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五十七章 整合,狩宋,鬱榕,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cpa300_4();荊南僧正齊己坐化,據說大師一直在小院的樹下坐禪,何時圓寂,沒有誰發現。他身形消瘦,卻麵色如生,全身泛著香氣,有可能成為肉身舍利。

消息一出,各地的信徒們都前往參拜。

齊己沒有遺言,但是龍興寺還是將齊己的屍身請進了坐化缸,準備為齊己修建佛塔。

王溥到了龍興寺,見過了德明。說了什麼不清楚,但是王溥回到王府的時候,告訴高保融,龍興寺的主院會搬遷到龍山淨勝寺。齊己的坐化缸也會在哪裡下葬,佛塔也準備修建在哪裡。龍山有龍興寺,也說得過去,且可以為荊南王陵祈福。

所以以後對於龍興寺的主院,就不要封鎖消息了。江陵城裡的寺院,捐贈給醫學院和蒙學。

高保融隻要不乾擾到江陵城,也就無所謂。且這個德明與李穀以及韓熙載都是好友,其中是否有其它的事情,也不好說。所以率領大小官員一起參加了齊己下葬建塔的儀式,舍人院獻上了一大筆香火錢,以擴建淨勝寺。

到了此時,李穀總算是陪著郭榮到了江陵。

高保融帶高繼衝以及官員到城門口迎接。不過沒有女眷出現。高保融親自出城迎接一個官員是少有的事情,因為這有出城納降的意味。不過雙方見麵並沒有什麼太多的禮節。高保融甚至和郭榮隻是相互錘了一下肩,連拱手禮節都免了。

所以這隻是普通的迎接朋友。

江陵官員和老百姓才沒有那種投降的挫敗感。

郭榮第一次見到高繼衝,看起來也不算起眼,但是這孩子顯然開智慧了,一雙眼睛十分透亮和靈動。

不過郭榮也隻是在迎接的隊伍中和宣旨的時候見到高繼衝,王婉容隻見到了一麵,這女孩子美麗是美麗,但是一股透著骨子裡的傲氣讓人不敢接近。確實,就像李穀說的,實在不是一個賢妻,要是高繼衝真的娶王婉容為王妃,恐怕後宮不會再有彆人了。

也許是高保融可以雪藏。反正郭榮就沒有再見到高繼衝了。

當然荊襄合並的事情也反常繁複,所以郭榮也沒有時間了。

荊南節度府升格為荊襄節度府,整個都要搬到襄陽。

因為江陵城和江陵縣成為了高繼衝的屬地。搬家的不僅是官員和衙門,大量的官員家屬都一並前行。

孫光憲仍然是政務府首席,拜檢校侍郎。梁延嗣、李景威、魏璘都升為了郎將,江陵軍組成了高保融的親軍,人數為三千人。鮑唐為峽州刺史,又恢複了當陽軍的編製。高保勖正式任命為歸州刺史,單獨組建夷陵軍和夷陵水軍,並把峽州的夷陵,鬆滋也劃歸了歸州。

不過他們的手下,都是有漢兵與少量荊南軍混編而成,裡麵的校尉基本上以漢軍位置。人數一下子增加到了一萬人。不過歸州和峽州實行的都是軍屯製度,是十五萬漢兵中淘汰下來的,一方麵戍邊,一方麵充實兩地人口。

荊州的府衙所在地改在在紀南城,和江陵城很近。康張為荊州刺史。不過因為江陵縣割出去後,這裡成為了最小的一個州。

鄭穀為竟陵刺史。公安和監利合並,改稱為華容,拓跋恒為華容刺史。

所以荊南之地基本上沒動。給人們的印象是荊南把襄州給吞並了。

原本以為李穀要留在荊襄的,但是李穀在迎接了高保融後,一交接政務,就回京城去了。

襄州與荊州沒有再另外設軍,而是統一編成了武衛軍。人數為十二萬。這隻軍隊名義是高保融指揮,但是實際上是聽郭榮的。隻不過郭榮非常謙虛,凡事都要高保融出頭處理而已。高保融性格遲緩,在大局上隻要他能夠想清楚,一般沒有問題。但是沒有急智,所以具體的事務,指望高保融也不可能。

因為這些人的官職都沒有正式任命,所以高保融和郭榮上奏的表章,就耗費了大量的時間。

郭榮始終保持著以高保融為尊的態度。

不過這有何關係。荊南的軍隊在混編之後,實際上隻剩下了高保融這三千親衛而已。

漢軍良好的軍紀還是給了荊南老百姓很好的印象。隻是訓練不如荊南軍那麼刻苦而已,他們好保持著農民的那種樸實。而荊南的士兵,基本上成為了半職業的士兵。

不談襄州的忙碌。

江陵城,梁夫人留下來,暫時為兒子穩定大局。

新軍搬出來,住進了以前江陵軍的營地。而後山成了武器試驗場,靶場和演習場地。

高繼衝沒有搬進王府。王府所有的建築給了江陵書院。而原來江陵書院的地方給了蒙學。

高從讓和李載仁對這個決定大吃一驚,不過兩個人還是同意了,因為高繼衝和世家的關係弄得很僵,而那些士子都是世家子弟。高繼衝的這個決定算是給了士子極大的榮耀。

女衛的人數再次增加,住在彆院的小院子已經不行了,所以搬進了太夫人以前住的地方,那裡的小校場也可以提供日常訓練。

江陵大量的官員搬走,這些府邸多半賣給商人。舍人院接收了幾乎所有地段好的地方。

陳陶帶著一些人成立了堪輿司,住進了機密院。堪輿司開始測繪整個江陵城測地圖,並規劃城裡的道路。

荊襄節度幾乎全盤接受了以前內閣的編製。但是唯獨把商司給裁撤掉了。

所以幾乎整個商司留在江陵。商司改成了招商司。奚常和陳陶一起負責規劃商業區,招攬那些商人,同時也給留在江陵的居民經商一些優惠的條件。舍人院在各地看好的,在襄州郢州事先買下來的礦場,現在總算可以進行招募商戶了進行開采了。

荊南以前專門用來統籌直道修建的人也留在了江陵,被稱為交通司。

而交通司幾乎統領了荊南願意經商的世家豪強。

這就是高保融留給兒子最大的財產。王惠範留在了江陵,負責統籌堪輿司、招商司和交通司。

江陵也成立了政務院,不過規模非常小。這是因為高保融和梁氏要把這些職位留給高繼衝自己來安排。李載仁和吳夏暫時領著一幫從匠作坊的管事,以及一些願意留下來的年輕小吏在慢慢整合政務院。江陵縣除了江陵城,其他的地方暫時交給紀南城的康張代管。因為那裡的官吏機構都是齊的。

王家除了王惠範,其他人都全部都到襄陽去了。

王惠範也能夠理解,這是怕王婉容太強勢。看來高保融兩口子還是希望兒子能夠多娶幾房媳婦,多子多福。

王惠範見此也專門去告誡自己的妹子。但是王婉容隻是笑笑。

即便是如此,王家的影響力也是非常巨大的。如果沒有舍人院製衡,王家真的有可能一手遮天。

舍人院,集中了荊南除了糧食以外,幾乎所有的財富。現在擁有江陵城接近一般的最好的商業地段。可以說,招商司和堪輿司都是為舍人院再打工。荊襄合並,楚國、蜀國、南唐可以說危在旦夕。三國的商人都在往江陵跑。舍人院到底會因此撈到多少金?高從讓的眼睛笑成了一條縫。

龐大的財力支持下,已經從匠作坊升為了匠作司,成為正式官員的參事吳峰和劉鈞說,如果允許,開春時五艘海船出海應該沒有問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