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五十八章 對工匠的盤剝,狩宋,鬱榕,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江陵城,常住人口大為減少,但是流動人口多了起來。

所以江陵城多了一些客棧。

隻是在這個客棧不能說誰想建就建,而是要到堪輿司申請地皮,到招商司報備,堪輿司規定了客棧的大小和規模,對每個住房的規格也規定了最低標準。這個規模都有些大,很多商人一家不行,就隻能合股。

不過隨著撤離結束,城市防務交給新的戶房。城裡組建安定下來。

戶房的衙役是按照新軍的標準等而下之進行統一招募,和新軍一樣要進行軍事訓練。這讓很多本來認為沒希望進入新軍的人又多出了希望。衣服和服裝也是一樣。隻是人數幾乎一夜之間就上千人了,他有現在叫做衙兵,兵和役有著很明顯的區彆就是,他們有著嚴格的紀律,不能單獨行動。要是欺壓老百姓不是趕回家那麼簡單,而是要按照軍法處置。

這些衙兵接管了從碼頭到城門所有地方的公共安全管理,非常嚴格,每一個人都必須登記領取身份證明才能出入。碼頭和城門口都有這些衙兵守衛。

因為新兵自己也訓練不足,所以實際上衙兵和新軍是合在一起訓練。訓練強度就差多了,畢竟衙兵還有公務要執行,那裡會讓新軍一天到晚訓練。

而正因為合在一起訓練,衙兵們也知道了自己和新軍的差異。

那是不管是從體能,還是戰鬥技能,整個低了好幾個等級。最關鍵的是,這些新軍在休息時,也是要集合在一起讀書的。訓練和讀書,一刻不停。

這就是除了他們少數人外出幫忙采購以外,幾乎見不到人的緣故。

這樣的風氣也影響到了衙兵。畢竟在一起訓練。彆人那麼刻苦,自己那麼懶散也說不過去。所以很多衙兵們除了公務以外,都心無旁騖,要麼訓練,要麼讀書。弄得比書院的書生們還要勤奮。

最讓外人羨慕的就是這些穿著綠色軍服的人的夥食。據說每餐都有肉,每餐都有雞蛋,每餐都有羊奶。居然每天還給配發一塊帶有魚肉末的,烤乾了餅乾。

為了保證軍人的夥食,招商司鼓勵居民開辦養豬場、養雞場和牧場。江陵城即便是城牆裡麵也不是全部是住房,也有大麵積的荒地。

這個時代的豬肉,飼養並不多,因為它平時沒有什麼用處。老百姓養羊,還有羊奶,羊毛。甚至有的老人和孩子還坐羊車。養豬除了吃肉,實在不能做什麼,豬的性情不如羊那麼安分,是雜食動物,什麼地方都去,根本不聽話,連拉車也不行。

而老百姓飼養牲畜還是習慣放養,豬不能,很麻煩,所以需要圈養。而你圈養就需要人照顧,這是一般的老百姓做不到的。加上這個時代的調料並不多,祛除腥味的辦法也不多。所以大多數老百姓都不吃豬肉。

但豬肉性溫和,人生病的時候吃羊肉和其它野生動物的肉,包括有些魚肉也會出問題。那個時候才買豬肉。而豬肉也淪為了下賤人吃的東西。比如匠作區的工匠。

江陵城飼養豬的人也不多。

不過最近開始有了一些變化,匠作坊收購豬皮和豬骨頭。並出售小豬崽了,這是匠人們在後山自己飼養的。膳食房在廣場開了一家酒樓,裡麵就用豬肉煨湯和豬骨頭湯。裡麵添加了一些藥材,既可以調味,香氣撲鼻,味道也很好。

這東西是餘老和呂岩在閒聊時想出來的。

在兩個人看來,沒有任何東西不可入藥,而要養身,大多追求藥性平和。豬肉的符合這一點,而羊肉、狗肉,牛肉等等都性燥,調理藥性比較麻煩。豬肉就比較簡單,隻需要調味,稍微添加一點滋養溫中的藥物即可。女衛們的耳朵尖,直接傳到了膳食坊。很快彆院就吃上了鮮美的豬肉。

簡化後的調味方法到了匠作坊和軍營,也很瘦歡迎。

王婉容和高繼衝沒把這當回事,高從讓看出了機會,於是向王婉容提議開這樣一個酒樓,因為尚衣局,印書局和膳食坊是王婉容管轄的。

王婉容就同意了,沒想到一炮走紅。

而最開始,匠作坊最重要的一個項目,就是執照官兵們身上穿的皮甲的作坊,因為高繼衝說沒有必要要鎧甲,所以準備裁撤掉。

但是高繼衝總不能把這些已經習慣了這裡的生活,不願意離開的人強行趕走吧。鎧甲做不了,那麼就做皮鞋和皮帶。可是荊南缺牛啊,就算是有牛,也是不能隨便殺的啊,征用的牛皮襄州又要用。所以江陵隻有羊皮和豬皮。

結果這些工匠們還真弄出了柔軟舒適還算結實的皮子。

雖然這種皮子沒有牛皮耐用,但是穿著舒服啊。所以還是很受士兵們歡迎。

除了做鞋子,就是做皮帶,和火槍上的帶子。因為士兵們要攜帶子彈,以及近戰用的匕首,所以又在腰帶上做了一些改進。

以前沒人要的豬皮現在有了用處。而動物骨骼,匠作坊是一直收購。隨著匠作坊規模的擴大,汙染也越來越嚴重,活性炭需要的數量也越來越多。

而這也迫使招商局要推廣養殖戶。

這樣一來,江陵城在一夜之間就變成了一個個的小工地。而從各地趕來的工匠也迅速增多,很多是商戶們自己帶過來的,這些工匠的身份就是商戶們的奴仆。相對於匠作坊的匠人,這些麵黃肌瘦,衣服破爛的匠人簡直是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

一副學童,一副女學生打扮高繼衝和王婉容看著這些新入城的人,眉頭就皺了一下。

“以前知道工匠們的地位低,沒想到這麼低。”

因為城裡已經被完全控製,李載仁和呂岩允許兩個人改扮以後出門上街瞧瞧。呂岩和白氏自然不能跟著,這兩個人太顯眼了。

跟著的是吳夏和兩個女衛。

“大唐官製分為中書省、門下省和尚書省。尚書省最低。尚書省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工部最低。工部分為工部、屯田、虞部、水部。工部人數最多,但是地位仍然是最低。其它各部均為官,而工部為役。”

工部主要是掌城池之工役程式,說是管程式,但是實際上是掌管了所有工匠,而這些工匠要麼是從民間按照勞役的形式征用,要麼就是職業工匠,但是也隻是按照勞役的形式。

“工匠又稱為丁奴,官奴和戶奴。隋文帝規定工商不得進仕。唐太宗時也是如此。中唐以後,才有以技術應榮得仕,但是都是雜官。中唐以後,才以稅錢用來雇工匠。但是那是量入為出為原則。錢少,勞役多,工匠皆苦。但終究有所改善。其後大唐日漸崩解,戰火綿延。工匠們就到了如今這樣的地步。”

“為什麼匠作坊還好。”

“那是屬於兵器監,南平國小,把所有的工匠都歸於兵器監,所以情況原本要比其它工匠要好。兵器監隻設監事一人,朝廷為正四品,丞一人就隻有七品了。一下均為八九品。而下麵州府和王府所屬匠作,是從八品往下,或者無品。而所有工匠中,又以這種商人養的泥瓦和磚石匠人地位最低。往往一個匠頭待遇尚可,以下近果腹而已。”

商人的地位本來就低,而商人養的工匠隻是正規工匠下麵補充,就更加不是人了。

“小公子,商人唯利是圖,欺壓百姓尤甚,蓋應利之所在,皆盤剝之。”吳夏道。

也就是說,原本工匠的傭資就少,而商人為了獲取這份傭金,再割一刀,之後工匠們就沒法活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