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八十二章 種痘,狩宋,鬱榕,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梁夫人聽到消息,立刻就暈了過去。

高保融隻顧著抱著妻子,完全不管現在已經有些混亂。

徐琳有些急了,在馬上抬腿就踢了也懵了的高從讓一腳。不料他騎術不精,從馬上掉了下來。幾個護衛連忙去扶他,反而混亂的局麵得到了一定的控製。

高從讓給踢得清醒了。

“不得妄動,你們是士兵,死都不怕。還怕什麼?”

高從讓躍馬疾馳,大聲呼喝。

還好這些士兵是剛從戰場上下來的。最先恢複並開始整隊,維護秩序是女衛。後麵的衛隊很快就平息下來。

徐琳摔慘了,在士兵的攙扶下爬起來。還好他是自己摔下來的,騎的馬也沒有收驚,他揉著腿一瘸一拐地走到高保融做的轎子前麵。

“大人,大人。”

高保融在給妻子掐人中。老師梁震走了,兒子得了九死一生的病,現在妻子也暈倒了。他隻想先把妻子救醒再說,其它的事情,他已經管不了了。

好在梁夫人很快就醒過來。睜開眼就看見丈夫淚流滿麵的樣子,本來她心裡悲痛萬分,但是看到高保融這個樣子馬上意識道如果自己不堅強,丈夫可能也就垮了。

“我沒事。你放心,兒子也會沒事的。”

梁夫人給丈夫擦了一下眼淚,然後坐正了身體:“徐大人,有什麼事。”

高保融見妻子沒事,一顆心也定了下來。

“徐琳,繼衝病重,我五內俱焚。有什麼事儘管說。”

“大人,公子顯然沒有什麼大事,不過公子吩咐的事情可是大事。”

“直接講。”

“公子懷疑水痘是李大人的隨從帶來的。今天李大人就要回襄州,可是公子已經把李大人扣下了,四方院也封了。歸州正在和蜀國和談,要是襄州出事,那就大事不好。還請修書一封,讓人快馬送到襄州,說明緣由。雖然內閣也會做這件事,但是如果有您的親筆書信,可能會更加好一些。”

“讓叔,您來寫這封信,一會兒我簽名,蓋上印。我現在心裡太亂,恐辭不達意。”

高保融確實寫不了了,隻能招呼高從讓過來。

“就地休息。”高從讓下令。

梁夫人吩咐女衛把案幾和筆墨紙硯擺上。

“如果水痘是李大人的隨從帶來的,那麼主上,夫人,包括我們可能都有危險。而最危險的現在莫過於梁家。所以請主上發兵前往土州。以防萬一。”

“準了,銑叔,這些事就交給您。但是不準驚擾太大。”

“查禁以後怎麼辦?”高從銑以前是牙將,但是牙軍和江陵軍合並後,他隻是留在了高保融身邊任親衛都將。

“先按照小公子寫的調整辦理,不一定有病人,這隻是一種懷疑。先請大夫候用。”

徐琳已經顧不得那麼多,直接說。

高保融點頭。梁夫人道:“去了請多詢問玉海的意見。”

梁震有兩個兒子,梁玉江隻是一個書生,家族辦事的還是梁玉海這個二弟。所以梁夫人才有這麼一說。

高從銑拿著江陵送過來的條陳,帶著本隊一百騎兵返回監利去了。

正說著,江陵方向又有信使策馬而來。

高繼衝的第二個條陳也到了,主要講如何建立隔離室,如何進行消毒和病人需要注意的事項。條陳的後麵,高繼衝特意畫了一個小秘密的娃娃臉。

梁夫人一邊笑一邊流淚:“這孩子。”

徐琳偷眼看了一下條陳。心裡也安定也不少。

高保融看條陳看的慢,而且第一遍還不能好好領悟,所以又從頭看第二遍。不過這個樣子也表示,高保融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了。

徐琳慢慢地撤到了已經坐下揮毫寫信的高從讓的後麵。

——————————

江陵北城區,連續發現了兩起要把得了水痘的孩子抱出城外扔掉的事情,這些孩子都比較小,至於三四歲的樣子。被負責在城門口盤查的防疫隊發現給劫了回來。

隨即,城北就開始全麵的盤查。

一些醫館連帶著醫生都被征用了。城裡的居民被告知如果發現了出現水痘的病人,馬上送往醫館,不允許把病人拋棄。

這些醫館正在按照王府傳出來的方法進行準備工作。發現病人的家庭也在進行消毒和隔離。

“你們放心,這是小公子和王姑娘傳下的法子,出痘也沒什麼,以前躲到山裡的人還不是一樣有好了出來的?能治好的。”

衙役們這麼安慰人們。

這個時代,人們確實相信神仙能夠救他們,再加上實際上,隔兩年,就會有一次這樣的疫情發生。死人多了,現在能救活,加上衙役們防範也確實嚴密,和把人丟到深山也沒什麼區彆。所以江陵城居然沒有發生太大的騷亂。

北門,三十多個大夫騎著馬集體出現,這成了一道奇觀。為首的餘老發須俱白,水痘,是聞名的難治,不能說老百姓把病人扔掉殘忍,因為這是唯一,而且有效的方法。

可是現在不是彆人得了水痘,而是高繼衝。

餘老就帶著醫術最好,敢於接觸水痘病人的人趕回了江陵。

人們已經知道這些大夫是回來給水痘病人治病的,所以紛紛讓路。

餘老一行趕回醫學院的時候,蒙學也正式開始隔離。因為有兩個班級的小孩子出現了水痘症狀。為了安全起見,整個蒙學都被隔離了。很多來接孩子回家的家長被攔在外麵。不過雖然隔離,但是並沒有禁止小孩子在校園裡玩耍。

確定是在出水痘的孩子沒送到了醫學院。因為醫學院位於公園的中間,容易隔離。

“這些都是小公子傳出來的?”

留在江陵的大夫年紀都不大,而正在整理的文稿雖然淩亂,但是一個很重要的判斷就是,水痘不是單純的外邪,而是外協內感,是人體衛氣在驅逐外邪時的反應。所以治療的第一法則就是補充營氣,鞏固衛氣,以正壓邪。

第二點就是,由於衛氣與外邪相爭,導致痘皰隨起隨消,隨消隨起。所以外用藥已經不起作用。要做的就是保持身體的清潔,避免其它的外邪侵入,成為壓死衛氣的最後一根稻草。

第三點就是由於衛氣與外邪相爭,導致身體過激反應,出現高燒。所以必須想儘一切辦法降低體溫。但是由於體表受創傷,最好不要用發汗的方式,以免感染。

“小公子到底是有洪福的人,這次水痘發病似乎和以往不太同,此次發病比較緩慢,出現水痘的數量也不多,第一批水痘和第二批水痘相隔時間比較長。而不是以往的水痘連續出現,一次上千個,病人很快支撐不住,出現死亡。所以王姑娘認為這一次的水痘可能和天花還是有些不同。”

“王姑娘說,如果隻是這種水痘,大人雖然也有危險,但是不會太多,應該主要出現在小孩子身上。讓我們到各醫館的病人統計病人的年齡以及痘症發病情況。如果情況屬實,防治的要地轉為蒙學和孩子們比較集中的地方。我們的人和藥材都有限,所以不能有不必要的浪費,要做到物儘其用。”

“再有,還請抽調幾位大師到王府。王姑娘和徐大夫在裡麵,還沒有出現痘症。她們準備種痘,誘發衛氣,提前祛除外邪。我們認為這非常危險。但是不能阻止。”

“什麼?”餘老大吃一驚。

宓樂連忙道:“王姑娘是如何知道種痘的?”

餘老道:“我在蜀中的時候聽說過峨眉有一位神醫能夠種痘,但是隻有半數得活。”

小大夫說:“我們也這麼說,但是王姑娘說,半數得活已經不錯了。何況這次痘症並不烈,不如冒險一試。蒙學裡還有一千多孩子,如果成功,也許情況就沒有那麼糟糕。”

餘老拱手道:“還請哪兩位先生和我一起進王府。”

宓樂和一位叫做洪安的大夫站出來說:“我們進去吧,諸位大夫外麵的事情更加多,如果王姑娘判斷正確,蒙學確實是一大隱患,弄不好可能會毀了新政,從而動搖國本。”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