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六十九章 承諾,狩宋,鬱榕,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cpa300_4();敬梁不再說話。因為與吳夏隻討論內政不同。敬梁管的是軍事,這涉及到了未來的兵鋒所向,不是隨便拿來對外人說的。

高繼衝似乎極為為難地想了好久才說:“臣可以為殿下拖住遼國,如果可能,拿下高麗,了卻隋唐以來的憾事。”

郭榮笑道:“當初你北上可說過要奪回燕雲十六州。我聽說你們渤海水師曾經很輕鬆地拿下了山海關。”

高繼衝苦笑了一下:“那是偷襲和牽製,如果臣要拿下平壤和高麗王京,也能做到一夜而定,可是臣沒有那麼多士兵,打得下來,守不住也是枉然。不過如果殿下平定了江南,與遼國決戰,臣可以為殿下掃清道路。隻是治理,您也看到了,恐怕還是要殿下來做。”

郭榮愣了一下:“你這麼有把握?”

敬梁笑道:“殿下,如果真要打,渤海師可以說沒有拿不下來的城池。”

郭榮犀利的眼光緊盯這敬梁,但是敬梁毫無懼色。

郭榮冷聲道:“那不知道能否派一支偏師幫孤拿下川蜀之地?”

敬梁道:“王爺,恐怕是不能。您也知道,王爺挑兵挑的非常嚴格。時至今日,陸軍也不到三萬人。王爺大部分的兵力都在海上,渤海艦隊和東海艦隊要保衛海疆。剩下的三萬人,恐怕抽不出來,因為王爺的軍隊與其它軍隊不同,他要保護百姓,並且要幫助百姓進行生產和建設。不僅僅是用來打仗的。”

郭榮的眼角跳動著:“你們隻靠三萬人就拿下了東丹?”

高繼衝笑了:“殿下,這三萬人是打下東丹之後才有的。渤海郡六十萬人口,要養活水路兩軍十萬人,這是無論如何也做不到的。所以您剛才說臣有百萬人,百萬人實在不多,養活這些士兵也不容易。”

郭榮想說兵用養嗎?但是這話沒說出口。過去確實是直接征用老百姓從軍,但是這些人帶兵的人也算是明白了,一百個老百姓,一仗下來。能有一個活著,就不錯了。郭榮帶的這些親兵就是百戰老兵,他們的身後事成片成片的死人。

高繼衝弄精兵是沒錯,但是這不到現在隻有那麼一點人。打得下來,卻守不住,這就是弊病。大周的繼續沿用征兵製那是不行的,募兵製肯定要實行。但是像渤海這樣選太學生一樣地選士兵,那肯定不行。

渤海。說是軍人當政可是不太適合,但是軍人肯定可以乾政。大唐以來,武人乾政的苦頭吃得太多了,郭榮不想走第二遍。就算是高繼衝把士兵當文人一樣訓練也不行。

郭榮有些猶豫,因為如果真如敬梁炫耀的這樣的軍隊,他還真的十分羨慕。攻無不克,戰無不勝,那個武人不喜歡?郭榮也算是武人,隻是為了理想而不得不偏向內政而已。

郭榮長歎了一口氣:“繼衝,你不走正道。專走偏鋒。精兵當然好,但是現在你不是進取乏力?治理一個國家,治理好世家就夠了,你偏偏打壓世家。難道世家不是國家的子民。你的誌向是當班超,當萬戶侯,可是你現在所為,你認為可以嗎?”

一直沒說話的呂岩突然笑道:“晉王殿下,王爺沒有那個野心還好,隻要能活著,就可以為百姓做點事情。這一點。在下認為馮太師說的是對的。皇上雄材偉略,處理政事夜以繼日,不眠不休。可是他身體垮了。就算是殿下,現在的身體恐怕也大不如前。我家王爺初到渤海。忙得一天睡不了幾個時辰,結果原本該長個子的娃娃,連個頭都不長了。如果真的如殿下所想,恐怕現在已經沒有我家王爺了。如果我家王爺如殿下這般年紀,倒也無妨,可是王爺隻有十二歲。尚未成年。”

不等呂岩說完。王婉容微微向郭榮行禮道:“殿下,我不知道是誰在皇上和王爺麵前進的讒言。讓將軍百般猜忌,但是我家繼衝所看的不是那些權勢,這天下的國土不止有中原和江南,東西北方向不知有幾萬裡的土地,南邊還有一望無際的海疆。那才是真正的天下,而要想獲得這個天下,不是我們這些人,或者這一代人能夠做到的。王爺仰慕班超,但是班定遠打下來的江山現在還在嗎?所以這需要一代人甚至幾代人來培育我們的民族,強壯我們的國家才能做得到。繼衝和我以前不知道深淺,但是現在知道人小力微弱,能做的不多。可是殿下不同,殿下是未來的國君。一個國君應該有容人之量,把眾多有報國之誌的人團結起來,不僅是渤海為民族的強盛做事,而是大家都要為這個目標努力。這總比為了一州之地內鬥不止要好。”

郭榮愣住了,他沒有想到變得有些醜陋的蓬萊縣主會說出這樣一番話。

表麵上看,似乎是他打斷了呂岩的話語,但是內在的東西卻是一樣的。

高繼衝年紀還小,還有未來,未來要走路還長,他看到的天下要比現在大得多,因為他為的是整個民族的未來。

十二歲,一個具有無限潛力的年紀。而郭榮已經三十三歲,就算自己能夠執政三十年,那個時候高繼衝也不過四十來歲。未來的事情,還是要看兒子郭宗誼的本事,自己在做多少也沒用。被逼急了,現在高繼衝反了,不僅與高保融的關係無法處理,會影響國內政局,還未自己的兒子樹立了一個強大的敵人,而整個民族也將再次分裂。

畢竟在自己或者的時候,也沒有把握能夠建造一隻能夠打得過渤海海軍的水軍。隔海相望的渤海郡可能會成長為另一個大遼。

郭榮站起來,想高繼衝和王婉容行了一禮。

“郭某慚愧。”

高繼衝和王婉容連忙躲開了,一個未來的國君的行禮,他們受不起。

“渤海,現在需要朝廷的支持,不過,最多三年,當我們的蒙學的學生能夠畢業的時候,渤海就會反哺大周,為大周培養足夠的各類人才。”

這是高繼衝的承諾。

三年,時間不長。但是第一批道渤海郡的人的孩子們已經可以上蒙學了,而他們已經接受了三年多時間的幼兒園的教育,經過了係統的身體訓練。其基礎要比現在的人好的多。三年時間,高繼衝有足夠的把握給現在所轄區域內的所有人掃盲。因為縱觀全國,大概沒有任何一個地方的文化人比渤海還多。渤海是文盲最少的地方之一。

當然,那個時候,渤海也具有了不畏懼任何人的實力。(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