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四十八章 議聯姻,狩宋,鬱榕,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cpa300_4();常年的征戰,常年政務纏身,夜以繼日,郭威的生活原本就極為簡樸,所以身體的底子被掏空了。以前還隻是軍務,現在軍政都得管,還得平衡各方麵的關係,郭威感到了力不從心。

太平盛世,當皇帝可能會是享受權勢,可是現在是亂世,這個皇帝更多的是責任和辛苦。

六月,郭威讓範質和李穀升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隨後又讓範質參知樞密院事。

遼國,遼世宗死了,他少了一個雄才偉略的大敵。周遼邊境安定下來。現在要解決的是河東和徐州的問題。河東與契丹人勾結,已經自立為皇。但是徐州態度曖昧,現在既沒有承認郭威這個皇上,但是劉贇也沒有說自己就是皇上。同樣的慕容彥超也是這樣,但是徐州周邊的六個州再加上打下來的海州和泗州是不聽他這個皇上的號令。

江南戰事平息下來,南楚滅亡,李璟將馬氏家族全部遷到金陵,以馬希萼為洪州節度使,馬希崇為舒州節度使,以邊鎬為湖南節度使。趙匡胤與邊鎬手下的大將林仁肇再次交鋒,不過這次不是單挑,而是雙方領著十多萬大軍在長沙鏖戰。雖然趙匡胤得到了江陵火炮和火銃,可是新武器投入軍隊,還沒有來得及訓練就上了戰場。很多士兵到了戰時扔掉了火銃,重新拿起刀槍和弓箭戰鬥。

趙匡胤帶過去的都是北方人,不適應當地的氣候,七月以後,瘟疫橫行。而林仁肇帶的南方兵屁事沒有。雖然趙匡胤儘力了,但是長沙還是丟了。好在由江陵水軍擴建的洞庭湖水軍擋住了上遊下來的那些小船的進攻,趙匡胤還是保住了鄂州到施州江南一帶。同事高保勖帶著歸州兵增援,林仁肇因為時刻要收到水軍的騷擾,所以也沒敢再往前走。

郭榮和高保融在廬州也與李弘冀打成了相持。隨後南唐派人來議和。郭威也不願在剛剛即位的時候動刀兵。事情就這麼拖了下來。

這場戰爭,南唐的兩員大將表現搶眼,一個是林仁肇,一個就是李弘冀手下的大將柴克宏。應該說柴克宏要更加顯眼一點,因為他可沒有南唐大軍支持,用的是剛剛新征的。還是拿著農具一樣拿武器的士兵。不斷用奇謀險計,讓太過於正的郭榮和高保融沒有討到便宜。當然也與郭榮和高保融要先治理和穩定地方,沒有要與李弘冀死戰有關。

國家的安定,不僅是大周需要,剛剛吃下楚國的南唐也需要。郭威倒是沒有害怕這一點。因為南唐國力之強盛由來已久。現在卻在走向衰落。而大周剛好相反。在天災、戰亂以及遼人的劫掠之下,這裡原本凋敝已極。現在總算擋住了遼人,可以修生養息,所以是上升期。時間在大周這一側。

沒想到同樣在這一年吃了一大塊富饒之地的渤海王,還明確地堅持承認朝廷。他要真的自立為王,郭威也不會怎麼他。因為河東和徐州也也是如此嗎?

說郭威對高繼衝一點忌諱的心都沒有,郭威自己都不信。

但是那又怎麼樣,他太小了。高保融和郭榮現在親如兄弟。與郭威王峻的情形相似reads;。但是高保融遠沒有王峻那麼有心計,是一個死心眼要為老百姓做事的人,郭榮對他也極為遷就。而郭宗誼年紀雖然大一些。但是與高繼衝似乎關係也不錯,反正正在學政務的郭宗誼對高繼衝讚賞有加。

所以隻要郭榮和郭宗誼不死,高繼衝大概也不會真反了。

郭威能保住郭家三代安全,就心滿意足了,至於再往後,他管不了。也沒有辦法管。完全要看郭宗誼爭不爭氣,生一個好兒子。

“太師。要是我給宜哥定一門親事怎麼樣?”

郭威的眼鏡閃耀著精光。郭威為郭榮定下了符家這門親事,基本上算是奠定了郭榮在他去世都的政權穩定。光有高家顯然不行。所以還需要符家來製衡。

想到了郭宗誼,郭威的心事就又活泛了起來。

“不知道陛下看中了哪家的女子?”

“我聽說渤海王去渤海,家中男子可一個人都沒帶,自帶了兩個姑姑。”郭威笑道。

馮道臉上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

郭威很沒有形象地扔下奏折,半躺在龍椅上:“太師在渤海一段時間,不知道兩個姑娘品性如何?”

郭威首先問的是品性,對容貌沒有說,高保融和梁氏就是普通人長相,高保正和高寶緒也是如此。據說高繼衝和王婉容的容貌其實也不算好,隻是氣質逼人而已。

“陛下,大一些的女子叫高鳳,與宜哥年紀相當。相貌尚可,品性沉靜。晉王石重睿曾經提親的就是這個女子,不過陛下,渤海的女子與其它地方的女子不同,她們很小就是要做事的。高鳳在農學院管著一個野外的考察隊。當時宜哥在政務學院讀書,見到高鳳時就心生畏懼,怕是難以降得住。”

“喔?為什麼她與晉王的婚事沒成?”

“因為渤海王給她們準許渤海的女子自己選著夫婿,所以高鳳直接拒絕了。”

郭威哈哈一笑:“這倒是一個由眼光的女子。這石重睿是在渤海王的庇護下才有了一塊棲身之地,居然敢稱帝,實在是鼠目寸光。”

馮道一笑:“陛下,因為渤海王對女子極為偏愛,渤海郡,女子地位與男子相當。高月的年紀比渤海王還要小一些,從小就在這種氛圍中長大,容貌上佳,嬌憨可愛,深得眾人喜愛。宜哥與高月相處尚好,隻是恐怕要等幾年,渤海郡蒙學讀完就已經十三歲了,還要讀三年的中學。渤海總理府上奏說女子適婚年紀在十六歲。這樣算下去,宜哥還需要等八年。渤海女子不避男子,所以難保八年後宜哥還能討得這個小女子的歡心。再有......”

見馮道突然停住了不說,郭威問:“還有什麼?”

馮道一笑:“陛下恕我直言,宜哥性情憨厚,將來是一個很好的守成之主。隻是怕不太容易討得女子歡心。”

郭威不高興地道:“正因為宜哥憨厚,所以才靠得住。這樣的良配,也不是那麼容易找。”

馮道笑道:“道理是這個道理。可是高月這女子太招人喜歡,宜哥又訥於言而敏於行,不是朝夕相處,夫妻不同心,恐生禍端。”

郭威不說話了。(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