本,回頭再取了高麗,大周還能不能控製渤海王,就真的是兩說了。

柴榮盯著李穀看。這凡事都有利有弊,樹立一個敵國當然好,但是如果敵國與渤海王聯合呢?讓日本碎片化也是個辦法,但是以渤海王的性子。他會一個一個小國吃下去,消化掉。成長慢,但是更加堅實,但是他也沒有能力在短時間達到目的。高麗和晉國就是一個很現實的例子。

柴榮舉棋不定,眼光就掃到了閉目養神的馮道。

“太師以為如何?”

“中土總有一統的時候。皇上。”馮道說得很簡短。

卻直指核心。倭國是海外之地,渤海王怎麼說也是自己人,中原總有一統的時候,海外之地能夠拿到多少就是多少,總不能讓外人打自己人。

結果是,柴榮對村上失國之罪一下子列了七八條,認為日本現在四分五裂,是村上無德的緣故。但是基於村上一直“忠心”為國,所以封為關東侯,從三品開國縣侯。食邑一千戶。希望他能整頓國政,為朝廷效力。

詔書說得很模糊,整頓國政,並沒有說整頓什麼地方的國政。而且關東侯這個爵位本身就造成一種歧義。確實有比如高保融為南平王,但是卻主持荊襄政務。可是那是他還領有其它職務的緣故。

村上現在是有爵無職。反正那意思是你們看著辦吧,說村上是日本國主也不是不可以,隻要你們服氣就行。

九月,北方秋收,也算是一個豐收年,遼國因為失去了遼河平原後。緊張的糧草因為燕雲十六州的豐收而獲得了緩解。蕭思溫等人總算是送了一口氣。但是遼穆宗耶律璟卻不那麼開心,因為契丹貴族爭奪權力愈發激烈,南院的忍讓滋長了北院的氣勢。沒了遼河平原,現在混同江流域也失去了控製。遼國用來發起大規模進攻的實力受到了削弱。

沒有糧草你什麼也做不了,南院雖然再退讓,但是糧草,兵器衣甲都牢牢地控製著。還控製著遼國最為精銳的三十萬皮室軍。因為掌控者皮室軍的十個主將全部是南院和親南院的將軍。這隻軍隊在耶律阮執政時期被引入漢人軍製而得到了進一步的強化。

而遼國除了皮室軍,就是各部族組成的部族聯軍,他們亦兵亦民。數量眾多,但是散落在各地。因為人數多,所以在上朝時自然就聲音大。

“九萬人,渤海王不過乳臭未乾,用九萬人就讓你們害怕了?劉崇那邊,也不過去了三萬騎兵,就能保住北漢不失。我不想聽解釋。我要到顯州狩獵。”

耶律璟勃然大怒。他對這些隻知道內鬥的家夥實在是沒有耐心了。

他看向皮室軍的將領,發現他們站在後麵一言不發,充當背景。而北院的那些人都異常興奮,摩拳擦掌。遼河,富庶之地,就是隻是去劫掠一次,也相當值得。何況現在正是秋收入倉的時候。

“蕭愛卿一言不發,有何意見。”耶律璟非常不高興地看著蕭思溫。

“顯州太靠近大靈河,大靈河以東,已經儘落渤海之手。渤海擅長偷襲作戰,臣恐很難保證皇上的安全。”

“人皇王顯陵就在那裡,你們不是認為人皇王之政才是治國治民正道。現在我要去給人皇王祭祀,你們就不準?”

“顯陵祭祀與守陵渤海未加乾涉,每年臣等都去祭祀過。耶律*和耶律胡一對陵墓也照料有加......”

“已經不是耶律*了,他現在叫劉*。”耶律璟麵帶譏諷。

“皇上,耶律氏與劉氏本就為一,這是太祖當年就定下來的。同時定下來的還有蕭姓,韓姓。”

“你們都去得,我就去不得?我是不是可以人為你們溝通敵國?”耶律璟麵露殺機。

蕭思溫麵不改色:“臣是臣,皇上是皇上。皇上如果一定要去,懿州和成州都可以,但是顯州實在太過危險。”

“我大軍拿下大靈河和醫巫閭山不就安全了嗎?”耶律璟一章拍在龍椅上。

蕭思溫一言不發地直接退後。

說得簡單,現在顯州保不保得住都成問題,大靈河和小靈河之間,已經是渤海師,遊騎兵師和渤海艦隊陸戰隊的演習場。大靈河以東,密密麻麻地全是森林,一個個農莊如堡壘一樣,到處都是壕溝和陷阱。不是拿不下來,而是遼國損失不起。你北院厲害,你北院自己去,皮室軍保住你耶律璟的安全就夠了。

場麵一下子變得沉悶起來。因為皮室軍不動,遼軍主力就沒動,其它的部族聯軍會拿自己的子弟的生命去冒險嗎?靠近渤海的部族還得求著渤海人在冬天把自己的牛羊放進去的。想打的隻有遠在西北路和上京的那些家夥。可是這些部族恐怕想的是乘機搶奪南院和親南院部族的地盤,有機會到遼河搶點東西而已。

耶律璟不清楚嗎,他非常清楚。於是他煩躁地拂袖而起,留下了麵麵相覷的群臣。

人心不齊,什麼事也辦不成,這就是耶律璟麵對的局麵。(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