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零二章 逼迫裁軍,狩宋,鬱榕,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cpa300_4();柴榮再利用高繼衝整合世家,新稅製讓國家財政有了盈餘,下令減租減息收獲民心一係列的動作之後,下令對全國的軍隊進行精簡和裁撤,這不再是挑選禁軍的問題,而是要向各藩王節度使削權了。+◆+◆,

李穀帶著一幫監察禦史到了渤海。

渤海實際兵員,包括在軍校的學生,渤海師四個團,按照唐製,稍微多了一些,每個團五千人,一共兩萬人。團裡的團長隻是一個校尉的官職。渤海陸軍師長可以算是都尉。

渤海遊騎兵師雖然也稱得上是一個師,師長也是都尉,但是兩個團,每個團隻有兩千人,所以遊騎兵師實際兵員隻有四千人而已。

渤海軍事學院的學員兵,一共三十個班,每個班八十人到一百五十人不等,一共四千三百人。

山東守備從一個連擴充到了一個團,這是在知道李穀帶人來監察的情況下緊急調撥,四千人。

這些如果全部都算成陸軍編製,也不過三萬二千三百人。

這些人數看起來和三年前沒有太大的變化,但是要知道這五年來,前期招進來的老兵大部分已經複員,人數約在一萬二三千人左右。這些人大部分都成為農場,林場和草場的管理員。地方的乾部太缺乏了,一方麵他們的知識和訓練程度跟不上形勢,另一方麵也是那他們去補地方的缺。

渤海最大的軍力在海軍。

東海艦隊一共四十艘戰艦,剛剛換裝的大連好和旅順號上的兵員為兩千人左右,最小的戰艦為乙字號級,上麵的兵員是四百人左右。算上在蓬萊訓練基地訓練的陸戰兵員一千四百多人,一共為四萬八千人。其中海上陸戰兵員為四個團,一共兩萬人。

渤海艦隊隻剩下了十五艘戰艦。都是乙字號級彆的,加上港口後勤兵力,一共一萬人。

也就是說海軍總人數接近六萬人,大約是陸軍的兩倍。

渤海王府總兵力為九萬人。這是高繼衝五年多時間,慢慢積累下來的。總人數比最高的時候十萬人還要少一些。

當然這不算各地的警察與民兵預備役。高繼衝的內衛部隊的人數。

這個總軍隊在各藩王的軍力麵前是非常少的。符彥卿為了和遼國對抗,手裡掌握著四十萬重兵。高懷德手裡也有十五萬兵力。趙匡胤在湖南有二十五萬兵力。

全國的兵員超過了兩百萬人。這個人數看似非常多,但是這是戰爭時期啊,這還是柴榮已經進了裁剪的結果。

“皇上的意思是抽調精銳,組建禁軍,人數在四十萬到五十萬,另設州府設廂軍為籌備地方的常備軍,人數在二十萬人左右。再就是番兵,番兵沒有定數,但是我以為總數不宜超過禁軍。皇上的意思是讓勇敢之士如王爺一樣多為過開疆擴土。所以沒有明示。永安軍節度使折將軍領宣義、保義、靜難三鎮,軍力與王爺大體相當。”

李穀的意思是高繼衝哪怕麵子上,也要裁軍一部分。

高繼衝沒有說話。敬梁恭敬地拱手道:“王爺領山東,東海、渤海、東丹。山東兩州隻有四千人,司空大人,這也不過是一個州廂軍的數目。渤海郡除了學生娃娃,幾乎無兵可守。醫巫閭山到混同江,全靠馬步兩萬多人抵禦遼軍和女真部族。這已經非常吃力了。”

敬梁知道李穀與高繼衝還算親厚,所以話語還算柔和。

“王爺領海疆。五年多來,滄州到密州,已經很久沒有海盜滋事了。渤海艦隊作戰的人數不過四千人而已。王爺確實有重兵在手,但是都是在海上,海寧,濟州和日本豐後海域。正因為有王爺重兵把手,才能保證客商往來安寧。可是也正因為如此,王爺現在對高麗和日本有心無力。司空大人,要想安定高麗半島,威懾日本列國。這不是裁軍的問題,而是需要增兵的問題。”

李穀苦笑了一下:“王爺兵雖然少,但是都是精兵,王爺之兵精,單從考核進入軍事學院來看,也是舉世皆無。王爺覺得皇上會沒有忌憚?”

高繼衝笑著說:“我聽說皇上要組建火炮營和鐵甲車營,曲阜書院與渤海政務學院的交流現在非常不錯,我們很願意專門為火炮營和鐵甲車營開設學習班,我想從運用火炮上,大約沒有人能與東海艦隊相比。司空大人,渤海軍事學院並不是隻為了渤海而建。當然馬步兵課我們是教不了什麼,還得請皇上派教頭過來。馬步作戰我們實在是不堪得很。”

李穀也不客氣:“政務學院交流,如果不是都是世家子弟,能回來怕是沒有,不得都被王爺吃掉。那些草頭兵不是有來無回?”

高繼衝道:“不管怎麼說,渤海所有的學院,隻要能考進來,我們什麼人都不拒絕。就是皇上不放心,派人來交流,我也從來沒有藏私。皇上要精兵,恐怕不是一日之功,至少蜀中和湖南、淮南平定,才可以真正裁軍。精兵之策相同,我不過為皇上先走一步而已。但是渤海與大周交界,人員往來封鎖,經濟不通,形同敵國。皇上這是拿我當了筏子收獲人心,到了現在用了不說,還要踩一腳呢。”

李穀笑了:“王爺對皇上有意見啊。”

高繼衝道:“怎麼可能沒意見。”

高繼衝指了一圈身邊的人:“我們這些人為國家鞠躬儘瘁都沒關係,但是人心都是肉長的。您看看吳總理,施總理,敬梁先生,閔先生,還有這些大大小小的官員,記得名字的,不記得名字的,哪一個不是曬得黝黑,有幾個臉上沒有疲憊之色。我們隻有九萬人,也不敢再多了。因為除了這九萬人,這五年來的新生人口,王府全部要養活,教育部傳來的數字已經超過四十萬人了,可是最早的一批學生也還要兩年才能畢業。這每年人口出生都是數萬甚至會超過十萬人。所以皇上不用擔心,我不會裁軍,因為再裁下去,我很難維持安全。也請司空大人和各位禦史對渤海軍力保密。但是我也無力再增加軍力了,這是實情。”

李穀看了高繼衝四周的那些官員。與李穀自己和幾位禦史的白淨,體態富態不同。這些官員因為常年在基層,一個個臉色被曬的黝黑,除了大多數人都是又黑又小。臉上都有疲憊之色。

這些人年紀其實都不小了,三十多歲到四十多歲的人居多。一個個和老農民沒有什麼區彆。

但是他們的成績也是顯而易見的,那些士兵和學生,一個個身高體壯,雖然也是曬得很黑,但是非常謹慎。這兩批人站在一起,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李穀還去過蒙學和幼兒園,那裡全是白白胖胖的小娃娃。可是那些師範學院的學生們還好,可是第一代的教書先生,一個個也是這樣乾瘦的樣子。

高繼衝話音剛落,那些士兵和學生都像老一輩人敬了軍禮,這是一種最近來從渤海流傳出去的軍力,簡單,不跪不拜,但是簡單的舉手禮,在這麼多人同時做出來的時候,非常震撼。

這是年輕人對老一輩人的致敬。而那些瘦小的人們似乎還不習慣這種禮節,隻能一圈地拱手作揖還禮。(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