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九十六章 求變的佛門,狩宋,鬱榕,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齊己和德明是在開封結識。不過齊己並不喜歡這個經常出入官宦門第的大和尚,雖然德明在開封名氣很大。
不過後來的德明表現卻讓齊己刮目相看。後唐滅亡,石敬瑭信奉毗沙門天王,對佛家的態度很好,他曾經挽留過德明。但是德明因為石敬瑭奉契丹為父皇不知羞恥而南逃。
原本他到了靈隱寺,但是沒過多長時間又離開了,因為他覺得吳越無大誌。
他與韓熙載成為了朋友,經常出入韓熙載的府邸,但是德明此人隻通佛法,書法也隻是一般,文學也不沾邊。韓熙載狂放,而德明穩重,可是偏偏這麼兩個人成為摯友。
可見德明一定是有其過人之處,至少他不虧氣節。
德明出生相國寺,但是實際上在相國寺呆的時間不長,都是走到一地就到當地的寺廟掛單。
所以德明到了江陵,找到龍興寺這不奇怪,但是這次似乎有些不同,他還帶了三個一看就不同凡響的少男少女。
“見過衡嶽法師。”德明用的還是齊己的自號。
“我受韓熙載韓施主之托,前來給李穀李大人送一份私信。另外給這幾個小輩找一個安身之所。”德明不會隱瞞什麼,這有違他的心性。
齊己沒說話,倒是知事僧道:“德明大師,您也看見了,佛門現在不收不誠心向佛的人。本寺的一些小沙彌也打發下山了。”
“這位大師。這兩位兄妹姓李,他們的父親是一個小官,因為直言進諫而被誣陷獲罪,在獄中就自殺了。兩兄妹進了教坊。韓大人把他們要過來,也是不想讓他們流入凡俗。隻是韓大人自己也因為此類事情而被貶宣州,怕到時候仍然是保不住他們。聽說江陵新政,新辦蒙學,給百姓分配土地,提倡商業,所以讓我把他們帶過來,看有沒有機會上求學江陵。”
“小子李嘉明(李燕兒)見過大法師。”兩兄妹連忙上麵跪倒行禮。
齊己受了這個禮。德明的臉上就露出了喜色,因為這意味著齊己願意幫這個忙。
“你們既然過來求學,想來有所長。”
李嘉明道:“我雖然在教坊學的都是樂器歌舞,但是小的時候,家父希望我能讀書。隻是小時候學的淺顯,後來讀的都是一些雜藝。”
李燕兒在教坊練就了大方的性格,因為有哥哥和韓熙載的保護,又不是孩子的天性。
“大師,我是來跟著仙女學琵琶的。”她有些嬰兒肥的臉上笑顏若花。
齊己笑了:“王姑娘現在不專門教琵琶,你的這般年紀,上蒙學也大了一些。不過王家倒是請了王姑娘的師傅教音樂,裡麵大都是戰舞和劍舞。一曲楚漢動鬼神。不知道你想不想學?”
李燕兒笑得眉眼都彎成了月亮:“想。”
德明指著吳廷紹道:“這是我家一個侄子,醫家出身,河中人,因為河中亂,所以才遷徙南唐,父母死於兵亂。本來在南唐太醫院學醫,不過因為韓大人的原因,加上年紀太小,處境不是太好。他不比嘉明兄妹,不需要給韓大人一個交代,他也彆無所求,能夠安身之所,能學醫就行。”
吳廷紹連忙行禮,他言語不多,還有些畏怯的樣子。
齊己歎了口氣:“這孩子本來進江陵醫學院也是可以的,醫學院出來的醫生要下到府縣地方行醫,衙門有薪奉,雖然不多但是也能糊口,也是積德。江陵新政有四件事是造福萬民。德明大師隻看到了蒙學,除了蒙學,這一是削豪族,均田地。其次是建醫學院,興醫療。其三為修直道,倡工商。隻不過現在痘症橫行,東城因為有內城在,已經戒嚴不好出入。醫學院也暫停收錄學生。不過龍興寺曆來於醫小有研究,現在也施藥救治百姓,不知道大師放不放心把孩子交給龍興寺。”
德明連忙揖手到:“多謝大法師成全。”
齊己搖搖手:“大師不用這麼客氣,荊南佛門,正在整頓之際,我身體不佳,龍興寺以前不查不知道,一查才知道佛門也不是那麼清淨。數千僧眾,竟然誠心向佛的人,不過百人。大師從南方來,不知淨土宗情形如何。”
德明道:“德昭禪師為吳越國師,佛門大興。然良莠不齊同。法眼宗可觀者,永明延壽也。此人自幼習儒,先後任庫吏及鎮將;三十歲依止令參禪師出家,之後隨德紹禪師學禪定,如今已經五年了。我在天台見過他,吳越佛門興盛,眾人皆喜,獨永明不樂。主張坐斷一切狂慧口舌,解散一切義學藩籬,精修萬行,莊嚴淨土。其意與大法師同。然慈恩、賢首、天台三宗僧人眾多,永明要想服眾,尚需時日。”
“南唐如何。”
“南唐佛道並行,其實大體略同。中宗李璟不意一方獨大,曾廣征異人,所以境內宗派林立。”
德明畢竟在南唐生活,對南唐的亂象不好太說明,但是言語之間,已經透露出一絲不滿。
齊己皺著眉頭,歎了口氣:“佛門本是清淨之地,所以還請德明大師在龍興寺延住些時日。”
荊南的佛門已經差不多快爛到底了,這與家廟曾經是荊南佛門的主力有關,除了龍興寺以外,五大禪寺都是武信王之女帶發修行的家廟。又被世家所把持,已經成為了一個盈利避稅的天堂。哪裡還有半點佛門樣子?
齊己想要整頓佛門,連得力的人手都沒有。龍興寺情況稍好一點,但是主事的知事僧和都監僧都是本地出家,除了龍興寺以外的地方,幾乎都沒有去過。禮佛心誠,但是見識不廣。而齊己老了,現在是強撐著不垮,但是他還能撐得住多久?
荊南“大舉滅佛”,把很多僧人也都嚇跑了。德明此次來,雖然明顯帶有目的,但是卻也不乏是一個很好的人才。他從北到南,又從南到北,為的是什麼?齊己不怕德明有目的,隻以光明磊落待之。
德明拱手道:“正合我願。”
龍興寺,從荊南開始大規模清查寺院不法僧侶後,大部分還有那麼個樣子的寺院都依附過來,成為了龍興寺的分支。在荊南現在除了還剩下五座大型家廟以外,就剩下九寺兩院。其餘的全部改成了蒙學。
這九寺兩院分布於荊南荊歸峽三州。大多都在深山峻嶺之上,本身也沒有多少廟產,裡麵的僧侶多半是避禍靜修之人。但是也有一個好處,那就是這些僧人為了生計以及招攬僧眾,多半都會選擇懸壺濟世。他們熟悉各種草藥,形成了一些獨特的驗方。寺院的草藥是僧人們自己采回來的,而且一個地方一個地方,相同草藥的藥效不儘相同。
齊己在這些寺院並過來之後,很快就發現了這個相同點。在寺院的廟產大量減少以後,這就將成為僧人們最大的一個謀生手段。而且是江陵醫學院短時間內不可能追上來的。
江陵醫學院、印書局,江陵書院都在對各種動植物進行繪製和了解它們的習性。並且做得非常徹底,就是不管是有用沒用的動植物都在進行調查。但是天下萬物何其多?這豈是短時間能夠完成的?
齊己當然要借著這個機會先鞏固好佛門應有的一個地位再說。
所以龍興寺在這次痘症疫情的過程中,很好地配合了衙門的工作,從各寺院抽調了精通醫學的僧人組成了一隻醫療隊。在龍興寺的前院準備了一個隔離區,收容衙門送過來的病人。並讓各寺院做好接收當地痘症病員的準備。
德明對龍興寺的這個舉動非常好奇,吳廷紹對龍興寺的兩大醫療特色給迷住了。
一個就是衙門送過來的那隻水晶尺。被僧人們當佛寶一樣供起來,每次使用的時候都要焚香禮拜後才能使用。那是一個不大的,細長的水晶圓管,裡麵有一根銀線,能夠隨著人體溫度變化而伸縮。
另外一個就是龍興寺做的各種療效的香薰,以及艾炙療法。單單隻有這兩樣,就足夠吸引人的了。其它的東西僧人們也是短時間不會告訴你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