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四十五章 立不立國,狩宋,鬱榕,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cpa300_4();回到無量觀花了三天時間。¥f頂點小說,要說時間也不算太長,不知不覺中就過去了。
千山山脈,現在到處都風景如畫,但是又不缺乏人文氣息,畢竟完全納入到了人的管轄之下。
室昉聽到和見到的東西都是全新的,以前從來沒有想過的東西。所以時間過得很快。三天奇幻之旅下來,到了無量觀。耶律**,現在的劉**以及真一觀觀主劉胡一以及原東丹國的一部分大臣已經在無量觀等著了。
劉**的要求很簡單,他不是歸順大周,而是認高繼衝為主,恢複渤海國。
“王爺,我不會歸順大周,那樣遼國就沒救了。而渤海國,可以與遼國和大周保持中立關係,希望王爺不要與我大遼為敵。而我可以為王爺效死。”
劉**帶著一幫文臣和武將跪在地上。
“兩軍交戰,已經快要兩年多了。雖然我軍敗多勝少。可是如果遼國真的因此而毀在我們這輩人的手中,我們也彆無選擇,唯有一死。如果王爺同意,混同江以南,東金山以東的契丹部族和女真部族都可以歸順王爺。混同江以北,那是女真人故地,我們也無權應承諾。當年渤海國也沒有統轄那個地方。不過如果王爺願意,我們可以舉兵北上,我們還可以幫助王爺拿下高麗。但是條件是王爺要與遼國會盟,二十年內,不得再侵擾遼土,包括燕雲十六州。”
室昉非常驚訝地看著跪了一地的官員和將領,這語氣不是歸順,而是乞求。
什麼時候遼國到了這樣的地步?
室昉走了這麼長時間,並沒有發現渤海王身邊有多少人保護,也沒有看見有多少軍隊出現。如果說渤海人都因為渤海王而變得強悍,有了一種不可清誨的秉性,這一點室昉事認可的。
耶律**一直打敗仗,耶律安端死於陣前。這是事實。可是傳說中是因為渤海王使用了天禁之術。實際打仗也都是小偷小摸,怎麼就讓這些將軍到了絕境,難道渤海王真有讓遼國滅國的危險?
來不及考慮,室昉走到了院子中和文官們跪在了一起。
“王爺,這幾天和您的會麵,讓我知道您是仁慈之主。我不太明白為什麼局勢到了這個地步,但是還請王爺恩準。”
高繼衝見不得人跪著,連忙讓人起來。
“都起來吧,渤海不興跪人。人需要跪的,隻有天地和先祖。都坐吧。”
一些年輕的學生模樣的人魚貫而出。給每個人端了凳子,連同渤海王這邊的一乾官員。
可能由於人太多,所以這些凳子,椅子長短不一,好壞也不一。也沒有什麼講究,能坐就行。不過學生們還是有些私心,給高繼衝和王婉容抬了一個兩人坐的太師椅過來,算是最好的一張椅子。
“我這裡簡陋,也不是議事的地方。就是王府也沒有議事的地方。渤海的政事歸總理府管轄。在大連。總理府有專門的大樓和會議室。所以我隻是談一下想法,具體怎麼談,還請到大連去。”
高繼衝與王婉容相視一笑。
吳夏欠身道:“王爺,其它的事情都好說。渤海是大周的一個郡,而不是一個國。這是渤海的大政方針,我們不能做主。”
高繼衝見遼國一方的將臣都露出了擔憂的神色。不過他還是看著吳夏和敬梁兩個人道:“關於這件事,我想問總理府和軍部是什麼意見。”
吳夏道:“王爺雖然與大周的政策有很多相勃。但是也不過是內政之爭而已。也僅僅是對佛家和世家的態度上的不同。孰是孰非,需要時間來證明。”
吳夏說得很隱晦,但是表達的意思十分清楚。就是想獨立成國,那也是以後的事情。
敬梁道:“我的意見和吳總理一致。”
高繼衝看向參與談判的眾多官員和參謀們,他們都拱手道:“我們的意見一致。”
最初的談判方案是希望耶律**能夠獨立成為東丹郡,這樣耶律**可能直接會被朝廷封王。現在吳夏等人沒有再提這件事,也就是說耶律**不同意。
高繼衝想了想,站在耶律**的角度。這確實不能解決問題。渤海的擴張雖然緩慢,但是隻要站住了,幾乎就成了定居。渤海師進入醫巫閭山之後,耶律**與遼軍主力的聯係就斷了。至於上京方向,已經調過來了十多萬的精銳,這些精銳在一天天的消磨中損失殆儘。聽耶律**的說法,至少在東丹,女真人是不會在幫助他了。契丹本族人有多少經得起這樣的損失?
這就是耶律**隻能投降的原因。但是這個投降是有條件的,那就是給契丹人一個修生養息的機會。
而如果東丹隻是成立東丹郡,渤海要翻臉,還是會翻臉,所以不如並入渤海。如果能夠把渤海郡變成渤海國,至少對於大周來講是一種削弱,對於遼國來說是止損。
高繼衝看向室昉和耶律**:“所以我們這邊的態度很明確,我們是大周的子民,任何時候都不會變。”
見他們要站起來辯駁,高繼衝揮手製止了他們:“彆著急。談判嘛,總是求同存異。我想相同的地方是,我們不希望打仗,任何時候都是一樣。我們不介意與契丹人和平相處。”
高繼衝偷偷地轉移了概念,他隻是說與契丹人和平相處。但是沒有說與遼國和平相處。
“醫巫閭山,東金山和混同江以東,我們可以接收。十年之內,我們可以承諾不會主動進攻。事實上,現在我們也沒有主動進攻任何人。”
高繼衝是睜著眼睛說瞎話。他到遼東兩年,遼國是去了發跡之地,這還叫不主動進攻?隻是這個時候沒人會反駁他就是了。
“以前確實有渤海國,不過渤海國已經亡了。過去的事情一去不複返,所以也沒有必要追究過去,滅了渤海國的劉培不是也回到了大唐?我雖然是渤海王,但是卻是大周的渤海王,是渤海留守。其實劉將軍和室昉先生完全可以留在東丹,任東丹郡留守。”
高繼衝笑道:“我知道你們否定了這個方案。所以我答應接受東丹郡。不過大家都知道,我的治下,有些不成文的規定。這些規定已經實行很兩年多的時間,不宜做太大的改變,所以我也有一些要求,隻要你們能答應,談判我想也就成了。談成之後,我們將允許遼國與我們在海路和陸路進行口岸貿易。我想對大家都有好處。”(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