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六十八章 議國策,狩宋,鬱榕,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cpa300_4();郭榮其實有些生氣,因為高繼衝雖然表現得像對待長輩一樣親近,但是他是把自己放在和郭榮平等的位置來說話的。

渤海,真的有了與大周對抗的底氣嗎?

郭榮閉上了眼睛。他有些後悔太輕視這個幾年前的小娃娃了,原本這是不應該輕視的。幾年前,在蘄州,一個小娃娃就能和他坐在一起談國事。那個時候,高繼衝的背後沒有這麼多人,但是畢竟是南平國的王子。

南平國,高保融,一個敦厚老實的兄長,大嫂梁氏賢惠,兩個人都不是那種奸猾的人。這些年,郭榮擁有的根基幾乎都是高保融消無聲息幫助自己完成的。高保融不居功,不邀賞,就是要保住這個兒子。為了保住兒子,除了梁氏生產的時候去了渤海,高保融成天念叨兒子,卻從來沒有說過要去看他。

看樣子,高繼衝和高保融長了一樣的老實模樣。可是怕就怕老實人有了底氣和脾氣。

“繼衝,皇上恐怕拖不了太長時間了,不知道你對國家有何建議。”郭榮問的是建議,實際上就是要問高繼衝的態度。

郭榮來見高繼衝,明顯是帶著不滿來的。隻是基於與高家的關係,所以並未嚴加斥責。如果是郭威,那一定是下斥責的詔書,這樣的事情已經不止一次了。這次沒有,一方麵是郭威的身體確實不行了,另一方麵他要看郭榮處理國事的能力。

高繼衝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回頭用眼光詢問吳夏等人。

吳夏向前挪了半個身位。

“殿下,自從皇上即位以來,國家修生養息是對的,不過國家不能一直這麼分裂下去。遼國勢大,但是現在失去了渤海和高麗,少了很多助力。耶律璟無法調和南北院勢力,殿下可以嘗試繼續分化南北院,爭取南院漢官們的支持,實際一到。拿回燕雲還是可能的。”

郭榮看了一眼這個已經聲名鵲起的臨時總理府的總理:“為什麼渤海不做這件事情。”

吳夏苦笑了一下:“力有未逮,我們王爺與其他王爺不同,剛才您也聽說了,他不在意有多大領土。在於如何治理地方。同為一個州,朝廷隻管到了州縣,派一個縣令和知府,帶上一些屬官就夠了。當年班超領西域,就是如此。幅員遼闊,達到了萬裡。可是班超回國,那些蜀國相繼反叛。王爺認為萬萬不能如此,所以現在我們需要在村鎮派駐人員,最缺的是教師,醫生。因為就像這個村子,就有蒙學堂和衛生所。這還是在登州。在渤海郡,我們需要為這些機構提供物資,需要對老百姓進行訓練,需要管理公共安全。所以都有政務院的派出機構。所以,管理一個州縣,王爺用的人要比朝廷多太多了。臨時總理府現在轄渤海郡、東丹郡、登州、羅州、耽羅,監管萊州,實在力不從心。”

郭榮頗有興趣地看著吳夏:“吳先生認為朝廷的做法和你們王爺的做法孰優孰劣?”

“各有優劣,王爺在外,不容有失。而朝廷最重要的是要做到國家一統,然後才能談得上治理。王爺在外,凡事先打破了再說。可是在國內,打破先輩的規矩。造成的後果不用我多說,殿下也是知道的。”

郭榮可聽出來了,高繼衝對郭榮稱臣,可是吳夏等人可沒有。

高繼衝補充道:“優劣可以互補。殿下前期需急,就像人大病一場,需要用人參先吊住命,等病情穩定下來,才能慢慢溫養。”

郭榮戲謔道:“那你是說皇上做錯了?”

高繼衝噗嗤一聲笑了:“殿下,大周初立。那就不是大病一場,而是剛出生的嬰兒,您見過那個嬰兒用過人參?何況這個嬰兒還天生體弱。那更加是虛不受補。可是現在不一樣,三年修生養息,已經是青壯年了。”

郭榮道:“你這個比喻不恰當,大周不僅是大周,大周要恢複的是大唐的榮光,這還是你當年說的。以大唐來看,這是一場五十多年的大病,到現在還沒有起色。隻是不知道繼衝當初的誌向還有沒有變。”

高繼衝肯定地回答:“沒有,國家和民族大義永遠是在前麵。”

郭榮笑了,端正了身體:“如果是這樣,你認為我該怎麼做,遼國的事情不是一時能夠做到的。”

敬梁見高繼衝和吳夏都沒有出聲,因為他們的話題如果超出了渤海郡以及渤海周邊,說什麼怕是都沒有了退路。所以上前道:“在下鬥膽。”

高繼衝一揮手,是請直接說的意思。

郭榮也點點頭。

敬梁笑道:“國家一統是大局,但是各地叛亂的平定卻有先有後。河東劉崇與遼國勾結,打河東,遼國一定會增援,所以應當緩一步。除了遼國,實力最強者為南唐。不過南唐現在已經分裂。李弘冀爭奪太子之位不成,現在在淮南以水軍的優勢自守。不過真到了危亡時刻,南唐恐怕也是要救的。南唐所在,不管是淮南,還是江南,都是富庶之地。戰力不強,但是耐久。現在打恐怕也很難。所以殿下應該先拿下蜀國,收回定難、河西與黨項。”

郭榮沉默不語,現在正在思索這種可能性。

敬梁再加上了一把火:“火器之威,初次遇到,一定會驚慌失措。不過南唐與遼國都有了自己的火器,所以火器的優勢不再。遼國的騎兵現在還沒有什麼辦法可以進行有效的防禦。而南唐火器不弱於大周。蜀國,自以為躲在深山之中享受安樂,君王無進取之心,將士無死戰之誌。現在奪了楚地辰州,對鳳州也有窺視,想得漁翁之利。所以把淮南和南唐放一放,拿下蜀地,如探囊取物。”

郭榮笑道:“不錯。”

敬梁道:“我聽說大周想造鐵甲車,鐵甲車在江南水網和叢林地帶無用,但是在平原和草原卻所向無敵。定難和河西問題主要在黨項,拿下黨項,定難與河西自然也就平了。北方既定,大軍南下,那就是拚國力的是時候。我想以殿下雄材偉略,國力定然不輸於南唐,何況還有吳越可以利用。”

郭榮哈哈大笑。不過一笑而過問:“那不知渤海有何作為?”(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